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材料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66873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材料(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名词解释:1格雷欣法如此劣币驱逐良币2双本位制 是指国家用法律规定金银两种本位币的比价,两种货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随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的货币制度。其缺点是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相矛盾,于是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为“格雷欣法如此,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固定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2信用、商业信用-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石、银行信用-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消费信用信用是借贷活动的总称,一般来说,它是以偿还为前提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2、。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一种形式本质特征: 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即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件。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 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一)信用产生的原因 首先,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出现。 其次,信用产生的客观经济根底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换言之,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 最后,信用产生的现实根源在于商品或货币占有的不均衡。 3、从信用对现代经济的作用来分析 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展; 自然调节各部门的开展比例; 节约流通费用,加

3、速资本周转; 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开展创造了条件。信用的作用 积极作用: 1、信用促进利润的平均化 2、信用的存在可以节省流通费用,加快资本 周转 3、信用可以调节居民的消费和社会消费品的供求 4、信用可以调节经济,替代国家的行政干预手段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无法按照承诺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 经济泡沫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地偏离其根本价值 一商业信用的产生和开展定义: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信用。典型形式:延期付款赊销原因:1、商品运动和货币运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脱节。2、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别离。二商业信用的特点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厂商。2、商业信用的

4、客体是商品资本。3、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变动一致。(三)商业信用的优缺点1、优点:方便和与时 2、缺点: 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 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 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 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 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 银行信用是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给借款人的货币形态的信用。二特点1、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2、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的主体不同3、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4、银行信用增加了信用过程的稳定性5、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不完全一致6、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需求时期不同三优点1、银行信用的规模巨大2、银行信用的投放方向不受限制3

5、、银行信用的期限长短均可 4、银行信用的能力和作用X围大大提高和扩大消费信用是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二作用 1、一定程度上缓和消费者的购置力需求与现代化生活需求的矛盾。 2、可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现代市场经济的消费信用是与商品和劳务,特别是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严密联系在一起的信用。 其实质是通过赊销或消费贷款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超前消费的条件,促进商品的销售和刺激人们的消费。3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金融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金融资产流通和信用活动以与与其相联系的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直接融资也称直接金融,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运用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

6、行为,其中,资金供给者是直接贷款人,资金需求者是直接借款人。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的优点: 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 有利于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有利于筹集长期投资资金。直接融资的局限性: 直接融资的限制较多。 直接融资风险较大。 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与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兴旺程度的制约。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间接实现融资的行为。间接融资是最终贷款人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来完成向最终借款人融出资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金融中介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信用工具信用工具也称融资工具,是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进展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

7、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 金融工具对其买进或持有者来说就是金融资产。按可承受的程度不同可分为无限可承受性的信用工具和有限可承受性的信用工具无限可承受性的信用工具是指为社会公众所普遍承受、在任何场合都能充当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的工具。 有限可承受性的信用工具是指可承受的X围和数量等都受到一定局限的工具。 按融通资金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融资信用工具和间接融资信用工具 无限可承受性的信用工具是指为社会公众所普遍承受、在任何场合都能充当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的工具。 有限可承受性的信用工具是指可承受的X围和数量等都受到一定局限的工具按偿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信用工具、长

8、期信用工具和不定期信用工具三类 短期信用工具一般指期限在1年以下的信用工具,也称为货币市场信用工具。 短期信用工具的交易价格:市场利息倒扣息。如面值为100万元的3个月期票据,现行利率月息为0.5%,3个月不计复利的利息额为1.5万元1000.5%3,那么这X票据交易价格为98.5万元(1001.5)。 长期信用工具一般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信用工具,也称为资本市场信用工具。长期信用工具统称有价证券,指信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有价证券,包括债券和股票等。 不定期的信用工具主要指银行券。 5利息率利息是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报酬。一、利息率的概念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

9、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其相应本金的比率。利息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运行都有重要作用。 利息率=利息额/本金100%6单利法、复利法单利法是指不论期限长短,利息仅按借贷本金、利率和期限一次计算。其本利和的计算公式为:利息I=本金P利率r期限n本利和=本金+利息S=P+I=P+Prn=P(1+rn)I为利息额、为本金、为利息率、为借贷期限、为本金和利息之和,简称本利和。复利法是指计算利息时,按一定期限将上一期所生利息计入本金一并计算利息的方法,俗称“利滚利。 现值是指未来金额的现在价值,把未来价值折算成现值的过程称为贴现。 终值反映了按复利计息的资金的未来价值,即本利和。

10、通常,用现值去推导终值的过程叫复利过程,把终值换算成现值的过程叫做折现过程。7央行政策的三大法宝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展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 特点:针对总量进展调节中央银行再贴现率8同业拆借市场同业拆借是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融通资金的一种金融业务。同业拆借市场又称同业拆放市场,是指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进展短期临时性资金拆入拆出的市场。9短期金融市场、长期金融市场货币市场也叫短期资金市场,一般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也叫长

11、期资金市场,一般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10国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四按地域X围划分,可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国内金融市场是指融资交易活动的X围以一国国境为限,不涉与其他国家,即只有本国居民参与交易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是指融资交易活动并不限于一国国境之内,而是涉与多个国家,即允许外国居民参与交易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功能1、聚集和分配资金功能 变收入为储蓄变储蓄为投资促进投资增长2、资源配置功能 金融工具价格变动引导资金的流动3、宏观调控功能 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传导机制4、信息集散功能 金融市场是国民经济的信号系统11投资基金3、投资基金n 1概念n 投资基金,是通

12、过发行基金股份或收益凭证,将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由专业管理人员分散投资于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并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持有者的一种集合投资制度。n 2特征n 1经营本钱低n 2分散投资降低了投资风险n 3专家管理增加了投资收益机会n 4服务专业化n 5投资者按投资比例享受投资收益12负债业务、资产业务、表外业务中间业务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即银行吸收资金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表 股本 自有资本 公积金 权益资本 未分配的利润活期存款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 交易账户存款 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SNOW 主要在美国使用商业 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

13、DA 银行 存款性 自动转账服务账户 负债 负债业务 定期存款业务 非交易账户存款 储蓄存款 吸收 商业银行同业拆借 结算过程中短期资金占用 外来 非存款性 短期借款 中央银行借款 回购协议 资金 负债业务 其他渠道的短期借款 大额定期存单 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长期借款-发行金融债券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将其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其资金运用要坚持盈利性和流动性的原如此,有效配置资产业务结构。现金资产:库存现金、准备金存款、商业银行同业存款、托收未达款等银行贷款:多种资产贴现业务 证券投资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会计准如此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报酬率的经营活动。1结算业务2代理业务3承兑业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