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水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735887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街道水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街道水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街道水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街道水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街道水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街道水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水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调研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街道水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调研报告街道水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调研报告根据今年xx 区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我们组织代表重点对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调研视察。在认真听取河道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的同时,重点对相关河道、沟渠进行视察,以及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治理情况资料进行了查看。现以xx 街道的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为例,调研汇报如下:一、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现状按照“水清、岸绿、路畅、景美、群众满意”的标准,采取定任务、定时间、定落实,针对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找思路、谋举措,使整治工作有序有效进行。自 2017 年以,随着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街道共对 7 条河进行了治理, 即:三角河、花溪

2、河、阳河(东善桥小区段)、西大沟(集镇段)、南旺沟(新跃泵站凤凰路口段) 、九里河(小区段) 、旱河等河道, 共完成清淤土方量约128 万方,岸坡清杂整治铺设草皮约x 平方,设置生态浮岛约x 平方,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4 座,完成沿河排口整治28 个。另外结合街道村庄整治及“河长制”小微水体黑臭塘的整治工作,确定整治标准为“三清一建一改善”,即清淤泥、 清杂 1 草、清垃圾, 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和队伍,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改善水质。目前已完成清淤量约x 万方。二、存在问题根据街道环保部门的最近一次水质检测结果显示:阳河(东善桥小区段)三个检测点为2 个劣()类和1 个()类、花溪河三个检测点均为(4

3、)类、三角河为(4)类、旱河三个检测点 2 个点为( 4)类和 1 个点为劣()类、西大沟(集镇段)两个检测点为(4)类和劣()类、九里沟(小区段)为轻度黑臭、南旺沟两个检测点为劣()类和(4)类。1 由开发区负责建设的xx 片欣旺花苑、东善桥片东虹花苑的雨污分流改造工作仍在施工中,两大复建小区共计约有近x 人的生活污水排水单元,在雨污分流未完成的情况下,污水下河,影响九里河、阳河(东善桥小区段)的治理成效。2 南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接近饱和。南区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满负荷处理能力为 6 万吨每日。目前开发区殷巷片区每日约有 4 万多吨污水通过压力管送至南区污水处理厂,加上xx 集镇、未科技城

4、每日约有近2 万吨的污水, 南区已长期处于满负荷或者超负荷运转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若开发区污水压力管瞬时水过快或者过多(开发区压力管是与xx 街道重力管相连接再通往南区污水处理厂唯一一个前池的),就会导致xx 、未科技城 2 的污水主管成为殷巷片区污水的储水池,并出现污水下河 (南旺沟、西大沟)情况。从长远考虑,由于目前南区污水处理厂已接近饱和,如若加上后期xx 新市镇、未科技城商品房小区居民的入住而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将无法处理如此体量巨大的污水。在这种情况下,势必出现大量污水无处可去而导致的漫溢、污水下河等现象。3 街道 2018 年城建项目集镇排水达标区建设未完成,仍有污水部分通过排

5、口下河。4 农村小微水体整治得不到部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这部分村民对整治工作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在工作中对土地争收、青苗补偿方面要求过高,给整治工作带了较大的困难。三、相关建议坚持标本兼治, 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依法治污、 科学治污、和谐治污、彻底治污”的思路, 对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工作常抓不懈。1 严格政策监控,落实最严格水资管理制度。加强水资管理组织领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严格控制“三条红线”: 一是用水总量控制。 加强水资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 二是用水效率控制,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三是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 3 严格

6、控制入河排污总量。2 实施水资污染防治,实现水资综合利用。为了实行水资科学管理,建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质量保护,充实完善监测系统,进行水质分析,严格控制点面污染, 限制污染排放量。 对于生活污水可采取集中处理的途径, 工业企业产生的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取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 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 促使企业污水治理工作的开展。 严格对排污口的水质监测工作, 提高地表水的水质标准。 农业灌溉尽量发挥地表水的作用, 减少开采地下水的压力,最终实现水资综合利用。3 加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污水处理能力。要加快新建污水设施的规划布局, 改建扩建一批污水处理厂, 提高污水的处理能力; 要集中力量扎实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建设, 构建厂网一体化的管理新格局, 提高污水处置量。 并加快制定中水利用实施方案,出台鼓励性政策, 逐步扩大中水利用覆盖面。 中水的利用,就是实现水资循环利用, 如果水循环利用能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开展, 不仅能带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又能使社会形成一种珍惜水资的良好风气。4 舆论造势,全民治水。树立典型,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各街道治水不断出新招、出实招、见成效;善与媒体沟通,强化舆论引导和监督,突出重点和亮点,开展重点工作、重大项 4 目建设专题报道;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水生态保护意识。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