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扶贫工作汇报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4694657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育扶贫工作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校教育扶贫工作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校教育扶贫工作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校教育扶贫工作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校教育扶贫工作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教育扶贫工作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育扶贫工作汇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教育扶贫工作汇报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学校 教育扶贫工作汇报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 料,欢迎阅读!学校教育扶贫工作汇报【一】 xx 中心学校 扶贫帮 困工作总结 扶贫帮困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 xx 中 心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 办法,开展学校“手拉手” 扶贫帮困对口支援活动,我校进行“手拉手” 扶贫帮困活 动。我 xx 中心学校,该校办公经费紧张,教学资源有限, 给教育 教学带来了居多不便, 该校有一部分贫困学生, 需 要社会各界的援助。我校按照教育局的扶贫帮困工作部署, 坚持构建和谐 校园的科学发展 之路, 开展各种帮困活动, 深入探索扶 贫

2、工作的新路子, 现总结如下:一、学校领导重视,全体师生大力支持。为了抓好扶贫工作, 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 由董晓英 校长任组长、 王汉峰书记任副组长,教导处、大队部、后 勤处、工会、各班主任、 广大教师积极响应,明确思路, 有步骤的实施。做好宣传工作,在教 师例会、学生大会、 班主任工作会、教研组长会做好了动员,发动广 大师生参 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争当扶贫帮困的积极分子,同时,在师生中征集扶贫帮困的好点子,广集思路,共同搞好此项活动。 如王尚 海老师提出的“城乡学生手拉手”、 钟广宇老师提 出的利用学雷锋活动 开展捐赠活动等都得到了落实。二、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到学校。对于扶贫帮困工作, 我校

3、做了详细的分工, 比如党支 部负责联络、 交流 ; 办公室负责对贫困生进行摸底 ; 少先大 队部负责募捐款项等。在联络工作中, 王书记为首的党支部一班人经常性地 与小学的教师交 流, 听取他们的意见, 尽可能的解决实 际问题; 在贫困生摸底工作中, 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 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生都能 感受到学校的 温暖 ; 多次组织校骨干教师去小学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 还对贫困学生家庭进行慰问走访,鼓励他们刻苦学习、报答 社会。三、节约一天零花钱,扶助贫困学生。学校在每年的“学雷锋”活动月中号召全体学生“节约 零花钱,扶 助贫困学生”的捐款活动,个别班的学生,家 庭很困难,但还是

4、将自 己积攒钱捐了出来,正是这种精神 感染了全体学生,他们踊跃捐款, 纷纷掏出自己的零花钱, 献上一片爱心。在向灾区捐了自己存下的十 多钱,每当老 师问起时:“灾区的孩子更苦,以尽我自己的一点心意, 希 望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早日走出灾难” 5 月 16 日,我校教师 为四川灾区捐款 9500 元,学生捐款 1715 元。 四、在学生中开展“一帮一”活动,在教师中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学校大队部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一帮一”活动,真诚地 交朋友、解 决生活中的难题。在双休日,这些好朋友,相 互走访,孩子去村里体 验生活,并一起学习、一起游戏, 共同学习进步。” 教导处在教师中组织了“互帮互学”

5、活动, 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 辐射带头作用,培养青年教师,使 他们尽快的成长。我校的教师利用 空余时间一起探讨教育 教学的工作方法,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并定 期开展教学 教研活动。通过教师们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情境 创 设等方面的探讨和创新,增强了教师的业务素质,能在课堂 上取到 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为骨干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 才华和教研能力的 舞台。在这些活动中,青年教师得到了锻炼,而且在活动中, 教师都 能积极参与,认真听课,互相交流,尤其是骨干教 师不仅在课前对青 年教师进行相关的辅导, 而且在课后还 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和指 导, 青年教师受益非浅, 也 带动了其它教师积极参与

6、到此项活动中来。扶贫帮困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寒门学子的将来,关 系到和谐 社会的创建,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 全体师生、社会热心 人士的帮助下,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好。学校教育扶贫工作汇报【二】西安交通大学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的号召,积极参与滇西扶贫攻坚, 并定点扶贫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通过教育扶贫、人才扶贫、 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信息扶贫和专业扶贫,为云南省施甸 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项扶贫工作取得明显实效。为了扎实做好挂钩帮扶工作,学校 20*年组织 7 批次, 20*年已组织 6 批次各方面力量赴施甸县调研考察和实施项 目。调研涉及整体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基础教育、施甸县城

7、 乡规划、姚关镇文化旅游开发、雷打树村人畜饮水蓄水安全、 生猪养殖和火腿加工、野鸭湖产业发展、水蛭养殖和药品生 产,高山特色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等诸多方面。严格按照西 安交通大学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扶贫工作实施方案逐项 落实。学校党委明确要求,全校上下必须始终坚持突出高校 特色、以智力扶贫为主的工作方针,高度重视,形成合力, 扎实推进,力求实效。学校始终坚持突出高校特色、以智力扶贫为主的工作方 针。具体针对当地人力资源缺乏、水平不高的问题,制定了 干部培训、基础教育培训和医疗培训三个主攻方向,开展各 类培训 12 期,供培训 2600 人次。一是扶贫干部培训。依托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西安 交通

8、大学基地,面向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和陇川县在 20* 年先后举办了 4 期干部培训,近期又将开展 2 期,共有 200余名来自基层的干部接受了关于城镇化建设与区域经济发 展等专题的培训。课程内容涵盖了城市化发展趋势和小城镇 建设、县域经济建设项目策划、包装与申报、历史文化追思、 空间集聚机制与城市发展的信息动力学、突发事件中的媒体 应对与领导干部的新闻传播素养、领导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 地教学等。二是教师培训。20*年 6 月,来自施甸县教育局的干部、 中小学校长、年级组长、学科组长等,在学校进行了为期一 周的考察学习和听课培训;20*年 12 月、20*年 3 月,西安 交大附中、附小及幼儿

9、园的 20 余名骨干教师分两批,赴施 甸县开展了高效课堂与课题研究、特色班级建设与管理、学 生心理健康与教育、备战高考与重点难点突破等四个专题的 教学报告,并通过上公开示范课,听课,评课等具体的形式 进行教师教学培训。三是智力帮扶。20*年,人居学院专家教授经过实地考 察,向施甸县县委和政府提交了城乡规划及旅游开发帮扶项 目的建议,与当地政府共同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等 项目的规划和实施。生命学院书记、院长带队赴施甸就可能 进行科技合作的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并为施甸一中师生做科 普知识讲座; 实地考察了施甸县太平镇石瓢温泉地热资源, 与县国土局和太平镇就开发石瓢温泉饮用富氢水相互交流 了意见

10、和看法,研讨了施甸健康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的可行性,为以后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基础。 20*年 6 月 5 日, 学校副校长李伟一行 5 人在保山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朋建, 施甸县县长张云怡及其他市县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前往姚关 镇雷打树村、施甸三中、姚关小学和云南海瑞迪生物药业有 限公司开展了调研工作,并在施甸县召开了 20*年扶贫帮扶 工作联席会议,总结 20* 年帮扶工作,明确 20*年的帮扶 工作计划,学校有关部门与施甸县四大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 负责人共同商议 20*年帮扶工作。同时,学校组织学生创业 企业与施甸县当地的青年创业企业进行经验交流,组织优秀 博士生、硕士生为县农业局开发农产品网

11、上交易的电子交易 平台,解决高山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推广问题。四是教育挂钩帮扶。针对当地基础教育师资水平非常落 后的局面,学校把当年扶贫经费的大部分投入到了基础教育 帮扶上。同时加大对基础教育师资的培训力度。学校 20* 年一期投入 60 余万元帮扶援建施甸中小学校园网络项目由 西安交大网络中心承担,顺利建成并开通了施甸一中有线无 线一体化校园网络,新建了一个计算机教学机房和两个多媒 体教室,搭建了施甸一中主页服务器 ;20* 年,学校二期投 入近 50 万元,为姚关镇雷打树小学、施甸三中、仁和镇中 学各建设了一个计算机教学机房 ;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了初 步的网络技术培训。学校工会与施甸县总工会

12、开展针对贫困 生的共同圆大学梦活动,每年投入 2 万元资助 10 名施甸籍贫困大学生。校团委、仲英书院组织了两次赴云南施甸帮扶 实践活动,40 余名师生分别在施甸县一中、三中开展公益支 教活动; 博士生协会对施甸县域经济中的特色农业产业、产 业结构优化、主要民生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一系列的 调研报告。五是文化交流。文学院杨琳教授课题组,针对施甸县抗 战文化、契丹文化、布朗民族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资源 的保护及开发进行了实地调研 ; 学生艺术团深入具有布朗族 和彝族音乐魅力的白龙水村、摆榔乡、由旺镇等地寻访非物 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同他们同台演出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社 会反响。学校舞蹈团,赴施

13、甸县进行“跳舞吧 交大”的采 点拍摄,并形成了“醉美施甸”专题系列,宣传推广施甸旅 游产业发展工作。六是卫生医疗帮扶。学校三所附属医院采取多种形式对 施甸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进行对口支援,第一附属医院 派出医疗队赴施甸县为近 200 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了医学临 床“三基三严”专业培训 ; 第二附属医院先后对保山市人民 医院、施甸县中医院、施甸县妇幼保健院、姚关镇医院进行 了学科对接和指导,重点对施甸县人民医院等级评审进行了 模拟测评,同时制定了三年的医师、护理管理等方面培训进 修学习计划和保山市医专的教师培训计划。目前,已累计接 受 33 名医务人员到学校三所附属医院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进修

14、、学习和培训。学校组织部根据教育部人事司要求,结合岗位要求,认 真做好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派工作。经基层党委推荐、组织部 门遴选、学校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分两批选派了 2 名干 部赴滇西挂职。挂职干部深入基层考察了全县乡镇、农场、 全县中小学,直接与群众沟通交流。主动登门与县四套班子 领导和相关党政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交流座谈,主动了解县情、 民情,学习地方工作特点,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同时,作为 学校与当地扶贫工作联席会议的联络人,切实承担起了学校 与滇西边境山区的桥梁纽带作用。20*年 4 月 21 日,学校举行社会扶贫工作会议,总结 20*年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扶贫工作,安排部署 20*年学 校社会扶贫工作。要求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整合资 源,认真归纳和总结,找准着力点,影响和带动当地的发展, 提升扶贫工作的成效和意义。一是突出挂钩帮扶的重点区域 和项目,促进帮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和可持续发展。二是针对具体项目进一步细化,明确责任分工,建立项 目监督评价推进机制,确保有效落实。三是统筹校内外资源、 发挥优势,将自身的优势与帮扶地区的需求结合起来,加强 重大问题研究,做好帮联共建、产业培育、吸引人才与资金 等工作,激发帮扶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四是借助社会 媒体的力量加强对帮扶地区的宣传,增强社会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