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卷高考小说阅读复习学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80557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全国卷高考小说阅读复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全国卷高考小说阅读复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全国卷高考小说阅读复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全国卷高考小说阅读复习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全国卷高考小说阅读复习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全国卷高考小说阅读复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全国卷高考小说阅读复习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全国卷高考小说阅读复习资料第一部分考点分析考点要求考试说明: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

2、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文学类文本阅读:(1)文本特点突出,多为对生命、人生的思考,主旨微婉,文学意味浓厚;(2)文体特点淡化,散文多为叙事性散文,可以当小说阅读;(3)2013年起不再选用外国现代派小说,也许是其背景与写法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陌生度;(4)考点固化,以分析手法、赏析词句、人物形象(心理)分析、主旨分析、语句含义理解等为主。全国卷共4小题,依次为双项选做题、问答题、问答题、问答题(探究)。1、必做题:基于两者的不同(见前面),在本模块的复习中要更注重快速阅读与精准定位的能力,即“浏览+审题+定位+对照+判

3、定”,保障准确率,文本选择上,要进行说明类的文本阅读训练。2、选做题:因为分值加大,要更重视本模块的复习,文体、考点一致,但题型有变,在加强常规考点答题的技巧训练之外,还要重视选择题的选项判定,注意优中选优(选择题选项按其准确度,分值依次为3分、2分、1分、0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类题型有内容概括题、特色作用题、性格形象题、正反探究题;分值分别为5分、6分、6分、8分,共计25分。小说考点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析作品体裁的

4、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2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现。(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要求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

5、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作品影响进行分析(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一、考试要点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6.分析写作技巧二、关于小说的常识1、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塑造来表现主题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因而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3、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

6、动、心理、细节描写)4、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小说:以刻划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小说:一种以很小的篇幅,反映生活中极短时间内发生的较单一的事件的文学体裁。三要素人物描写手法情节构建方法环境自然社会把握形象特点把握主题思想鉴赏写作技巧第二部分考试要点考试要点一把握故事情节一、常见几种题型:1、全篇情节分为哪几部分,试简要概括。或: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7、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2、分析小说的部分内容在全文所起的作用。或:将小说的某个情节抽去,对小说的人物刻画和主题的表现有没有影响?为什么?为什么小说要几次写到某某事件?3、情节的合理性探究。二、解题思路:1、概括小说情节抓住小说里的人、事、物及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理清情节发展线索,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把握故事内容。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概括情节要对事件完整叙述,什么人什么事;还要在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叙述,否则答案无意义。2、分析小说的部分内容在全文所起的作用有: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1)首先是在情节(结构)上的作用:为下文作铺垫,提供依据的作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前后照应,使结构紧密、完整的作用;线索作用。(2)其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3)再次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深化主题。三、如何把握故事情节:抓住场面;寻找线索;理清小说的结构。四、安排情节常用手法评价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