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创新版练习:第一部分 12 语用+默写+小说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771906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创新版练习:第一部分 12 语用+默写+小说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创新版练习:第一部分 12 语用+默写+小说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创新版练习:第一部分 12 语用+默写+小说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创新版练习:第一部分 12 语用+默写+小说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创新版练习:第一部分 12 语用+默写+小说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创新版练习:第一部分 12 语用+默写+小说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创新版练习:第一部分 12 语用+默写+小说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语用默写小说类文本阅读 (限时:30分钟满分: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常言“文如其人”,就是说一个人的性情、喜好等等会自然流露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文字和作者,非常相似。如果作文之人风流倜傥,他的文章定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如果作文之人不苟言笑,他的文章定然庄严肃穆,天然一般有威慑力。()。每当阅读先贤的书籍,常常忍不住或者为先贤的,或者为先贤的深刻思想,恨不得立马和他当面交流所得、畅所欲言。然而面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使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唯有在梦中出现,稍稍可以安慰的是,通过阅读先贤书籍,了解先贤的品性,知道先贤的喜好,体会到先贤的喜怒哀乐、嬉笑

2、怒骂,自觉心意相通,感情更加贴近,未曾得缘一见,内心里却已把他当作最亲近的朋友。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休戚相关金玉良言拍手称快虽然B息息相关金玉良言拍案叫绝虽然C息息相关金科玉律拍案叫绝即使D休戚相关金科玉律拍手称快即使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休戚相关: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由语境可知,此处是说文字和作者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应该用成语“息息相关”。金玉良言:比喻非常宝贵的劝告或教诲。金科玉律: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守则,信条。根据下

3、句里的“先贤的深刻思想”可知,此处应该为先贤的“非常宝贵的劝告或教诲”,所以应该用成语“金玉良言”。拍手称快:拍掌叫好,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情的结局(好的事情结局)使人感到满意。拍案叫绝:是拍着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可用于对某人的言语或佳作等。此处根据语境是对“先贤的深刻思想”的赞赏,所以应该用成语“拍案叫绝”。虽然:表转折。即使,表假设。根据语境此处是表转折的意思,所以应该用“虽然”。故选B。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所以熟读一个人的文章,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同样的,了解一个人,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B所以了解一个人,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

4、;同样的,熟读一个人的文章,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C所以了解一个人,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同样的,熟读一个人的文章,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D所以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自然可以了解这个人;同样的,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自然可读懂他的文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文意,此句阐述的是“人与文”的关系,前文语境说“如果作文之人,他的文章定然”,自然得出“了解一个人,就能推断出其文章大体风貌”的结论,所以只有C选项符合语境。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而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唯有在梦中出现B然而面对时

5、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使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与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唯有在梦中出现C然而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使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唯有在梦中出现D然而面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与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唯有在梦中出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主语不一致。B项,缺少主语。C项,根据语境“先贤言谈”前面缺少介词“与”。故选D。4请围绕“行动起来,珍惜水资源”这个主题,就校园节约用水问题写一封倡议书。要求:只写正文,紧扣主题,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90110个字。(5分)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倡议人:李欣2019年6月14日答案

6、(示例)我们如诗的校园,朗朗读书声中有水龙头的哭泣声,那是水龙头在孤独地流泪。水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不会再生,也许某一天早上,水龙头再也流不出一滴水。所以,保护水资源,我们应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关掉水龙头开始。解析本题考查拟写倡议书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倡议书的特点;二是题干要求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三是倡议书的对象是同学;四是主题是校园节约用水。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周敦颐爱莲说中所说的“”,比喻君子的行为方正;而“”,则象征君子的美名远扬。(2)诗经氓中以桑树为女子的憔悴和被弃起兴的两句是“,”。(3)苏轼赤壁赋中,“”一句写因人生短暂而感

7、到悲哀,“”一句写因江水无尽而心生羡慕。答案(1)不蔓不枝香远益清(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15分)命根子邢根民宏伟下班后回到家,发现老爸不见了。他到每个房间喊了几声,仍不见老爸的身影,心里一慌,老爸又跑丢了!这些天让他头疼的事就是老爸一个劲跑丢。第一次跑丢是在一个星期五的早上。老爸早早起床,坐在床沿上发呆。因为刚从乡下来到城里,在他家装修一新的单元楼里还不习惯,可能是怕宏伟和媳妇瞪白眼,他不敢吸烟。要是往常在家,他每天早上起来都要美美地吸上一锅子旱烟,几十年的习惯突然一改,让他很不适应,感觉自己就像关进笼子里的鸟,能不憋屈吗?所以,那天

8、早上老爸没打招呼,悄悄乘着电梯,从十七层高楼落到了地面上,他心里才踏实了。而宏伟上班前发现老爸的房间没人,以为老爸下楼去公园锻炼了,就没在意。中午吃饭时还没见老爸,问媳妇,也不知道。这下他急了,顾不得吃午饭,和媳妇分头去公园、广场、商店来回找,几经周折,还是在火车站广场找到的。宏伟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跑到老爸跟前说,爸,你走了也不说声,让我们都快急死了。老爸脸色阴沉,情绪很平静,我要回家,城里不适应。你帮我买张回家的车票吧!第二次,老爸是跑丢在长途公共汽车站,拿着车票上长途汽车了,让宏伟看见了。这次宏伟生气了,爸,人家都往城里跑,你却偏爱回乡下,乡下有啥好的,你干吗非要回去?老爸坐在车上不下来,

9、也不理儿子,任宏伟和媳妇一番好劝,就是不听。那次,老爸在乡下还没待几天,就被宏伟再次请到城里。宏伟实在不放心把一个快七十岁的老头孤零零丢在家里。这一次,宏伟满足了老爸一个条件:不干涉老爸任何行为。老爸能再次进城,还有一大诱惑,那就是宏伟把儿子贝贝上幼儿园的差事交给了老爸,这下可把老爸高兴死了。每天接送小孙子时,一路上都能听小孙子用稚嫩的童音给他说幼儿园里的新鲜事。今天老师表扬他听话,昨天老师让小捣蛋鬼罚站了,每天都有听不完的新鲜事,老爷子听得两眼一眯,胡子直往上翘。按说,有了小孙子的诱惑,老爸应该不会再想着回乡下了,可这次还是第二天是个星期天。宏伟一大早开车,带着儿子回一百多公里外的乡下。宏伟

10、的老家在黄土沟壑里,以前村边那条细细的河流如今早已干涸,吃水都要去几里外的小河里拉水。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或者进城做生意了,留下的都是些老人小孩和不识字的妇女。车子开到村头,宏伟看到往日绿油油的坡地如今只剩下裸露的黄土,就连挣扎在半坡上的几棵树木也孤零零地干枯了。正是春夏之交的播种时节,却难以发现往日家乡男女老少忙着播种的情景。管他呢,反正自己开着小厂子,和媳妇一年收入也不少,比种庄稼不知要好多少倍。宏伟暗自庆幸自己当年走南闯北做生意,如今虽快三十,但要房有房,要车有车,什么都不愁了。两个姐姐也都迁到了城里,老妈去年走了之后,他就直接把老爸接到了城里享清福,也算尽一点孝道。谁知,老爸不知哪

11、根神经搭错了,放着舒坦的城里日子不过,非要往乡下跑,他想不通,这荒山野岭的土塬上有啥好迷恋的。到家了。宏伟抱着儿子走下车,眼前的景象让他惊住了:老爸穿着十多年前下地干活的那件土里土气的粗布衣裳,头戴一顶已经褪色的破旧草帽,裤腿和袖子挽得老高,在院子里的一片平整好的土地上播种花生,身后还堆着半袋子土豆种。听到脚步声,老爸抬起头,汗珠子从长长的眉毛上滚落下来。他脸上绽放着孩子般的笑容,对小孙子说,贝贝,爷爷给你种花生和土豆,再种点黄瓜、茄子、西红柿,保管比从城里买的好吃,等成熟了,爷爷给你送去。爸,你这是干啥呀?都什么年代了,谁还种地?宏伟不解老爸咋就这么会折腾。儿子,你给我听着,咱是庄稼人,庄稼

12、就是咱的命根子,啥时候都不能丢。老爸低下头,在脚下的土壤里撒下一粒种子。(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从父亲丢了写起,“心里一慌”刻画了宏伟内心的焦急,“老爸又跑丢了”则引起悬念,从而吸引读者的眼球。B父亲愿意再次被宏伟接到城里生活,一是宏伟答应不干涉父亲的任何行为,二是父亲可以接送小孙子贝贝上幼儿园。C父亲几次要跑回老家,宏伟每次都火急火燎地仔细寻找,这虽然体现了宏伟的孝心,但也从中看出宏伟对农村前景的失望。D父亲在家时“脸上绽放着孩子般的笑容”与他在城里时的生活状态形成对比,突出了父亲回家乡后的惬意与愉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

13、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但也从中看出宏伟对农村前景的失望”分析错误,宏伟让父亲回城并不能看出“宏伟对农村前景的失望”,属于过度解读。7小说画线段所写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 答案描写出家乡一片荒凉的景象,烘托了伤感的氛围。反衬出父亲对家乡的眷恋与热爱,并与下文父亲在地里劳动的场景形成照应。体现作者对农村发展的忧虑,从而引发人们对于乡村治理的思考。(每点2分,共6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画线段的作用,首先确定画线段的主要内容,这里主要交代了家乡的变化和面貌特征。然后从环境、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分析其作用。从环境的角度来看,此段描写出家乡的荒凉,烘托出一种

14、感伤的氛围。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如此荒凉的景象,父亲依然选择回乡,表现出父亲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情节上,家乡如此荒凉,只剩下老人小孩和不识字的妇女的状况与下文父亲在地里劳动的场景形成照应。主题上,乡村的荒凉体现出作者对农村发展的忧虑,进而引发读者思考该如何面对乡村的发展。8小说以“命根子”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探究。(6分)答: 答案作为文章隐藏的线索,串联起了全文。父亲多次从城市偷跑回来,其实都是离不开他视为“命根子”的庄稼。“命根子”一词运用借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对庄稼的情感,同时引发读者的思考。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命根子”一词突出了庄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呼吁我们要重视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每点2分,共6分)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