湖南省平高教育集团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94867219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6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平高教育集团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省平高教育集团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省平高教育集团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省平高教育集团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省平高教育集团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平高教育集团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平高教育集团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平高教育集团湖南六校高一春季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共4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请勿在答题卡上使用涂改液或修正带,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 美国学者在食物:味道的历史中指

2、出:“约1万年前,近东的人类首先开始种植小麦和大麦等谷物。距今八九千年前,中美洲人率先开始种植玉米和豆子等重要主食,而中国人则是培育稻米的先驱。”这表明A. 世界农耕起源多元B. 世界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C. 古代亚洲农业发达D. 古代农业生产具有封闭性【答案】A【解析】【详解】距今1万年左右,即人类文明发源时期,近东首先种植小麦、大麦,中美洲人率先种植玉米、豆子,中国最早培育稻米等,表明世界农耕的起源具有多元特点,A项正确;世界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与材料中农耕起源分布在世界多地不符,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古代亚洲农业“发达”,C项错误;古代农业生产具有封闭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2. 下图

3、是某学者著作世界通史目录(部分),空缺处最适合填写( )第一章 人类起源和进化第二章 _第三章 古埃及文明第四章 印度河畔的黎明第五章 希腊西方文明的摇篮A. 辉煌的古罗马文明B. 好为征战的波斯帝国C. 神秘古玛雅文明D. 更迭频仍的西亚文明【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主要包括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缺少西亚文明,故第二章可填更迭频仍的西亚文明,D项正确;罗马文明晚于希腊,排除A项;波斯帝国晚于西亚文明,排除B项;玛雅文明是独立性较强的美洲文明,发现较晚,

4、排除C项。故选D项。3. 早在古王国时期,埃及势力已伸展到巴勒斯坦地区,到新王国时代,其统治区域一度达到幼发拉底河。与此同时,西亚文明也从两河流域不断向外扩展,古巴比伦王国已把势力伸展到两河流域北部和地中海东岸。这可用来说明( )A. 古代文明的多元化特征B. 早期文明间的冲突与交流C. 古代帝国都实行君主制D. 军事征服破坏了文明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史(世界)。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早期文明间的冲突与交流,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文明的多元化

5、特征,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帝国的政体形式,排除C项;军事征服客观上会破坏文明的发展,但与本题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0年到公元前30年),大批希腊人移居埃及和西亚等地,城邦体制在这些地区得到发展。存在地区差异的以国王为中心的君主专制,成为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政体。材料现象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A. 希腊城邦的崛起B. 波斯文明的影响C. 马其顿人的扩张D. 罗马帝国的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希腊化时期(希腊)。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大批希腊人移居埃及和西

6、亚等地,城邦体制在这些地区得到发展。存在地区差异的以国王为中心的君主专制,成为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政体,关键是因为马其顿人的扩张,C项正确;希腊城邦崛起是在公元前五世纪,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希腊人移居埃及、西亚等地,以国王为中心的君主专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整体,关键是马其顿人的扩张造成,而不是波斯文明的影响,排除B项;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与材料希腊化时代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5. 在中古西欧的封建社会,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庄园主自行组织生产,征收地租;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自由农民要为领主服劳役。这些现象集中表明在

7、中古西欧社会( )A. 王权不断强化B. 庄园自治特征明显C. 等级秩序森严D. 教会统治力量削弱【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西欧)。在中古西欧的封建庄园中,领主自行解决庄园内部纠纷,同时自行组织生产,要求其农奴和自由农民为其服徭役,这些现象集中表明了封建庄园具有自治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王权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庄园秩序,而非等级秩序,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教会对庄园治理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6. 11至12世纪,欧洲城市兴起了两类不受教会控制的新型学校:一类是专门学习拉丁语的

8、学校,另一类是学习阅读、写作、商业代数和簿记的学校。第二类学校不但常常人满为患,而且经常会冲击第一类学校的生源。这主要因为欧洲( )A. 各国教权不同程度削弱B. 自治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多C. 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发展D. 世俗统治者对教育的重视【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至12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另一类是学习阅读、写作、商业代数和簿记的学校。第二类学校不但常常人满为患,而且经常会冲击第一类学校的生源。”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中古西欧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商业趋向专业化,贸易往来增多,社会环境相对自由,教育

9、呈现出世俗化的趋势,学校更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而学习拉丁语的学校相较之下实用性不强,C项正确;材料是对比两类脱离教会控制的新型学校的发展状况,无法得出各国教权被削弱,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自治城市的数量多少,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世俗统治者对教育的扶持或具体的政策,无法得出其对教育的重视,排除D项。故选C项。7. 8世纪,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丝绸;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从中亚细亚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据此可推知,阿拉伯帝国( )A. 社会风气开放包容B. 疆域辽阔地跨亚非欧C. 垄断了亚欧间贸易D.

10、沟通东西方作用突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8世纪(阿拉伯帝国)。材料表明8世纪时阿拉伯帝国的巴格达东西方物品买卖交换繁荣,由此可推知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东西方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阿拉伯帝国商业繁荣,而社会风气开放包容主要表现在对异域文化、种族等的态度,排除A项;巴格达市场上有来自亚非欧的货物不代表阿拉伯帝国的疆域辽阔地跨亚非欧,通过商品贸易也能获得,排除B项;材料中只是提及阿拉伯帝国沟通了东西方贸易,不能说明阿拉伯帝国垄断了亚欧间贸易,“垄断”一词说法不准确,排除C项。故选D项

11、。8. 如表为日本大化改新的部分举措。这些举措的实施( )大化元年(645年)向各地派遣国司和使者造田籍、校田亩;没收诸国武器,禁止卖地或任意兼并。大化二年(646年)全国的土地和人民收归国有,实行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大化五年(649年)“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A. 确立了近代天皇制度B. 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C. 维护了武士集团利益D. 削弱了幕府将军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大化改新时期的日本。根据材料“没收诸国武器,禁止卖地或任意兼并”“全国的土地和人民收归国有”“置

12、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可知,题干提供了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核心是集地方土地、财富、军事和政治统治于中央,B项正确;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确立古代天皇制,排除A项;日本大化改新建立封建制度后武士集团逐渐形成,但是材料核心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C项;大化改新主要维护中央集权统治,当时日本还没有形成幕府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9. 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国家都城的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是一个大面积的复合体,有防御工程、塔状建筑和排水系统,占地达一万多亩,共有三组建筑。下图是其中建于4世纪的石塔,石块中没有使用灰浆。该遗址反映了南部非洲( )A. 建筑物全部是石料B. 注

13、重借鉴外来建筑经验C. 曾经拥有高度文明D. 影响了整个非洲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非洲。据题意可知材料核心信息是对石头城的介绍,说明大津巴布韦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超,体现了南部非洲文明的辉煌,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本身无法体现古津巴布韦的对外交往,排除B项;材料本身无法体现南非文明与非洲其他地区文明的关系,D项排除。故选C项。10. 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有一种古代文明曾经非常繁荣。他们的城市建筑精美,有300多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有独特的文字和复杂的历法纪年

14、,采用20进制,也知道“零”的概念。创造这一文明的是( )A. 玛雅人B. 阿兹特克人C. 印加人D. 班图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美洲)。据本题材料“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城市建筑精美”、“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采用20进制,也知道零的概念”,结合所学可知,这与玛雅文明一致,A项正确;据所学,阿兹特克人发明了浮动园地,与材料中的文明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印加人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其文明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据所学,班图人是非洲的,与材料中的中美洲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 据

15、下表可以推测出( )时间事件1415年葡萄牙人占领北非的休达城1441年葡萄牙人发现了位于西非的布朗角,从非洲带回黑人奴隶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1487年迪亚士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1497-I498年达伽马率船队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1516-1517年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东岸A. 奥斯曼帝国阻止新航路开辟B. 奥斯曼帝国抢夺葡萄牙的殖民地C. 葡萄牙向非洲殖民蓄谋已久D. 葡萄牙人开始了人类最早的殖民【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表格中“1415年葡萄牙人占领北非的休达城”、“1441年葡萄牙人发现了位于西非的布朗角,从非洲带回黑人奴隶”和“1487年迪亚士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等信息可推测,葡萄牙向非洲殖民蓄谋已久,C项正确;奥斯曼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这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但奥斯曼帝国并没有阻止新航路开辟,排除A项;“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及“1516-1517年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东岸”反映的是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并非是与葡萄牙争夺殖民地,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