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67236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1卜算子?咏梅【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咏梅、犹有、花枝俏、烂漫”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词的内容,感悟梅花的不同的品性和精神;并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毛主席和陆游在词中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词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教学难点】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主席写的一首词:卜算子 咏梅。(板书)“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咏:这里

2、有赞美的意思。“咏”,是古诗词的一种题材,不都是赞美的意思。二、初读全词,感悟大意过渡:毛主席在这首词中,赞美了梅花的什么呢?多媒体出示整首词。1、自由轻声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2、指名学生朗读。3、教学生字词:送春归、悬崖、百丈冰、花枝俏。4、默读,想一想,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三、细读全词,理解内容过渡:这首词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下面我们来细细地阅读。1、讲读上阕。指名朗读。逐句研读。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1、2两句词的意思。讨论:“风雨”把“春天”送走了,是谁把“春天”迎来了呢?要求懂得:严寒的冬天,漫天飞雪。但是,在毛主席的眼里,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快要到了。

3、“已是悬崖百丈冰”,是什么意思?“花枝俏”,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后,板书:“花枝俏”。“俏”,是什么意思?梅花开得怎么样?请你用恰当的词语,形容梅花的“俏丽”。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俏丽的梅花,多媒体展示:“梅花”。小结。想一想,毛主席赞美了梅花的什么精神?(不畏严寒。)齐读。2、讲读下阕。默读。思考:毛主席在下阕又赞美梅花的什么精神?指名诵读。逐句研读。梅花,在寒冷的冬天开放。但是等到山花烂漫的春天来了,她却怎么样了?想象“山花烂漫”的情景。梅花在“丛中笑”,又是怎样的情景?梅花笑了,为什么?学生交流后,板书:“丛中笑”“她在丛中笑”。毛主席用的是“女字旁”的“她”?在毛主席的眼中,梅花就像一

4、个怎样的人?小结。春天,百花在竞相开放,世界非常美丽。梅花不与春光争艳。她看到山花烂漫的春天,却笑逐颜开。这就是梅花!齐读。3、配乐朗读全文。过渡:当严冬来临,大地冰封,万里雪飘,冰凌悬挂于危崖,朔风呼啸于旷野,可是梅花却凌寒独放。当温暖的春天来临,山花烂漫,遍野飘香,梅花却躲在万花丛中会心地笑了。这样的梅魂,这样的梅骨,这样的梅神,怎能不令人喜爱、赞美呢?请大家听配乐朗读。四、探究阅读过渡:宋朝的爱国诗人陆游,也写了一首“咏梅”的词。1、比较阅读陆游的咏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并请大家想一想,陆游词中所写的梅花是怎么样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

5、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学生交流后,板书:独自愁、香如故引导比较。 想一想,毛主席在词中所赞美的“梅花”与陆游词中的“梅花”有什么不一样?小结。梅花都在冬天开放。但是,在陆游的词中,梅花在“独自愁”,而毛主席词中是“花技俏”。同学们,毛主席是在读了陆游的词,才写“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的。毛主席在自己词的前面,有一句说明的话:(多媒体出示):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要求学生说说“反其意”的意思。2、介绍毛主席创作词的背景:多媒体出示文字:1961年12月,毛主席在广州主持中共中央会议。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读了这

6、段话,你又知道了什么?(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不要被困难吓倒。同时,也表明了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3、小结:毛主席和陆游写的词,都是“咏梅”。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对梅花的认识也不一样。毛主席巧妙地用陆游词的原韵,写下了这首词,鼓励全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五、总结不同的时代,人们赋予了梅花的不同的品质,但不变的是人们梅花的喜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愿梅花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六、作业1、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意思,并写下来。背诵毛主席的卜算子 咏梅2、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把它画出来。【附板书】 卜算子 ? 咏梅花枝俏 独自

7、愁毛泽东 陆 游丛中笑 香如故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试背咏梅一词。2、背诵其中你喜欢的诗句。二、深入理解课文1、熟读全词2、指名读3、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说说你还不理解的地方4、小组交流讨论:5、全班交流,相机兰拔,使学生对毛泽东的词中的梅花产生赞叹之情“飞雪”“百丈冰”:梅花绽放于最寒冷的季节,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况“已是悬崖百丈冰”可以想象大雪纷飞,天地间了无生机。梅却不畏严寒,一花独放。“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是报春的使者,却不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梅的谦逊作风。“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梅在丛中无比欣慰的飘落丛中,表现了梅的豁达与无私。三、感情朗读课文1

8、、梅花的其乐观精神、自信、谦虚坦荡的品格、赢得了毛主席的赞扬。2、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赞颂梅花吧。3、边读边想象画面、有感情地读。四、对比阅读.感悟诗人的情感1、阅读陆游咏梅词,简介创作背景。2、再读毛主席的词,对比感悟原词中梅花的品格。五、拓展阅读1、课外阅读毛主席的其他诗词2、参观我校植物园中的景物,学习咏梅中的写法,选择某一种植物直抒胸臆,表达你的情感,练笔或写短诗。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2教学目标:知识能力:让学生了解两首词的主要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情感态度:体会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词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就有很大的不同。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

9、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过程方法: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毛主席和陆游在词中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了解词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毛主席和陆游在词中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主席写的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板书)介绍毛主席创作词的背景1961年12月,毛主席在广州主持中共中央会议。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咏:这里有赞美的意思。揭示课题,很干脆。解题也利落。“咏”,是古诗词的一种题

10、材,不都是赞美的意思。二、读一读1、初读感知:(1)读着这首词,你有什么感觉?你感到是振奋激动,还是哀愁无奈?从词中你听到是哀叹还是笑声?你从中看到的生机热烈,还是衰败冷清?(要求用这样的句式回答:“读着这首词,我感觉到我仿佛看到我仿佛听到”)(2)齐读:要求读正确、流利。2、精读感悟(1)再读词文,理解下面的内容。问题: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1、2两句词的意思。明确:严寒的冬天,漫天飞雪。但是,在毛主席的眼里,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快要到了。“已是悬崖百丈冰”,是什么意思?“花枝俏”,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后,板书:“花枝俏”。“俏”,是什么意思?梅花开得怎么样?请你用恰当的词语,形容梅花的“俏

11、丽”。梅花,在寒冷的冬天开放。但是等到山花烂漫的春天来了,她却怎么样了?想象“山花烂漫”的情景。梅花在“丛中笑”,又是怎样的情景?梅花笑了,为什么?明确并板书:百丈冰花枝俏坚强、勇敢不争春只报春无私、高尚山花开丛中笑豪迈、谦虚3、赏析方法归纳一首好的诗词就是一曲曼妙的音乐,值得我们细细去品评,细细去欣赏,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七嘴八舌评诗词,可以从个别的字上,也可以从某个句子上,也可以从整首词上去赏析。三、学习词的内容1、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不信请看这一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读着这句话,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提示:

12、冰天雪地、悬崖峭壁、百花凋零、寒风阵阵、大雪纷飞,梅花傲霜斗雪,绽放枝头2、“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在冰雪之中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信息,如她是怎么向人们报告的呢?春天终于来了,这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怎样的画面呢?提示:百花盛开、异彩纷呈、满山遍野、万紫千红3、这时梅花的心情怎样?这是一种怎样的笑?提示:她和百花在一起,这是自豪的笑,欣慰的笑,爽朗的笑四、比一比,想一想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介绍陆游的背景:乾道二年,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受到了卖国派的打击,被罢免了隆兴通判的官职。在山阴寂寞地度过了四年,便开始了西行万里的远游。作品里那在黄昏孤独绽放的梅花,默默地经受着

13、风雨的打击,正是陆游遭遇不幸后凄苦心境的写照。既有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伤感,也表现了受到挫折而不屈节的品质。2、请大家想一想,陆游词中所写的梅花是怎么样的?明确:“独自愁”“香如故”3、引导比较。想一想,毛主席在词中所赞美的“梅花”与陆游词中的“梅花”有什么不一样?明确:在陆游的词中,梅花在“独自愁”“香如故”,而毛主席词中是“花技俏”。4、同学们,毛主席是在读了陆游的词,才写“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的。毛主席在自己词的前面,有一句说明的话: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要求:学生说说“反其意”的意思。让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后,再讨论“反其意”的意思,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归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

14、法。5、大家来谈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陆词很悲伤、压抑,而毛词却充满乐观、积极的态度。不必比较两首词的高下。)五、小结:毛主席和陆游写的词,都是“咏梅”。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对梅花的认识也不一样。可知,不同时代,人们赋予了梅花的不同的品质,但不变的是人们梅花的喜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愿梅花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开放。让我们在这段激昂欢快的乐曲声中再次朗读毛词卜算子咏梅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七、板书设计:百丈冰花枝俏坚强、勇敢毛词 不争春只报春无私、高尚 乐观、积极山花开丛中笑豪迈、谦虚陆词 “独自愁” 悲伤、压抑“香如故”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3设计意图本设计将“悟词情,品画意”作为研读目标,教学中努力体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