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自由沉淀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73686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二-自由沉淀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实验二-自由沉淀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实验二-自由沉淀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实验二-自由沉淀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实验二-自由沉淀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二-自由沉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二-自由沉淀(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处理实验技术(1)实验二自由沉淀实验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水处理实验技术(1)实验二一、实验目的水处理中的沉淀类型=自由沉淀:低浓度离散型颗粒低浊水沉淀池凝聚沉淀:悬浮物浓度不高但有凝聚性能二沉池初期、澄清池、高速沉淀池成层沉淀:悬浮固体浓度较高,沉速大的颗粒无法超越沉速较小的颗粒,形成清晰的泥水界面高浊度水沉淀 池、二沉池、污泥浓缩池上部压缩沉淀:浓度很高,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层颗粒间隙的液体被挤出界面污泥浓缩池、二沉池污泥斗一、实验目的1. 初步了解用累计沉泥量方法计算杂质去除率的原理和基 本方法。2. 比较该方法与累计曲线(或重深分析曲线)法的共同点。3.二、实验原理假定在

2、一沉淀实验中,沉淀时间为切 从沉淀柱底部 取样测得的累计沉泥量为Wt,则Wt与原水样中悬浮物含 量W。(总含泥量)之比就是临界沉速u0=H/t1时的总去除率。即7二、实验原理假定沉降颗粒具有同一形状和密度, 式:由此得出两个关系0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水处理实验技术(1)实验二0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水处理实验技术(1)实验二(D颗粒沉速Us与颗粒重量m的函数关系式:m = (us),m = ausa 颗粒沉速人与颗粒数目n的函数关系式:n = 0(Us),n = ST密度。水的粘性等因素式中:a、队a、b系数,与颗粒形状、 有关,其中a、0大于1二、实验原理经数学推导

3、(略)得到:沉淀时间为t,临界沉速为=壬 累计沉泥量为=Hq(1-缶谓)原水的总悬浮物含量(总含泥量)为: W 二加_Hqo0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水处理实验技术(1)实验二0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水处理实验技术(1)实验二式中:A=B = cr-/? + labG0+1)0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水处理实验技术(1)实验二二、实验原理悬浮物去除率:e= = 1-ub1=0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水处理实验技术(1)实验二0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水处理实验技术(1)实验二悬浮物剩余率:Pf = _ e二_.UoBIgPt =也書+Blgu

4、。 A 厶亠) .厶 p b 厶 A /0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水处理实验技术(1)实验二0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水处理实验技术(1)实验二0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实验二二、实验原理x = lgu0y = igPty = a + bx用最小二乘法求n一一工刍乂 _nxya = y- b xb=1=1其中:x=1養n 1=1IgRTg 着+ Blgu实验二三、实验装置与设备1.实验装置自由沉淀实验装置 本装置由沉淀柱、水箱、水泵等部分组成。沉淀柱为有机玻璃制成,高 150cm,内径45cm。水处理实验技术(1)实验二0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水处理实

5、验技术(1)实验二三、实验装置与设备2.实验设备和仪器仪表烘箱1台 分析天平玻璃漏斗8个、100mL量筒8个、250mL锥形量杯1个、称量瓶 (含中速定性滤纸)8个。干燥器0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水处理实验技术(1)实验二沉淀柱进水。当水面至120cm处时,开启沉淀柱底部取样阀用量筒取水样250mL作为原水水样。四、实验步骤1.从干燥器内取出8个烘干并恒重的称量瓶(瓶内放了一 张滤纸),用分析天平称重并记下瓶加滤纸的总重量。2取出称量瓶中滤纸,放入漏斗中,用水润湿滤纸。3.调配实验用原水,至调匀后开启进 水水泵和进水阀由下沉淀柱底部向 关闭进水阀。四、实验步骤5.在沉淀时间为5mi

6、nv 10min% 15minv 25min、35minv45min. 60min分别取样250mL ,共取7次样,连同原水水样共8个水样。6-过滤水样、过滤完毕后将湿滤纸从漏斗上取下放入称量瓶,再将称量瓶放入烘箱,在405C烘至恒重。7.取出称量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在分析天平上 称重。五、实验结果整理1.将实验结果记入下表实验日期:年月日沉淀柱内径: cm原水样悬浮物浓度 mg/L取样序号沉淀时间 t (min)沉淀高度H (cm)取样沉泥量Wj(g干重)累计沉泥量 ZWt(g干重)0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水处理实验技术(1)实验二2-将实验结果记入下表沉淀柱水样体积L原水样总含泥量g取样 序号去除率 E(%)剩余率Pt平均临界沉速 u0=H/t (cm/min)IgPtigu。根据上表结果,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待定系数B和云旨六、实验结果讨论1.累计沉泥量实验方法测定悬浮物去除率有什么问题?如 何改进?2-实验测得的去除率E与数学计算所得结果相比,误差为 多少?误差原因何在?0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