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简单扩散的因素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721182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简单扩散的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影响简单扩散的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影响简单扩散的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简单扩散的因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响简单扩散的因素:药物跨膜转运速率主要与膜两侧药物浓度差成正比。1. 药物的脂溶性/水溶性 通常药物以简单扩散透过脂质双分子层膜时,首先在膜内形成高药物浓 度,因此药物必须有高脂溶性:较高的油/水分配系数,由于膜存在不流 动水层,因此也应有一定水溶性。2. 药物的解离/非解离型比 非解离型药物:大多数药物以弱酸/弱碱形成的盐出现,在体液以解离和 非解离两种形式出现,由于“离子障”存在,解离型药物脂溶性较低,不 容易跨膜,而非解离型药物有较高的脂溶性,容易跨膜;3. 弱酸(碱)性药物在偏酸(碱)的环境下以非离子型为主,容易跨膜转运; 弱酸(碱)性药物在偏碱(酸)的环境下以离子型为主,不容易跨膜

2、转运; 平衡时弱酸(碱)性药物在偏碱(酸)测浓度较高药物的吸收: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循的过程 药物分布: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经过循环系统的转运至全身各脏器 组织(包括靶组织)的过程代谢:药物的生物转化是药物消除的一种表现. 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在吸 收、分布过程中,由于受酶的影响,化学结构可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通常称为药 物生物转化或药物代谢。排泄:排泄是指吸收进入体内的药物以及代谢产物从体内排出体外的过程。 生物转化的过程 第一步 药理活性变化:氧化、还原、水解 第二步理化特性改变 结合:主要与肝葡萄糖醛酸,甘氨酸或硫酸基结合 肝药酶特点-对底物选择性差,但活性有限-受生理因素

3、(种族、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和病理因素影响-活性可被药物有诱导/抑制药物效应动力学: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不良反应:1. 与剂量有关 副作用治疗量时出现-药物选择性低 毒性作用:急性(过量)和慢性(蓄积)2. 与药物作用有关 后遗效应;继发作用;3. 特殊毒性:致畸、致突变和致癌,光敏、依赖性;免疫毒性4. 与药物种类有关 变态反应:与使用药物有关,与体质有关,症状相似,用药理性拮抗药无 效,而用抗变态反应药有效5 特异质反应:因先天性酶缺乏引起药物代谢异常6. 与连续用药有关 耐受性和耐药性 药物依赖性,成瘾性(生理和心理) 停药反应-反跳现象7. 停药反应和反跳现象量效关系-

4、在一定剂量(浓度)范围内,药物作用与剂量(浓度)成比例关系。 阈剂量(浓度)简单扩散特点是: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扩散;不需要提供能 量;没有膜蛋白的协助。简单 扩散跨膜转运脂溶性分子不需要载 体,无饱和 ,无竞争- 需要载体-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转运快,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药酶诱导剂:使肝药酶活性增强或合成加速,可加速自身或合用药物的代 谢,使药效降低,产生耐受性及停药敏化现象等。药酶抑制剂:抑制肝药酶活性,减慢合用药物在肝内的生物转化,使其血药 浓度增高,作用加强,甚至出现毒性反应药物代谢过程由一系列 酶促反应来完成,参与的 酶有两大类:微粒体 酶和非微粒体酶。微粒体酶的 特异性低、能对脂溶性高的化合物发挥作用, 参与不同药物的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微粒体酶中最主要的是 混 合功能氧化酶 系,其中细胞色素P-450最重要,该酶与一氧化碳结合后在波 长450nm处有最大吸收峰而得名,该酶含量多寡、活性高低可反映混合功 能氧化酶代谢转化能力的高低。非微粒体酶存在于 血浆、胞液及线粒体中, 这些酶特异性高,对特异结构的药物才起作用,如血浆中的胆碱酯酶,线粒体内的单胺氧化酶等,受这些酶生物转化的药物虽然较少,但对药物作 用的影响同样是重要的。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耐药性:也称抗药性,病原体及肿瘤细胞对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 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