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6课时物态变化精讲试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660181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6课时物态变化精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6课时物态变化精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6课时物态变化精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6课时物态变化精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6课时物态变化精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6课时物态变化精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6课时物态变化精讲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时物态变化,微课导图),核心知识)熔化和凝固(七上P143146)1物质从_固_态变为_液_态叫熔化;物质从_液_态变为_固_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种物态变化过程。2固体可分为_晶_体和_非晶_体;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_熔点_(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_升高_,继续吸热);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相同_。3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图像,甲晶体),乙非晶体),甲晶体),乙非晶体)(熔化)(疑固)4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_熔点_;继续_吸收_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_凝固点_;继续_放_热。5熔化要_吸_热,凝固要_放_热。汽化和液化(

2、七上P147153)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_汽化_;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_液化_;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_吸_热,液化要_放_热。2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_表面_发生的_缓慢_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a液体的_温度_,_温度_越高蒸发越快;b液体_表面积_的大小,_表面积_越大,蒸发越快;c液体表面的_空气流速_,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_快_。(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_表面和内部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_高_。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

3、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加热。液体沸腾图像3使气体液化的方法(1)_降低_温度。(2)_压缩体积_。,考点突破)熔化和凝固【例1】(2017岳阳中考)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A冰是非晶体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 min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解析】A.冰是非晶体。错误,冰是晶体;B.冰的熔点为0 。正确;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 min。错误,冰熔化过程是指25 min,过程经历了3 min;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错误,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选B。【答案】B1(2017无锡中考)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

4、浦东机场成功起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_吸收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熔化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2(2017广元中考)小敏研究某固体物质的熔化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并开始记录温度计示数和时间,作出了如图所示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50_,凝固过程用了_8_min。3(2017鄂州中考)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C ),甲),乙)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15 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

5、加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会逐渐增加【疑难易错点睛】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汽化和液化【例2】(2017德州中考改编)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吃冰棒解热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C烧开水时冒“白气”D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解析】由整个装置的结构特点可知,它是借助了蒸发制冷来使食物降温的。装置放在通风处,这样既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也

6、增大了水的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水的蒸发,使饭菜温度降低,防止饭菜变质。A.吃冰棒解热,是利用熔化吸热知识,故A不符合题意; 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是利用汽化吸热,降低病人体温,故B符合题意; C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不符合题意; D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B4.(2017广州中考)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_不会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水温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_,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

7、”,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液化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5(2017泰安中考)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C )A初春,湖面的冰层变薄B盛夏,阳光下湿衣服晒干C深秋,草叶上出现露珠D严冬,室内玻璃窗上形成冰花6五莲山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美丽。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是从山中冒出的烟B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C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D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实验突破实验一探究不同物质熔化过程的不同一、命题题眼突破1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2固态熔化图像分析,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1)对曲线(甲)的分析

8、:AB段(固态吸热升温过程):吸热、温度上升,物质为固态;BC段(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态;CD段(液态吸热升温过程):吸热、温度上升,物质为液态。(2)对曲线(乙)的分析:石蜡在加热后逐渐变软,慢慢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3实验结论: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温度一直在升高。4实验题眼突破(1)实验选取小颗粒固体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固体充分接触,测量更准确;小颗粒固体受热均匀。(2)试管插入烧杯中的位置要适当试管中所装物质要完全浸没在水中;试管不接触烧杯的底和侧壁。(3)采用“水浴法

9、”加热的优点(固体受热均匀)。(4)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受热均匀)。(5)熔化过程中内能、温度及热量的变化规律(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6)烧杯口处的“白气”,试管、烧杯壁水珠的成因(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7)熔化前后曲线的倾斜程度不一样的原因(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不同)。(8)在记录温度时,时间间隔过长,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可能会导致晶体熔化过程的温度记录不全甚至没有记录,无法记录到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导致实验失败或得出错误的结论)。(9)利用比热容公式计算热量。二、实例剖析【例3】(2017襄阳中考)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0、。(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_。(3)如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则海波在第6分钟时处于_状态。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4042444648484848495051【解析】(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海波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3)由表格知,第6 min时,物体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为固液共存状

11、态。【答案】(1)自下而上;(2)均匀受热;(3)固液共存7(2017德州中考)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该物质的沸点为217.9 )。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该物质的熔点是_80_。(2)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_小于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CD段的比热容。(3)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20 min后继续加热,被研究物质的温度却不再升高,这是因为_此时液体已经到达沸点,开始沸腾_。,甲),乙)实验二探究水的沸腾一、命题题眼突破1实验目的: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2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

12、小纸盖,水,温度计。3实验结论:水沸腾时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沸点与水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4实验题眼突破(1)组装器材的顺序(自下而上)。(2)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3)缩短实验时间的方法加大酒精灯火焰;使用初温较高的水;给烧杯加盖子。(4)烧杯上盖纸板的原因(减少热量的散失,使水在短时间内达到沸腾)。(5)纸板上留一个小孔的作用(使烧杯内外的气压相等)。(6)水开始沸腾的判定(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温度保持不变,且水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到水面时破裂)。(7)水沸腾前温度计示数的特点(温度计的示数不断上升)。(8)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的特点

13、(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9)沸腾前后气泡的特点(如图所示)(10)实验数据分析温度时间图像(与时间坐标轴平行的曲线对应的温度为水的沸点);数据表格(不随时间变化的温度为水的沸点)。(11)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杯口的盖密封较严时,烧杯内的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导致水的沸点高于100 ;当地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低于100 。(12)实验中产生的“白气”的物态变化判断(液化)。(13)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与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14)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观察现象(水未立即停止沸腾,原因是水继续从石棉网上吸热)。二、实例剖析【例4】(2017江西中考)探究

14、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如图甲所示,是某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_。(填序号)烧杯和水;酒精灯;铁杆A和温度计(含纸盖);铁圈B和石棉网(2)如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时间/min01234567温度/8890929496989898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在第3 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_。(选填“变大”或“变小”)(3)请将图乙中的坐标系补充完整,并根据表中数据绘制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像。(4)由数据及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5)通过学习,小燕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_(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的道理。,甲),乙)【解析】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中:(1)安装的实验装置顺序是由下往上,即为:酒精灯、铁圈B和石棉网、烧杯和水、铁杆A和温度计(含纸盖);(2)水在沸腾前,水上面温度低于下面温度,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遇冷,体积变小;(3)通过描点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见答案);(4)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5)由液体沸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