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4839092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得分评卷人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4分)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深思熟虑 文笔通畅 2.给加点的字注音,依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忍俊不禁_ 繁花嫩_叶 水花(bng)_溅 更胜一(chu)_3.在横线上改正错别字。(4分)瘦骨磷峋_ 随声附合_ 变化无长_ 闲情意致_ 4.在你认为有语病的地方画上横线,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5.下列关

2、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论语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B. 山市选自聊斋志异,整理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C.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和袁珂的女娲造人都是童话,塞翁失马是寓言故事。D. 朱自清的散文春和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都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让大自然的美景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6. 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句话。(2分) 我是一片天空,有宽广的胸怀;我是一条河流,有执着的追求; , 。7. 默写填空。(每小题2分,共12分)(1)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 。(郭沫若天上

3、的街市)(2)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刘义庆咏雪)(3)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5)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动物的动态来描绘西湖早春美景的两句是:“ , 。” (6)学农期间在边远山村里结识的小伙伴要来大连做客了,你很高兴,妈妈问你为什么这样快乐,你用十则里的话回答说:“ , ?” 8. 请依据名著阅读积累填空。(6分)(1)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是 (填作家笔名)的一首小诗,它借花喻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 (2)伊索寓言中有一只懒洋洋的乌龟,以红海里全部的财宝为交换

4、条件,让鹰带它飞上高空,结果是 。这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 得分评卷人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16分)(一)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 )(2)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乃 ( ) (3)元方入门不顾 顾 (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答: 11.

5、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元方有什么性格特点?(1分)答: (二) 作文如攻玉作文有深造之法。如文章一次作不佳,迟数月将此题再为之,必有胜境出矣。再作复不佳,迟数月又将此题为之,必有胜境出矣。盖作文如攻玉然今日攻去石一层而玉微见明日又攻去石一层而玉更见;再攻不已,石尽而玉全出矣。作文亦然,改窜旧文,重作旧题,始能深造。 (清唐彪学有专攻深造之法)1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迟数月将此题再为之 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B. 作文亦然 然数年恒不一见(山市)C. 迟数月又将此题为之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D. 再攻不已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13.用“/”给文中画波浪

6、线的句子断句。(2分)盖作文如攻玉然今日攻去石一层而玉微见明日又攻去石一层而玉更见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答: 15.整理说理的方法巧妙,巧在哪里?(2分) 答: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30分)雪地里的迎春花 我十岁那年,父亲终于决定外出谋生。他说,他得出去挣点钱,以后让我进城念好的学校。他说话时,母亲正倚在门上,用破旧的头巾扑打着身上的灰尘。父亲走的这天,母亲没有出门送他。我以为,母亲并不在乎父亲的走与留。殊不知,我却在午后的玩耍中,偶然看到了蹲坐在玉米地埂上的母亲,她正独自默默流泪。面前的母亲和一个时辰前与父亲欢笑着告别的母亲俨然判若两人。父亲回来的那天,隔壁邻居都过

7、来看了。母亲一直不说话,父亲从兜里掏出一枚精致的黄色发卡。我认识,那是一朵多么漂亮的迎春花啊!黄色的蕊,黄色的瓣,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父亲将它插入母亲的发隙中,用手指一按,“啪”的一声,别在了头上。母亲于是欢喜地进了厨房,只剩我和父亲在门前嬉闹。没过几天,父亲又回到城里去了。其间,他给家里写过两封信,说自己在一家公司里做搬运工,货物虽不重,可都是高档货,很能赚些钱,叫我和母亲不要担心。那两封简短的信,不识字的母亲硬是让我念了许多遍。而她每听完一遍,都要在地埂旁坐上很长时间。 春节前,母亲收到了父亲的汇款。经过一夜的深思,母亲最终决定带我去城里添置些东西,好给父亲一个惊喜。母亲买了一条羊毛围

8、巾、两张年画和一个偌大的二手衣柜。母亲说,这种衣柜,放在家里够气派。 衣柜有了,可搬运成了问题。我们只得花一点工钱,去桥头上雇个搬运工。桥头的工人可真多啊,密密麻麻地聚集了一地。前头的几个老练的小工一看到我和母亲,便迅速起身围了过来。寻思间,一个声音粗犷的男人对着密集的小工打趣:“嘿,是不是又来老板了?找我啊,我力气可大着呢,庄稼人!不偷懒儿!”母亲迅速拨开人群,循声望去。不远处的空地上,坐着一个头发蓬乱,衣衫褴褛的男人。我看不清那张黑黝黝的脸,然而,他手臂上那条粗粗的紫黑色的疤痕,让我惊呆了:那年,村里的那匹老马被突如其来的火车汽笛声惊得疯狂起来,我们一家人和几个乡亲在马车上陷入险境,是父亲

9、跳下去降服惊马,搏斗中他的手臂被撕裂,鲜血淋漓。我的父亲,他在见到我与母亲的一瞬间,惊慌失措地捂着肚子往远处跑,似乎是急着上厕所。母亲没有叫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个熟悉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野里。然后她随便指了一个在旁的男人,拉着我,飞也似的离开了。我气喘吁吁地抬头,看到母亲那簌簌滴落的眼泪打湿了那条新买的羊毛围巾。父亲出事的那天,母亲正在门前扫雪。一个神色匆忙的男人从马车上跳下来说:“不好啦,不好啦,虎子他爹出事儿了!”父亲是在搬运家具时出事的。楼梯上有水结了冰,父亲一时没有站稳,摔了下来。那张一百多斤重的八仙桌,便毫不留情地砸向了他的身体。父亲最终没能救活。抬棺那天,母亲盘起了头发,将那朵柔黄的

10、迎春花缓缓插入了发髻。我没有哭,母亲也没有。 亲朋散去之后,我和母亲默默地收拾家里的残局。洗碗时,她捋着蓬乱的头发惊呼:“我的发卡呢?我的发卡呢? ”当夜,母亲硬拉着我,在漫天的雪花中,寻找父亲送她的那一枚黄色发卡。我从来没有见她如此疯狂过。大雪呼啸着席卷了山野。漆黑的夜,路上,我和母亲趴跪在冰凉刺骨的雪地上,一步一步地顺着掩埋父亲的方向找寻而去。 母亲的发卡真丢了。父亲下葬时,她不曾哭泣,如今却在惨白的雪夜里,为一枚没有生命的发卡哭得没了声息。 当雪花再度悄然覆盖了村庄,我已不觉寒冷。因为我知道,在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一定有一枚温热的发卡在寒冬的深处,默默地守护着一朵柔黄的迎春花。 (文章

11、有改动)17.本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了家人一起经历的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三件事。(不要超出所给字格)(3分)18.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全文简要作答。(3分)答:19.发挥想象,以第一人称,在文章画直线处描写母亲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2分)20.文章画曲线的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答:21.“在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一定有一枚温热的发卡在寒冬的深处,默默地守护着一朵柔黄的迎春花。”整理为什么说“发卡”是“温热”的?(2分)答:22.分析下列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4分)(1)母亲一直不说话,父亲从兜里掏出一枚精致的黄色发卡。(2)母亲硬拉着我,在漫天的雪花中,寻找父亲送她的那一枚黄色发卡。我从来没有见她如此疯狂过。答:2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说说其表达特点及效果。(4分)那是一朵多么漂亮的迎春花啊!黄色的蕊,黄色的瓣,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父亲将它插入母亲的发隙中,用手指一按,“啪”的一声,别在了头上。母亲于是欢喜地进了厨房,只剩我和父亲在门前嬉闹。答:24.文中画“ ”线的句子可以删去吗?说说理由。(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