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央与地方地关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835261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央与地方地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论中央与地方地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论中央与地方地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论中央与地方地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论中央与地方地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中央与地方地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央与地方地关系(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学习中心:圆梦计划 分 数: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学 号学生某某导师某某 2017 年 11 月 21 日原创性声明本人X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展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当。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017 年11月21日内容摘要:中国社会现在处于历史的关键时刻,中国的某某久安和繁荣稳定必须实行法治,在宪法层面探讨中央与地方各自权限的平衡点,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其意

2、义十分重大。本文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通过分析中央与地方关系上还存在的问题,得出以宪法框架下的法律放权制来涵摄未来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在保证国家统一稳定前提下,继续深化简政放权,以至调节中央与地方关系得到最优平衡,激发地方开展活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深化简政放权主要做到3点:1、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并提升其宏观调控能力;2、建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优势互补关系;3、理清中央与地方在经济领域的关系,完善相关监视制度。关键词:中央与地方关系;简政放权;依宪治国;深化改革;目录封面1原创性声明2内容摘要3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实质与面临的问题 5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质 51、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一种动

3、态关系 52、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一种辩证关系 53、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其政府上 5二研究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意义 5三面对的问题 6二、依宪治国、简政放权是中央与地方关系走向的潮流趋势 7一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定位演变 7二依宪治国是党和人民的意志表现 8三关于简政放权的认识与实施前提 81、中央领导对简政放权思想的认识 82、宪法中的简政放权思想 83、实施简政放权的前提条件是:保证国家统一 9四立足国情去思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0三、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继续深化简政放权 11一简政放权的作用意义 11二继续深化简政放权举措 111、 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并提升其宏观调控能力 11

4、2、建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优势互补关系 133、理清中央与地方在经济领域的关系,完善相关监视制度 13四、坚决不移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平衡好中央与地方关系 15参考文献17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实质与面临的问题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质1、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一种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大环境变化的一种动态关系,比如建国初期,我国要面对美帝国主义的敌对形势与国内百废待兴的局面,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地方的力量自然就是需要集中起来,这就是计划经济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又如欧美在次贷危机后对银行、电力等国有化,都在说明,国际形势在不断变化着,我国也在不断开展,我国中央

5、与地方的关系也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如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等。2、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一种辩证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即国家的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一方面:中央代表着全局的利益,是各个地方的意志核心;国家是各个地方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另一方面:地方在面对中央要求的同时,也要应对自身地方的问题和开展,需要一定的自主权限根据自身情况廉价行事。只有每个局部都开展好了,整体才会好,但脱离整体而单从局部自身出发去开展,也不利于全局,是不能持续开展的,因此,必须平衡好两者关系。3、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其政府上中央与地方关系,主要表现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上,因为政府

6、是处理国民事务的行政机关,社会事务的方方面面都有涉与,特别是近年来提出的社会网格化管理模式,更加发挥了政府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快速干预力度,因此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最能表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二研究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意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个课题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深受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正确理清这个关系是古今中外的国家大事,我国唐朝自唐玄宗后,因为中央权威维护不了国家统一,地方权限开展膨胀到藐视中央的程度,导致藩镇割据,国家内部连年战乱,简直民不聊生,谈何开展;北宋时期却刚刚相反,为了防止地方势力过大,在军事、经济等方面一味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后来的冗兵、冗官、冗费。这两个时期

7、都是因为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处理不当,走上了两个极端,要么地方过于自主,要么一味集权,显然这两种极端的做法都不利于国家的开展和富强,因此,往宏观上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要协调平衡好,国家才能在统一、稳定的前提下激发地方开展活力。往具体上看,研究这个课题,可以更好探索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根底上形成的国家结构形式,如何更好使得国家职能得到实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统一和分裂。必须深刻思考。三面对的问题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而言,中央政府既要保证有足够的权威来实现统一领导,又要保证地方政府应有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方面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一原如此完全符合像

8、我国这样一个单一制国家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根本规律。然而,这一原如此在指导具体的制度设计中,并没有彻底转化为科学的制度规X和法律规X,主要还停留在非操作化、非制度化的原如此层面上。也就是说,某某集中制原如此下形成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并非是一种完全制度化和法律化的关系,一定程度上还是靠权力和信仰来维系的政治关系。地方政府一级并不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地位的控制主体,而是一个被控客体和传导中央指令的中介。因此不可能真正贯彻“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的原如此。这些问题集中是控制与反控制、放权与收权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这个关系的话,一方面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会薄弱,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也会影响了全国统

9、一市场的形成和开展,造成行政资源浪费,行政效率低下,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土地幅员广阔,不能期待以中央一隅来有效治理全国。中国的治理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因此,必须有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详细、适用的宪法与相关子法,做到有法可依,在宪法的框架下处理这个关系,使得国家治理有宪可依又能灵活机动。但中国实施近代政治制度较晚,在宪法的制定过程中,对中央与地方分权问题描述不多,在很多领域中,两者的界限不明确,中央与地方权力配置缺乏统一和严格的法律规X,这种状况容易导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混乱和政府资源的浪费,原有高度集权的关系模式的消极影响短时间还无法铲除;还有的如此是在改革中出现

10、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中央如果统得过多、过死。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各地开展很不平衡的国度中, 就会导致僵化、浪费、效率低下。尽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上经历了几次放权和收权的调整, 但在充分表现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方面还是有待提高。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上, 原有体制下中央集中过多, 管得过死的状况,仍然有待改善。地方政府权限需要适应与之职责相对应的运行状态,加大地方政府自主权, 去决定和处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事务。要充分地考虑地方政府利益,提高地方积极性,需要中央政府在宪法框架下逐步向地方政府行政放权,下放财权和经济管理权,激发和增强了地方政府经济活力和地方政府管

11、理的自觉性, 让地方政府在许多方面分担了中央政府的调控压力和增加了宏观协调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开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因此,我们要在宪法框架下,继续深化改革、简政放权。二、依宪治国、简政放权是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走向的潮流趋势一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定位演变现今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宪法为根本大法,地位之高,以至政体、国家框架都以之标定,中央与地方都必须遵从,我国也不例外,所以研究宪法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意义重大,现如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实际就是在宪法框架下运作,从1949年建国以来第一阶段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其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最具特色的规定是:“中央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

12、府间职权的划分,应按照各项事务的性质,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以法令加以规定,使之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16条;中央政府应“规定中央和地方在经济建设上分工合作的X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33条;“关于财政:建立国家预算决算制度,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X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40条。以“五四宪法的通过为标志,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开展进入了第二阶段,在此确立了我国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过于集中的权力,使地方具有更多的自主权。从此,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开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现行宪法确

13、立了我国现行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根本内容:第一,现行宪法规定,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序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第4条,“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第31条;第二,现行宪法规定“国家机构实行某某集中制的原如此。这一原如此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央与地方应有职权划分。中央与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如此 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第3条第4款。 可见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规X经历过一系列的开展、改良。但我国宪法对此中央与地方关系尚未明确的领域还有很多,这也为我国宪法重新对此关系划分得

14、到了契机。二依宪治国是党和人民的意志表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不仅是对宪法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的概括,同时也对宪法的实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假如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时代。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摆到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某某、关系党和国家某某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而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宪法层面检讨目前宪法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的不明确,全面分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可

15、以更好的依宪治国,为地方和整体在某某和效率方面起到得到更多思考。我国的宪法是通过层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出来的中华人民某某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制定的,充分表现了我国绝大多数人民的意志。三关于简政放权的认识与实施前提1、中央领导对简政放权思想的认识新中国建立后, 以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 并很早就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的重要方针、原如此。特别是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一文中, 明确指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 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 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 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拟有利。著:选集第5 卷,人民, 1977年1月第1版, 275页这一论断无疑可以看出从新中国第一代领导核心开始,中央领导就有了简政放权的思想。2、宪法中的简政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