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支架监测措施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695788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支模支架监测措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支模支架监测措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支模支架监测措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支模支架监测措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支模支架监测措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支模支架监测措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支模支架监测措施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支模支架监测措施(一)高支撑模板支架重点监测措施本工程模板支撑架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搭设过程中必须随时监 测。本方案重点采取如下监测措施:(1)监测项目: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2)监测点布设:按每 10-15 米设置检测剖面,每个检测剖面应布置不少于 2 个支架水平 位移和变形监测点,3 个支架沉降观测点。必须使用经纬仪、水平仪等监测仪器进行监测 ,不得目测,监测仪器精 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3)监测频率:在浇筑砼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 30分钟 一次。在砼初凝前后及砼终凝前后也应实施实时监测 , 监测时间可根据现场实 际情况进行调整。

2、监测时间应控制在高支模使用时间至砼终凝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搭设允许偏差及监测变形预警值序号项目搭设允许变形允许变形预警检查工具偏差值值1立杆弯曲3mL4m12mm20mm/吊线和卷尺4mL6.5m2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L6.5m30mm/吊线和卷尺3立杆垂直度全咼绝对偏差50mm/经纬仪及钢板尺4立杆脚手架咼度H内相对值H/600/吊线和卷尺5立杆顶水平位移/10mm8mm经纬仪及钢板尺6支架整体水平位移/10mm8mm经纬仪及钢板尺7立杆基础沉降/10mm8mm经纬仪及钢板尺(4)当监测数据超过表 8-1 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砼,疏散人员,并进行 加固处理。1、模板支架搭设前 ,

3、由工长及安全员对所支撑的地下室顶板进行检查 , 按规范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强度时方可进行本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 ,并要 求待高支部分砼浇捣完毕后下层模板支撑方可拆除。2、模板支架搭设过程中,工长及安全员负责对支架搭设施工进行监测,确保支撑系统施工安全,检查、巡查重点要求如下:(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2)底板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4)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5)脚手架架体和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6)脚手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3、浇筑砼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 、扣件是否松动。浇筑砼时

4、必须由模 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在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观测,一般监测频率不超过 20-30 分钟一次,浇 筑完后不少于 2 小时一次。4、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 4 米时,模板应起拱;本工程模 板统一按全跨长度的 1/400 起拱。5、上层支架立杆是否与下层支架立杆对准,立杆底部是否铺设垫板。6、模板支架立杆外侧周围是否按方案要求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 刀撑。7、立杆是否有搭接现象,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8、支架立杆成一定角度倾斜,或者支架立杆的顶表面倾斜式 ,是否有可 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脚底是否有防滑移

5、的可靠措施。9、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 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 1/3。10、高支架四周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是否已按方案要求设置拉结 点。11、在浇捣梁板混凝土之前,必须由项目部组织对高支架进行全面检查, 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并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质安员、 施工员必须随时对高支架进行观测。12、因高支架直接支撑在一层顶板上,故在高支架模板支撑架施工完毕至 拆除高支撑架前,严禁拆除顶板的模板支撑,待高支撑架拆除完毕后方可拆除 高支撑区一层的模板支撑;高支撑架的拆除按现场

6、留置的同养试块达到拆除要 求强度时,方可拆架。(二)高支撑模板支架搭设时监测措施1、安装前应在楼面或地面弹出支撑架纵、横方向位置线,并进行抄平。本 工程高支架基础直接落在地下室顶板和楼面上。2、支撑架的组装要求和顺序可参考外脚手架搭设中相应的规定。3、顶托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浆、水泥浆等污物填塞螺纹。4、满堂脚手架顶部施工操作层应满铺脚手板,并采取可靠连接方式与支撑 架横梁固定。5、搭设用的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 垫板或者垫木。6、立杆底部的垫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7、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的防倾覆临时固定设施。(三)高支撑模

7、板支架使用时监测措施1、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产生偏心荷载。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 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可堆在输送管道出口处,以免产生较大的堆积荷载,使 架子偏心受荷;装卸其它物料时亦防止对模板支撑或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 冲击。2、水平加固杆、交叉支撑等不得随意拆卸,施工要求拆卸时,应待施工完毕后马上补齐。3、模板支撑及满堂脚手架下方,施工人员不得经常出入。4、穿着安全:现场操作人员不得赤脚、穿硬底鞋、拖鞋或高跟鞋,必须戴 安全帽。5、浇筑同时应控制混凝土出料时不成堆,泵管设置严禁与支撑架连接且不得与外架连接,泵管设置应另外进行加固以防碰到架体使架体变形失稳。6、支撑架上堆料限制:支撑架的

8、操作层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超载的材 料。交通过道应有适当高度。工作前应检查脚手架的牢固性和稳定性。7、模板和支撑承载安全:模板在支撑系统未钉稳牢前不得上人;在未安装 好的梁底板或平台上不得放重物或行走。在安装好的模板上,不得堆放超载的 材料和设备等。8、恶劣天气限制:凡遇到恶劣天气,如大雨、大雾及6级以上的大风时,应停止露天高空作业。风力达到5级时,不得进行大块模板和高支模板等大件模具的露天吊装和支撑作业。)高支撑模板支架拆除时监测措施在高空拆模时。作业区四周及进出口处应设围栏并加设明显标志和警示牌,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垂直运输模板和其它材料时,应有统一指挥,统一信号。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一

9、些构件或一层结构之后,经过覆盖淋水养护之后,在 混凝土具有相当强度时,为使模板能周转使用,就要对支撑的模板进行拆除。拆模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混凝土硬化后对模板无作用力的,如侧模 板;一种是混凝土虽已硬化,但要拆除模板则其构件本身还不具备承担荷载的 能力,那么,这种构件的模板不是随便就可以拆除的,如梁、板、楼梯等构 件。因此对混凝土支撑的模板,拆除要求: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要拆除 时,其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图纸上说明的要求;当设计上无具体要求时, 应符合下列的规定:(1) 侧模板如梁、柱、墙的侧模板,一般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 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通常在常温时期(气温

10、平均在10-250C),混凝土浇 筑后24h即可拆模。(2) 梁、板等底模梁、板等底模则要求混凝土强度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要求,模板才可以拆除。(3) 悬挑模板拆除拆除楼板及梁底等横向结构模板时,应先将支架下降200-300mm。然后逐 块拆除, 严禁大片撬松垮落。 如先将支模架拆除, 则必须在支好临时支撑后方 可拆模。 在支拆挑檐的模板时, 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4) 拆模操作安全拆除模板时, 不得用力过猛或身体前倾, 避免连人带板坠落, 拆除高处部位的模板时, 必须站稳在脚手架上操作, 不得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下面操作。(5)所有构件拆模之前必须

11、填写拆模申请表,待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 位技术负责人同意签字后,方可拆模。(6)预留孔洞封闭 平台及楼板模板上的预留孔洞,应使用木板或安全网盖好或设围栏。(7)操作者站立处规定 模板和支模安拆时,指挥、挂卡环和拆环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的地方操 作,严禁人员随模板起吊。(8)用电和输送电路安全在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应采用36v的低压电源,或采取 其它有效的安全措施。在架空的高压输电线路下作业时, 应停电作业或采取隔 离防护措施。(9)预防钉子伤人拆除的木模板, 应将板上的朝天钉子向下, 并及时运至堆放地点。然后应 拔除钉子再分类堆放整齐。(10)拆卸吊运安全 装拆组合模板时, 上下应

12、有人接应, 模板及配件应随装拆随转运;严禁从 高向下抛掷, 已松动件必须拆卸完毕方可吊运。高支模安全应急预案本高支模支撑系统作业危险源较多。因此, 有必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及伤害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加以控制, 才能对安全施工起到保障作用。(1)危险源:作业人员在各个部位施工, 有可能造成高处坠落、模板坍 塌,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和火灾。(2)可能造成的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模板坍塌等安全事 故,可造成肢体伤残、劳动能力丧失、死亡。(一)机构设置 为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能够快速反应、及时求援,项目部成立应急求援小组 由项目经理唐波任组长,负责事故现场指挥,统筹安排全面工作。具

13、体安全管理机构如下图:高支模系统安全施工管理机构 表5-1序号安全小组职务姓名职务电话应急救援职务1组长项目经理应急救援总指扌车2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应急救援现场副总指挥3组员安全员应急救援营救4组员安全员应急救援营救5组员安全员应急救援营救6组员技术负责应急救援营救7组员施工员应急救援保卫、通迅8组员施工员应急救援营救9组员施工员应急救援营救10组员施工员应急救援营救11组员电工班长应急救援营救机电维护紧急求援电话: 120医院名称单位地址联系电话(二)人员职责及分工1、项目经理(第一安全责任人)XXX :负责高支模应急救援全面工作。2、项目副经理( 直接安全责任人) XXX : 负责制定事故预

14、防措施及相关部门人 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安排时间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应变演习 ,有计划 区分任务,明确责任。3、现场专职安全员: 负责现场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检查工作及现场应急救援的指 挥工作,统一对人员,材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 ,并负责事故的上级汇报工 作。 同时负责执行项目部下达的相关指令。4、组员及各施工班组长: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负责事故的汇报,并采取措施进 行现场控制工作。 同时负责执行项目部下达的相关指令。当发生紧急情况时。 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及时采取救援工作,尽快控 制险情蔓延,必要时,报告分公司及公司甚至当地部门 ,取得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助。(三)应急救援工作程序1、报告(1)报告流程当事故发生时、按以下工作流程迅速报告:事故第一发发现人f现场值班人 员f安全部f现场指挥组f坦背医院急诊科f公司经理及工作站。(2)报告内容 现场伤害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伤亡和财产损失基本情况,可能产生的后果、性质、当前现场状况初步减少伤亡损失的应急措施。(3)联系方式利用电话联系生产调度部门和安全部门值班人员,由值班人员按流程逐级报 告。总 部:XXX 电话:技术部:XXX 电话:XX医院急诊科救护单位电话:2、联络(1)医疗救护组与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取得联系,报告事故地点人员伤亡情 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