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3框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761706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3框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3框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3框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3框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3框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3框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3框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第3框 教学设计一、 学习内容安排本框题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共两目: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维护国家安全。本框容量大,单位时间教学压力大。为了尊重多层次学生实际,提高课堂学习实效,把握课堂最佳学习节奏,全课安排教时1.5节。本课时,完成第一目“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学习任务。第二目另安排0.5课时。二、学情分析学生可能对“政治生活”理解模糊。 学生可能对“政治权利”概念理解不够准确,判断会有偏差。 学生在行使监督权等民主权利的“具体表现”、“渠道”、“要求”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上会产生纠结。三、教材分析人教版思想品德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旨在教育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三大

2、方面了解国家发展情况,培养主人翁意识,参与社会生活,承担社会使命。通过本框题(本课时)学习,让学生知道公民(中学生)可以依法享有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 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学会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积极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 学习的重点难点: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渠道; 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要求。学习的纠结点:学生如何正确理解教材p82第1段“公民政治权利的含义”与第2段“公民政治权利的具体表现”之间的知识结构关系;学生在运用教材p82第2段“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具体表现”与教材p83“行使监督权等民主权利的渠道”、教材p84“行使监督权等民主权利的要求”等知识时产生“纠结”。 (“纠结点”既尊重学生

3、学习实际,也总结于往届学生学习所存在的问题)四、教学目标及策略分析(一)课程标准(课标要求):参照新旧版【34】 学生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建议权和监督权。 (总目标)评 价 目 标(分目标)评价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增强公民意识,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公共事务,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政治生活。3.4.1 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了解知道公民政治权利的含义和内容纸笔测试3.4.2 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渠道运用树立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懂得选择合法途径行使政治权利,解决实际问题。纸笔测试3.4.3 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要求理解

4、分析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案例,正确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纸笔测试3.4.4 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意义运用确认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对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纸笔测试下节课学习3.4.5 国家安全的含义理解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纸笔测试(二)目标达成策略为了达成学习目标,学生将开展学案导学、情境探究、合作探究、体验感知、模拟表演等学习活动;教师遵照学校“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要求:以教师“教”为主导,学生“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轴,“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为主攻方向;坚持学案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引领学生合作学习、引领学生课堂展示(学校“学案导学”课堂模式特色),融合学法指导等多种

5、教学法。1达成策略及资源分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资源分析达成策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 3.4.1知道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理解公民政治权利的含义及内容。“昨日一线” 参政风采“人大代表选举”;“我在现场”情境创设联系生活,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建议权和监督权。按“判断标准”,理解政治权利含义。树立权利意识,理解合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教材p82第2段【导学1】 学生合作学习;学案导练;教师图例直观演示; 3.4.2 行使政治权利渠道理解和分析正确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渠道。“番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市民维权事件” 【导学2】 自主探究教材,加强学法指导,认知和理解“事件”中居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渠道。

6、 3.4. 3行使监督权的要求理解和分析正确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要求。“番禺市民上访维权事件”后个别网民对政府的不当议论” (一例多境)【导学3】 结合“事件后个别网民不当行为”,理解分析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要求。 3.4.4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意义确认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和建议权的意义“番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市民维权事件处理结果” (一例多境)【导学4】 学生自主探究“事件处理结果”,找出区政府改进工作的表现;学生分组讨论“事件”对政府、社会及个人的影响,确认“意义”。实效评价解读板书设计ppt板书新知定位,齐读。巩固新知,迁移应用学生谈学习收获与感悟学生课堂即兴设计课堂即兴模拟表演活动学习与评价问答

7、题1个例题,答法指导(灵活调控)附:学习“纠结点”解决策略及资源分析学习目标 资源分析达成策略纠结点教材p82第12段的结构关系。教材p82第2段“行使民主权利的具体表现”内容 p83“渠道”内容 p84“要求”内容【导学1】 学生合作探究教材p82第2段,找处政治名词术语,理解术语的含义,初步判定结构关系。导问:“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具体表现可以有哪些?” 教师图例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生成性理解知识结构关系,排除学生应用知识时的“纠结”。运用p82”具体表现”及p83“渠道”、p84“要求”知识时的纠结。 学习目标1:通过“昨日一线”“我在现场”情景创设,学生认知公民政治权利的含义和内容。

8、 学习目标2: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教材p82第2段、教师图例直观演示,理解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四种具体表现,生成性地理解两段课文先总后分的内在结构关系,消除学生纠结点。 学习目标3:通过自主学习教材,合作探究“番禺市民维权事件”,学生理解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等民主权利的渠道。 学习目标4:通过感知“一例多境”的文字图片资料“个别网民对区政府的不当议论”,学生理解行使监督权等民主权利的要求。 学习目标5: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一例多境”的“番禺市民维权事件处理结果”,学生学会分析和确认行使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对国家社会及个人的意义。 2本课试图将“学案导学”与其它学法融合,导学案不追求“高大全”,而

9、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设计,提高学习效果。导学案力求成为动态活性课堂的“导航仪”,而不是练习的“大排挡”。(三)呈现学习目标在分类表中的位置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事实性知识学习目标2学习目标5概念性知识学习目标1程序性知识学习目标34学习目标3模拟表演元认知知识学习目标34模拟表演模拟表演五、课时安排:第一目1课时附:教学板书设计 意义渠道要求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含义内容具体表现一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二维护国家安全(下节课)学习环节 学习过程与学习内容时间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朗读新课文 3分钟 导入新课师:通过前两节课学习,我们懂得了一些基本政治常识:我国要实施依法治

10、国基本方略,党和政府既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施依宪治国和依法行政,还要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 今天只学第一目。3分钟公告“学习目标” (略)导学探究一情境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含义和内容【昨日一线】 “2011年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 参政风采图片【我在现场】 共3个“现场”情境。 “特殊现场”:“田大亮同学常抄作业,科代表姚小明同学把情况告诉班主任老师。”这属于行使监督权吗?4分钟导问1.图片体现什么政治权利? 我们中学生可以行使什么政治权利?如何正确理解政治权利的含义?(强调判定标准:涉及国家管理和参政议政)认知学生欣赏“参政风采”图片,判断选举权和

11、被选举权,认知“条件”。 通过前2个“现场”情境,学生明确自己可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再探究“特殊现场”,结合政治权利含义(判定标准),准确判断和理解政治权利含义。达标学生认知政治权利的含义(划记p82课文第1段)学生知道政治权利的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建议权和监督权)评价学习过程评价; 学案导练导学探究二情境可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具体表现教材资源p82第2段课文“行使监督权等民主权利的具体表现”6分钟导问1.你能找出课文一些政治名词术语吗?2.你能理解它们与建议权和监督权的关系吗? AB两处应怎样填写呢?3.结合课文说说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具体表现可以有哪些?探究【导学1】 学生合作学习,找

12、出教材中政治名词术语,学生理解,教师解释;教师以图例演示法直观演示,学生连线,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p82两段先总后分的结构关系,突破学习纠结点。在理解教材第2段中的政治名词术语后,合作探讨课文: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具体表现达标学生既能知道自己可行使监督权,又能理解“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具体表现”;在直观演示下,理解课文两段先总后分的结构关系,有效排除在应用“渠道”、“要求”等其它知识时的纠结。评价学生借助教师图例演示,正确填写学案; 学案导练教学环节 学习过程与学习内容时间导学探究三情境正确行使监督权渠道【导学2】 材料一:“番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居民上访维权事件” 6分钟导问1结合课文,公民

13、行使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应该选择哪些正确渠道? 2番禺市民的维权行为体现了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哪些渠道? 探究回归课文p83,学生以发现法直接找出“渠道”。学法指导:答(改)在书中,答(改)在题中; 审题(划词)-联知识-定课文-组答案达标归纳理解公民行使监督权渠道;学生填写学案,教师巡查。评价学习过程性评价; 学案导练导学探究四情境行使建议权监督权要求【导学3】 “番禺事件处理后个别网民对政府的不当议论言行(文字图片资料)。 一例多境4分钟导问判断:他们行使政治权利的渠道(途径)是否合法?探究学案导练:学生判断材料中人物行使政治权利渠道的合法性。学案导学:认识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的要求,学案中填写关键词,划记课文。 教师强调2个行为准则: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必须渠道正确,行为合法。 突破第2个纠结点。达标学生认识依法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要求。 评价学案导练(略)导学探究五情境行使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意义【导学4】 材料二:“番禺居民上访维权事件处理结果”7分钟导问1请指出“维权事件”发生后,番禺区政府作了哪些积极改变? 2分三大组讨论: 公民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对国家社会及个人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