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阅读教学中总体与部分的关系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784920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处理阅读教学中总体与部分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正确处理阅读教学中总体与部分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正确处理阅读教学中总体与部分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确处理阅读教学中总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处理阅读教学中总体与部分的关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确处理阅读教学中总体与部分的关系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形成各种能力的途径,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道德品质,意志品格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作用。而阅读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总体与部分的关系尤为重要。总体是文章的中心,是作者的思想再现,即写作意图。部分是作者再现思想的途径。要正确处理好这种关系,就要把握作者的思路,具体方法如下:一、从解题入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窗口”。“眼睛”可以传神。“窗口”可以窥视内在的一切,何况有许多文章的标题直接或间接揭示了文章的思路。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很多文章的标题,既凝聚文意,又提挈全文,同时又统摄着材料的取舍和谋篇布局。从一定意义上讲

2、,标题是对文章的高度浓缩或概括。因此,教学时,可由标题入手,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例如 诚实的孩子 这一课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一般会怎么写?(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做客打碎花瓶承认错误是个诚实的孩子。)以上几个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旨在帮助学生对全文内容有个整体上的快速了解,同时又为深入理解课文确定思维的指向。二、从归纳提纲入手“结构提纲”实际上文章的脉络,是作者再现思想的渠道。作者的思路随着年级的升高,可以引导学生把提纲按其内在联系归纳为若干逻辑段的段意。例如,草船借箭一文,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首尾段入手,让学生理清发生“草船借箭”这一事件的前因与结果是什么。辅助问题可这样设计:(1)谁借箭?

3、为什么借箭?怎样借箭的?(2)本来是“骗箭”,却为什么说是“借箭”?这样,就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三、从重点词句入手准确地理解词语,进而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是部分阶段教学的重点。词语是一篇文章的基本构成单位,只有准确地理解了词语,才能够正确、深入地理解句、段、篇。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抛开了具体语境用工具书来解释词语的意思,出现以词解词的现象,这样不但不能真正地理解和运用词语,而且还达不到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之目的。所以,教学时必须联系上下文,把词语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而 重点词句就是与文章思路相关,对表达中心有较大作用的词句,如丑小鸭中,抓住下列词语:特别、头、身子等描写,把这只鸭子活

4、生生地放到读者面前,就可以摸出文章的思想了,这只丑小鸭出世后,生活过得怎样?后来的结果怎样?四、从文章的主要环节或重点段落入手任何一篇文章都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在组织教学中,切忌主次不分,面面俱到。否则,不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且也违背了“教材不是惟一的教育资源”这一理念。对文章的重点部分,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做精心的安排。所谓重点,既指作者精心着笔的段落,寓意深刻的话,又指本册本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教学时,强化重点部分,使学生学有所得,学生可以凭借对某一片段或词、句子的品味,达到对整体认识的深化。有些中心事件很明确的文章,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再分原因 结果两头,文章的思路就自然显现出来。如 丑小鸭、难忘的泼水节、我们也要当红军等都可以这样找。一篇课文,通过部分探究以后,再回到整体,为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常用的方法是进行教学总结。如重新认识结构和中心;进行人物、事物评价;创造性复述;利用完整的板书进行全篇回顾等。使学生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认识得到提升,情感受到熏陶。实践证明,凡是文章思路,即作者的思想抓得准,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就快,就能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处理得当。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来阅读一篇文章,一定能把总体和部分的关系处理得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