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倾听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724072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孩子学会倾听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让孩子学会倾听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让孩子学会倾听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让孩子学会倾听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让孩子学会倾听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孩子学会倾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孩子学会倾听(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孩子学会倾听让孩子学会倾听大量实践证明,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刻,帮助孩子学会倾听和鼓励孩子大胆表达,都是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必要途 径,学会倾听是学会说话的基础。倾听对孩子的早期成长有重要作用倾听是孩子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孩子语言习得不可或缺的 一种行为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善于倾听,才能真正地理解语 言,正确地运用语言,掌握与别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有些父母有过这样的经验,孩子到了三岁多,突然变得特别不听话,无论父母对他说什么都像没听见一样,其实这正是3岁左右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自说自话,不太会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他们在讲到自己正在做或 准备做的事情时,既不会注意别人在

2、说什么,也不去关心别人是否在听自 己说话。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掌握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还不懂得倾听。可以说,倾听是孩子们学会说话的第一步,孩子的倾听能力是在学习 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我们在培养孩子语言交往能力的时候,首先要帮 助孩子学会倾听。孩子也必然会在仔细倾听他人讲话的过程中,逐渐完善 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日常生活中,提高孩子的倾听能力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引导并帮助孩子辨认声音,区别声音,是提高孩子倾 听能力的重要途径。给孩子呈现的声音要尽量丰富,语言简单、明了,富 有童趣,词汇生动、形象,声调平仄有声、抑扬顿挫,表情动作夸张、传 意,这样孩子自然听得认真,听得开心。1 .引导孩子注意室

3、内的各种声音和孩子玩游戏,比一比,看谁听到的声音种类最多,并且说出是什么声音。 适当时候,引导孩子形象地、夸张地说出声音c比如鸣笛开水壶“呜呜” 的响声、开水冒泡泡的“沽沽”声、电话铃的“滴嘟”声、水龙头“滴嗒 滴嗒”的漏水声、“哗啦哗啦”的流水声等。如果可能,和孩子一起把这 些声音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2 .鼓励孩子仔细倾听户外的声音当孩子置身于户外时,他可能掉进了声音的海洋。如果不注意,他可能什 么声音也没听见,但如果注意仔细听,就会发现许多美妙的声音来。如火 车驶过时的“呜呜” 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小狗“汪汪”的叫声, 小朋友玩耍时的欢叫声,建筑施工现场传来的“突突”声,行人路过的

4、脚 步声,甚至是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孩子们都喜欢听洒水车的声音、警车的 声音、救护车的声音、消防车的声音,父母要引导孩子区别声音的不同, 也可以向孩子解释这些不同声音的重要意义。3 .和声音玩游戏,鼓励孩子寻找声音捉迷藏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尤其是学前期的孩子。父母可以在家里某个地方放点音乐,让孩子顺着声音把“音乐”找出来,也可以自己藏在某个角落,让孩子随父母的声音找到父母。4 .通过猜谜语,引导孩子仔细去听寻找一些适合孩子的有趣的谜语,甚至是选用家里任何东西来自编谜语,让孩子通过听的游戏来学习仔细听。因为孩子要想猜出是什么东西,他一 定先要仔仔细细听。比如说:“有个东西,是玻璃做的,有四条腿,可

5、以 在上面吃饭、画画。”孩子仔细听后会说是桌子,得到肯定后,他一定很 有兴趣继续玩下去。5 .激发孩子自己制造好听的声音的兴趣如果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声音,孩子会更有兴趣去听,同时,父母的参与和 引导也必不可少。唱歌的声音好听,敲门的“咚咚”声好听,照像机“咔 嚓”声好听,有节奏的拍手声也好听。 上楼下楼有声音,开门关门有声音, 看书翻书有声音,呼气吸气也有声音。让孩子知道,好听的声音无处不有, 只要我们认真去寻找,仔细去倾听。父母的榜样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要让孩子知道,认真听别人说话会受到别人的欢迎,会交到很多好朋友。还要让孩子懂得语言交往的基本规则,如,当别人说话时,要集中注意力 耐心

6、去听,不随便插嘴,不打断别人的话,和别人对话时要懂得一问一答。 当然,孩子掌握语言交往的基本规则进而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 一夕的事,而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学会的。其中,父母潜移默化的 影响至关重要。1 .与孩子对话时,要注视孩子的眼睛我们知道,听人说话时看着对方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当孩子说话时,父母 要做一个好的倾听对象,给孩子以正确的示范。不要一边低头忙于自己的 事情,一边对孩子说:“宝贝,你说吧,我听着呢! ”如果孩子有话要讲, 父母亲专注倾听的表情,会传递给孩子一种信息,那就是,他表达的思想 和意见很有趣,他的话很有价值,值得别人倾听,同时也让孩子感觉到自 己的重要性。在充满自

7、尊自信的情境中,孩子容易学到如何去关注讲话的 人。2 .不要打断孩子的话,要听孩子把话说完父母往往急于开口,以示自己对孩子的理解。曾经见过一个孩子指着一辆汽车说:“妈妈,你看。妈妈立即接过话说:“你说的是那辆汽车吗?黄颜色的,真漂亮,对不对?”孩子“嗯” 了一声,再没说话。这样一来,让孩子认为,妈妈能帮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妈妈说的话就是他想说的话。这既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也不利于良好的说话和听话习惯的养成。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父母只有仔细倾听孩子的心 声,才可能进一步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所以千万不要急于打断孩子,不 要急于帮孩子去表达,哪怕你说的和孩子正想说的是一样的,更

8、何况,父 母永远不可能正确说出孩子真正想说的话。3 .耐心倾听,并及时肯定孩子的倾听行为有时候,听孩子说话,确实需要付出很大的耐心。由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有限,他需要边想边说,可能有些字词发音有误, 也可能不符合语法规则, 甚至毫无逻辑。年龄越小的孩子,发生这种可能性越大,这就越需要听话 人的耐心。父母专注倾听是对孩子的最大支持,因为,倾听是一种从精神 和感情上关爱孩子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孩子情绪不好时,父母的耐心倾 听会给孩子很大的精神支持,以帮助孩子及时摆脱负面情绪,同时,也给 孩子无形中树立了一个最好的倾听榜样。当然,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好的倾听行为,父母的及时肯定、表扬也是很 有必要的。当孩子按照妈妈的指令,先到房间搬个小凳子,再去找来一本 图书,妈妈就要及时肯定:“你做得真好,我想一定是因为你刚才听清楚 了妈妈的话。”或者告诉孩子:“妈妈很高兴,你刚才听我讲话时,又安静 又没有插嘴”,等等。及时的鼓励、表扬孩子好的倾听行为,有利于孩子 养成好的倾听习惯。只要父母愿意做个有心人,就能够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 高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对语言的理解水平,有助于孩子在同伴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