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80027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望 江 南 唐 温庭筠诗中言志表现了思妇不见归舟的惆怅之情。名句赏析1、赏析“独倚望江楼”的“独”:“独”字表现了女子的孤寂寥落之情。2、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这两句写景抒情,生动含蓄地刻画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过尽千帆”可见思妇望江时间之长。“皆不是”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思。斜晖脉脉水悠悠:即景抒情,表面写水,实际上暗示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的注目的眼神(意境)。这两句诗以拟人手法写斜晖流水含情脉脉的样子,生动,形象,肠断白蘋洲:生动含蓄地刻画了思妇盼望之切,相思之苦,忧愁之深。渔家傲 秋思 宋 范仲淹诗中言志表达了边疆将士决心抵御敌人

2、、保卫家园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也反映了他们思念家乡的凄苦心情。名句赏析1、词的上片以白描的手法勾勒了一幅塞外边关图。首句点名季节,并用“异”字统领全文,又从三个方面分别叙述:一是大雁南飞,二是边声四起,三是孤城落日,渲染了边塞的荒漠的悲凉,也暗示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2、词的下片着重抒情,“浊酒一杯家万里”表现深深的思乡之情。“羌管悠悠霜满地”使思乡之情绵绵深沉。意境分析:深夜,所见的是严霜在地,所听的是悠悠不断的羌笛声,越发的思念家乡无法入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重重叠叠的山峦犹如道道屏障。斜阳西沉,烟雾弥漫,在

3、这千山万壑之中,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描绘出边塞苍凉肃瑟的景色,抒发慷慨悲壮的情怀。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报国之情。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中为什么戍边将士彻夜无眠、头生白发?答:爱国激情,浓重乡思。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 苏轼诗中言志通过太守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渴望亲临战场、卫国杀敌、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名句赏析1、赏析“千骑卷平冈”的“卷”: “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亲射虎,看孙郎:作者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运用典故,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

4、有着少年狂气。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抵抗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武陵春 宋李清照诗中言情武陵春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春花凋落说自己青春不再;又借“双溪泛轻舟”表达自己丈夫去世内心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名句赏析1、上片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日晚倦梳头”是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想梳头却无力梳洗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2、“物是人非事

5、事休,欲语泪先流”,叙述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与“恨”,原是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词人采取夸张性的比喻,说“愁”不仅可以舟载船装,而且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从而突出了自己愁苦之深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诗中言志表达了作者忠君报国的爱国情怀和建功立业远大抱负,也表达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名句赏析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是词中回忆往昔军中生活的名句。首句有两物“灯”与“剑”,有两个动作“挑”与“看”,而总冠以“醉里”二字。剑是英雄立功沙场的武器,此时“醉里挑灯”这一“看”,显示出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金杀敌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啊。“

6、梦回吹角连营”醉中入梦,梦醒犹觉连营号角声声在耳。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结句一个 “沙场秋点兵!”写得肃穆威严,展现出一位豪气满怀,军威赫赫的场面。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生动描写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杀敌报国的英雄形象。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此句表现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以及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月夜刘方平名句赏析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诗中说“春气暖”自“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用“透”。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商山早行温庭筠【题解】

7、此诗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愁。诗人选取寒秋时早行时于驿站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愁旅而思乡的情感。赏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把几个名词排列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早行的清冷图景,向为传诵的名句。后人常引此形容游子早行的景象和心境。卜算子咏梅 陆游【题解】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的词章。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赏析1、分析本诗中梅花的形象。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2、上阕描写梅花的困难处境(遭遇),下阕表达梅花的高洁、坚贞的品格。破阵子晏殊【题解】在珠玉词中,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作品,具有淳朴的乡间泥土

8、芬芳。上片写自然景物。“燕子”、“梨花”、“碧苔”、“黄鹂”、“飞絮”,五色杂陈,秀美明丽,写足春色之娇娆媚人。下片写人物。撷取烂熳春色中一位年轻村姑之天真形象和幼稚心态进行表现。赏析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印象2、笑从双脸生写出了邻家女孩巧笑如嫣,天真烂漫,作者更是俏皮的揣摩出女孩的纯真心态,更觉心情愉悦感染了我们,一起陶醉在青春与春天的气息之中,感受到生命的愉悦,生活的朝气。浣溪沙 苏轼【题解】描述诗人在乡间的见闻和感受,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

9、是此词的显著特色。赏析上阕片截取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枣花的香气,缫车的响声,卖瓜人的悠然,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图画。醉花阴 李清照【题解】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赏析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词人的何种感情?情与景是怎样融为一体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两句写了薄雾,浓云两种景物,抒发了词人浓浓的愁绪对远在他地的人的思念。2、这首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被前人成为“绝佳”,试赏析其语言特色。诗人以花自喻,借用西风垂帘卷,人体憔悴,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创造出一个凄

10、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无处不让人感到词人真情的流露,从而引起人们在感情上的共鸣。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题解】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中赞扬了孙权的年少有为,表达了作者的爱国豪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借古讽今批判了南宋王朝的懦弱无能,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赏析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作者在这里是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相似,显然作者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2、末句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末三句用了两个典故。其一是曹操煮酒论英雄,但在这里,作

11、者进行了改造,将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赞扬,而让曹刘当配角,其实是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其二是曹操一褒一贬的典故,据三国演义说,曹操与孙权第一次对垒,见孙权之威严仪表,就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主议的那些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真是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令人叫绝!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主题】本曲从叙述阿房宫的焚毁入笔,对历代王朝无休止的攻伐征战予以谴责,表达了作者对苦难百姓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的批判。赏析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这句结尾句式相同的两句是说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死亡,这首小令则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朝天子咏喇叭【主题】本曲描绘了一群当权宦官趾高气扬,专横跋扈的丑恶嘴脸,深刻揭露了他们骄奢专横,鱼肉百姓的罪行,抒发了作者对宦官当权,骚扰百姓的愤愤不平之情。赏析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