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版】语文黄河颂说课稿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4708928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版】语文黄河颂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长版】语文黄河颂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版】语文黄河颂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版】语文黄河颂说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黄河颂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黄河颂,下面我将从六大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一、说教材: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个单元所选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以爱国为主题,因此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学习黄河颂这首诗,还要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作基础,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黄河相关的知识。诗歌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读来情绪慷慨激昂,是七年级学生初步形成鉴赏诗歌能力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新

2、课标提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样的课文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新教材选入这篇课文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学习这篇课文是学生、老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将使孩子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二、说目标:本文是诗歌,易于朗诵,所以要加强朗读教学,不宜过多讲解,根据单元要求、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为:(一)知识能力目标:1. 努力培养学生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初步形成鉴赏诗歌的能力。2.通过形式多样的读,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3.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3、(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诵诗歌,通过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三)情感目标: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三、说学情及教学重点、难点:七年级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而诗歌的民族文化内涵,需要学生用心品悟与积极交流,否则就会造成学生对诗歌要旨的把握片面、肤浅甚或偏向诗歌语言凝练,表意深刻含蓄,因此不能作过多、过繁的分析,否则会难为学生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设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

4、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深刻的含义是教学的难点四、说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整体阅读,学生可以把握作者的情感;通过体会对文中精彩语句的品读,可以了解把这种情感所表达出来的语言技巧;同时,通过阅读,学生还可以体会到汉语优美丰富的表现力这篇课文非常适合朗读,大声地朗读可以进一步加深文章对学生的感染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本课在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注重以下几点的指导教学: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好诗歌。2、在合作学习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3、搜集信息、概括信息,养成勤写、勤积累的好习惯。五、说

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情境体验”“诵读感知”“合作探究”“学以致用”是我这篇课文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

6、共鸣黄河颂音乐壮阔、热情、旋律激昂,气势磅礴,课前,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借助直观的黄河图片和音乐的力量,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通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总的来说,我设计本课的思路是以诵读感悟为主,以读促悟,品读结合,不过多讲解,只略加点拨,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六、说教学设计1、播放黄河视频,教师情境导入师生共同欣赏黄河视频,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感(借助图片、音乐,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充满激情的开头,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形成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心理,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2、说黄河,激发诗情(结合练习册第21页相关链接-黄河资料引导学生认

7、识黄河在地理、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黄河文化积淀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着学生的情感,给课文教学铺垫了一个厚实的文化背景这也符合课标中倡导的“大语文观”)3、读黄河,理解诗意(1)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情况(2)朗读课文a.教师范读,进行朗读指导b.学生自由练习朗读c.学生齐读、美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中应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交流中应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出看法先给一点时间小组中交流,可避免刚开始就单独朗读的胆怯)d.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情感?(师生交流明确: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诗人借助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4、品黄河,积累语言这首诗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诗中不乏运用许多精妙的词语,细心地找一找,认真的琢磨琢磨试分析其表达效果。5、写黄河,拓展诗趣(1)展开想像,学写诵诗(加深理解,迁移运用)(2)齐颂升华(在奔腾激越的音乐声中,教师小结课文,师生齐声诵读课文升华感情,同时让全课的教学余味犹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