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汇编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655066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8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医院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医院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医院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医院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汇编(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汇编12020年5月29日文档仅供参考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12月修订目 录1. 急诊岗位责任(值班)制度2.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3. 急诊接诊、转(院)运与入院护送制度4. 急诊抢救制度5. 急诊程序与注意事项6. 急诊首诊负责制度7. 急诊病历书写制度8. 危重病交接班制度9. 急诊会诊制度10. 急诊收住制度11. 急诊科三级查房制度12. 急诊病例讨论制度13. 抢救室和观察病区医师职责 14. 急诊诊区规章制度15. 急诊清创(手术)室规章制度16. 创伤外科规章制度17. 急诊医务人员教育与培训制度18. 紧急

2、外派抢救制度19. 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急救汇报制度20.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制度21. 急诊科院内急救预案22. 急救中心紧急特发事件处理预案23. 传染病报告及处理预案24. 急诊轮转工作须知一、岗位责任(值班)制度1. 急诊科工作人员(包括轮转急诊工作人员及急诊药房、检验、挂号收费等人员)应熟悉各自岗位制度有关条文,充分理解急诊工作中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度的重要性。急诊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并不得以不符合医院规定的理由推诿病人。2. 工作人员上岗时做到衣帽整洁、佩带胸卡。实行首问负责制,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做到态度和蔼,有问必答,工作热情、主动、认真负责。3. 据医院规定,急诊科实行医疗服务承诺

3、制。急诊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卫生部和我院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和医院工作人员守则,自觉学习遵守”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法规,增强法制观念。4. 急诊科值班人员必须坚守本工作岗位,严守工作纪律,不得做与急诊医疗工作无关的事情,随时准备应诊、抢救病人。5. 各科急诊值班医师在急诊科护士呼叫后必须在5分钟内到达急诊科应诊急诊病人。6. 值班人员不得提前下班或迟到上班,准时交接班,一般情况不得私自调班或代班。如确实需调班,应经科主任的同意后,由排班医师改动排班表,然后上报医务科、人事科,责任到人,严防医疗事故发生。7. 值班人员负责本班次急诊应诊和抢救等医疗工作,值班人员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

4、制度,严格遵守各种常见的抢救常规、技术和抢救设备的操作程序。严格执行各种危重病抢救操作程序。8. 各班次医师、护士职责按科室作统一规定,见排班表。9. 为保证急诊医疗质量,临床各科派到急诊科工作必须为高年资住院医师以上人员,每次轮转6个月以上,预检护士必须为高年资护士,进修、实习医师和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10. 急诊科每天上午交接班时,及时解决前一天发生的事情。实行每月一次及不定期进行的科务会制度,分析当月的医疗、护理中存在的缺陷、差错等,提出切实防范措施,确保急诊安全医疗,并做好科务会记录。11. 急诊抢救室实行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的值班制度,负责急诊病人的抢救、会诊、观察、分流,协助科主任

5、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12. 急诊科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科主任和护士长应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分工负责具体工作,及时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24小时随叫随到,建立考核制度。调整合并部分条目二、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1. 为了保证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我科开设并实施急救绿色生命安全通道,即”急救绿色通道”:对危急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原则,医疗相关的手续按情补办。2.”急救绿色通道”抢救范围: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危急重病人。3.”急救绿色通道”措施:1).急诊科以及抢救通道设定”急救绿色通道”醒目标志,急诊大厅设”急救绿色通道

6、”流程图。2).急诊科设有24小时专职导(分诊)人员,包括1名护士和3名护理工,必要时可呼叫医院事务室安排护理工,随时迎接急危重病人入急诊抢救室抢救。值班护士立即准备好所需的必要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3).急诊科值班医师和护士必须坚守岗位,在5分钟内投入抢救,急诊科呼叫院内抢救急会诊在10分钟内到达。4).对重大的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同时报告医务科(白天)或总值班(夜间),必要时由医务科组织医院抢救小组成员进行抢救会诊,也能够由急诊科主任直接请相关专业的抢救组成员会诊抢救。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随叫随到,组织协调抢救工作。5).抢救病人登记在急危重病登记本上,并加”急救绿色通道”印章标志。抢救病

7、人的处方、各种辅助检查申请单、住院单等加”急救绿色通道”印章标志。6).抢救病人用药可先用科室备用抢救药品,而后请家属补还,如为无主或无钱的危重病人由医院负责解决。7).设立独立的急诊药房、化验室和收费处,所有常规辅助检查包括X线、B超以及CT检查,实行24小时值班制,对危重抢救病人实行优先检查,一般情况下,30分钟内出具急诊检查报告。对极其危重和不能搬动的病人按需要进行床旁X线拍片、B超检查。8).对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紧急手术的抢救病人,由值班医师负责紧急通知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做好急诊手术的一切准备,医师、护士、护工紧急护送入手术室,同时由家属和陪人补办医疗手续,如为无主或无钱的危重病人由

8、医院总值班签字决定,紧急手术由创伤外科负责,必要时有关科室在手术室紧急会诊。9).对危重抢救病人入急诊科、进行各种急诊辅助检查、急诊住院、急诊手术等均由护士、护工护送,必要时要由急诊科医师一起护送。10).保证急救通讯畅通。急诊科电话:88065999 88069200 88069300急诊危重病员绿色通道流程图 *对急危重症患者24小时开通急救绿色通道*急救中心电话:、88069300、88065999 *温州市医疗急救电话:120三、急诊病人接诊、转运、护送入院制度1. 由预检班护士负责、工友配合接诊急诊病人,对危重病人到达大门口一律由急诊预检班护士、工友到急诊大门口迎接、护送入相应的急诊

9、诊区或复苏室或抢救室,同时予监测生命体征及一系列抢救措施。当班医师在5分钟内到位,应诊病人。2. 对急危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原则,严格实行”急救绿色生命通道”的各项规定。3. 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急危重病人,原则上经抢救病情稳定后,才可送住院。4. 对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转院或转科的急危重病人,必须由本专业高级职称医师或科主任会诊后决定是否转院或转科,而且将病情危急、可能出现的后果、意外等告知家属,充分与家属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5. 送住院前,应先与相关病区联系,告知床号、病情等,病区准备好后,危重病人一律由护士及工友护送入病房,必要时由医师一起护送,并做好交接工作,以保证病人的

10、医疗安全。6. 急诊留观病人均由护理人员护送进行特殊检查,对重病人必须由医师一同护送,以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调整合并部分条目,删除原3:急诊科严格实行急诊医疗服务承诺制,不得推诿病人。重复四、急诊抢救制度1. 急诊值班人员不得对危重急症以病史不清、诊断不明、经济问题或其它任何理由而延误抢救。2. 急诊值班人员在联系有关科室协同抢救或联系收住入院时,应不放松对病员的监测、抢救。3. 对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经适当紧急处理后,如有手术指征时,删除:报告总值班同意后,值班医师应紧急安排病员直接送手术室抢救,而不应该强调会诊、常规的术前手续或入院手续,以免延误抢救时机。4. 抢救的全过程情况,必须认真、

11、准确、及时记录。5. 抢救过程中,值班医师应根据实际病情,必须及时向家属或单位说明病情危重的原因、程度及预后,以取得必要的理解和配合。6. 如因检查、入院等原因需要搬移病人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病情及生命体征的稳定与否,以及病员家属或单位在了解病情后的理解程度如何。必要时应对此作书面记录。危重病人搬运途中应由急诊护士护送,必要时医师协同护送。7. 遇重大抢救特发事件或其它特殊问题,如涉及到法律,纠纷的病院,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值班医师、护士应及时向科主任、医务科(白天)、总值班(夜间)汇报,并解决医疗费用、住院手续等,必要时以书面的形式向医务科汇报、备案,必要时可向主管院长请示、汇报。因临床需要,总

12、值班以及相关人员应及时到现场进行协调处理。8. 急诊抢救无效、自动出院或死亡病历,由值班护士整理收回后,由科室统一保存。自动出院病人家属应在病历上签字,值班医师酌情书写一份病情介绍由家属带出院。拟删除第33点中的:报告总值班同意后,五、急诊程序与注意事项1. 急诊常规医疗程序:问病史、查体征、诊断治疗以及记录。拟删除:应防止不问病史,不作检查,不记录就很不认真地开出各种化验申请单的错误程序。在抢救危重病人,应以抢救病人生命为前提,坚持先抢救后常规治疗的原则。急诊病史、急救记录、会诊记录及其它记录应按规定及时完成,如因抢救来不及记录时,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当时抢救时间、抢救过程

13、等情况。2. 急诊护士在配合医师抢救过程中,应处理好抢救、治疗、护理三者的程序关系。紧急情况下,急诊护士可先执行医师的口头医嘱,及时使用急救备用药物,后由医师补开书面医嘱,医师补开处方取药。急诊护士应主动作好一切应急措施的准备,保证及时血压测定、供氧、补液、吸痰、供血、导尿、各类监护、必要时进行体温检测等措施的顺利进行,必要时在医师到达之前应急处理,包括建立静脉通路、面罩加压给氧、胸外心脏按压等。3. 不明原因的昏迷患者,护士在进行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必须进行快速血糖检测,结果及时记录在病历。4. 对内外科各类急症病人,特别是外科创伤病人及其留观病人,必须进行急诊常规系列血液检验,包括血常规、血

14、电解质(钾、钠、氯)、血糖、肾功能,危重病人必须检验血气分析,以保证急救医疗质量。5. 对急诊留观病人的病情向家属说明,进行各种创伤性检查前、需进行特殊的治疗方案或应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必须与家属说明适应症以及可能的并发症,取得家属的同意后,并在病程记录上签字认可。检查时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以确保检查顺利进行。6.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急诊医师和护士对有关传染病疫情(包括急性肠道传染病)应及时登记、留取检验标本、并及时报告。如遇甲类传染病或特殊的其它传染病,应及时做好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科主任、保健科(白天)、总值班(夜间),必要时请感染科会诊,根据病种及时隔离或转院,由总值班(医务

15、科)要协同相关部门联系好医院,与接受医院联系同意后,并做好途中护送安排和相关事项。7. 如发生医疗事故,当事人或值班人员应及时向科主任或护士长汇报,根据和医院有关规定程序进行处理,及时向医务科汇报情况,同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将事故的后果减少到最小程度。事后不准涂改、伪造、销毁病历资料,保存有关事故的证据和病历资料。当事人应写出书面的医疗或护理过程,积极备合医务科对事故的调解,并有出庭作证的义务。由医院根据医疗事故的处理办法对当事人进行处理。根据医院对科室”医疗服务质量考核评分”的扣分情况,按”急诊科劳务费分配考核细则”处理,并与年终考核挂钩。8. 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入复苏室抢救,在抢救同时记录心电图作为院前心跳已停搏的依据,如抢救无效,宣布死亡,必须记录心电图直线,并粘贴在病历上,保存依据。宣布死亡后10分钟再次心电图检查及当班医护人员双签名确认。增加:第9条内容宣布死亡后10分钟再次心电图检查及当班医护人员双签名确认。删减:观察病区实行72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