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基坑锚索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631026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7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阜基坑锚索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曲阜基坑锚索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曲阜基坑锚索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曲阜基坑锚索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曲阜基坑锚索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曲阜基坑锚索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阜基坑锚索施工组织设计(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前言1.1 编制依据1.甲方提供的曲阜高铁生态文化城火炬大厦A、B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2023年11月)(电子版);2曲阜火炬大厦酒店工程总平面图(电子版);3基础结构布置图(电子版);4. 曲阜火炬大厦酒店工程基坑支护、降水工程施工图5.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23);7.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023);8.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规程(JGJ85-2023);9.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23);10.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

2、023);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202-2023);1.2 编制原则1.2.1安全第一的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保证安全的原则拟定施工方案,在安全措施贯彻到位的前提下组织施工。1.2.2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的,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保证创优规划和质量目的的实现。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减少工程造价。1.2.3方案优化的原则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编制中,进行多种施工方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

3、选用最佳方案。1.2.4保证工期的原则根据本工程的工期规定,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进度,搞好工序衔接,实行进度监控,保证实现工期目的,满足业重规定。1.2.5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的的规定,在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桩基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化的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保证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作到专款专用。选用优质材料,保证人、材、物设备的科学合理分派。1.3 工程概况曲阜高铁新城酒店位于曲阜市高铁新城迎宾大道南侧,西邻三环路,东临二环路,建筑物涉及一栋五星级酒店及裙楼,酒店地上23F,具有2F地下室,裙楼地上3F,具有3F地下室,场区

4、地势较为平坦,建筑物0.000m相称于绝对高程76.25m,自然地坪标高约为0.00m,基底标高13.00-15.05m,基坑边坡高度13.00m-15.05m。1.4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1.4.1场地地形地貌及地层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基坑工程所涉及的地层如下: 素填土,粉质粘土,1中砂层,2粉土层,粉土,1粉质粘土,2细砂层,粉质粘土,1粉质粘土,2中砂夹层,粉质粘土,1中砂夹层,2粘土夹层,粉质粘土,1粉土层,2中砂夹层,粉质粘土,粉质粘土,1中砂夹层,粉质粘土。1.4.2地下水本场地勘探期间稳定水位埋深为5.26-6.56m,地下水的年变化幅度为2-5m,属第四系孔隙潜水

5、,以受地下侧向径流和大气降水入渗为重要补给来源,以微量侧向径流、人工开采和地表蒸发为重要排泄途径。目前实际水位埋深8m左右。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1.5 基坑设计及技术规定1.5.1设计原则及简况 1.5.1.1基坑安全等级与使用期限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202-2023)规定及基坑周边环境情况综合分析后拟定:本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取1.1。 支护结构使用期限为12个月,当使用期大于12个月时,应对预应力锚杆的锚固力重新检测与张拉,同时加强对基坑变形的监测工作。1

6、.5.1. 2.支护方案设计原则 (1)根据基坑深度规定,结合场地地层和周边环境条件,选择拟定安全可靠的设计方案,充足保证基础施工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2)根据场地地层条件方面的规定,并充足考虑本地成熟的经验,充足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进行; (3)充足发挥设计先导的优势,减少造价。选择技术、设备等实力强,有施工经验、信誉有保障的施工队伍,以利于缩短施工工期及易于交叉衔接的施工方法和组织设计。1.5.1. 3.支护方案设计思绪 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因素,对本工程基坑采用分区分段设计的方法。基坑边坡上部采用土钉墙支护结构,下部采用桩锚支护结构,将基坑按不同深度和环境分区域计算。本基坑工程支护设计应用理

7、正深基坑6.0软件进行设计计算。1.5.1.4.冠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主筋保护层厚度50mm。 预应力锚杆钻孔直径200mm,注浆材料用PO42.5水泥,水灰比为0.5,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二次注浆压力2.5-5.0MPa,终止压力不小于1.5MPa,注浆时间、压力参数应通过现场实验拟定。预应力锚索为(17)公称直径d=15.2mm1860级钢绞线,fpy=1320N/mm,锚杆自由段套塑料管,锚杆张拉锁定值为设计拉力值的60%。钢腰梁采用双工字钢制作,临桩侧与角度板焊接,另一侧采用 22钢筋焊接,两根工字钢之间间隔设立以钢绞线能顺利穿入锚具为准。 1.5.1.6基槽周边预留施工作业面

8、0.8m(基础边线至护坡桩净距)。1.5.1.7.基坑降排水措施 (1)综合考虑本工程基坑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管井降水。 (2)在基坑围护结构顶部外侧1.0m设立砖砌挡水墙,墙高0.2m。 (3)降水井和疏干井井径均为600mm,井管外滤料宜采用粒径25mm碎石,设计降水深度为基坑底以下1m。 (4)在坑壁渗水处设立泄水管。 (5)本工程降水时间应满足基坑开挖干槽作业和主体施工需要。1.6 基坑监测规定 1.6. 1监测内容及规定 本基坑属于一级基坑,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规定应进行支护结构顶部水平及竖向位移、锚杆内力、地下水位、周边建筑物沉降、倾斜、裂缝、周边管线变形的监测,此外尚应进

9、行基坑侧壁渗水情况观测。位移及沉降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间距15-20m。 监测单位应编制经建设方、设计单位、监理等各方认可的监测方案。 1.6. 2.基准点的设立原则 至少有三个稳定、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基准点应选在相对稳定和方便使用的位置,并且距基坑不应小于3倍基坑深度,保证通视良好。在监测期间应定期检查基准点的稳定性,在基准点附近不应有动荷载等影响基准点稳定的因素存在。 1.6.3.监测频率 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应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当基坑开挖深度5m时监测频率为1次/2d;当基坑开挖深度为510m时监测频率为1次/1d;当基坑开挖深度10m时监测频率为2次/1d;底板浇筑

10、后7d时2次/1d,7-14d时1次/1d,14-28d时1次/2d,28d时1次/3d。当出现以下异常情况时应加强监测并采用应急措施: (1)监测数据达成预警值。 (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度加快。(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情况。 (4)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露。 (5)基坑附近的荷载忽然增大或超过设计允许值。 (6)支护结构内力忽然增大或出现开裂。 (7)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8)临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开裂。 (9)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 1.6.4.基坑预警值 桩顶水平位移20mm,变化速率2-3mm

11、/d,坡顶水平位移30mm,变化速率3-5mm/d;周边地表沉降35mm,变化速率2-3mm/d。基坑开挖期间应随时对水位进行测量,发现超过1.0m的异常波动时应及时报告,并分析因素及采用相应措施。 1.6.5.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天天应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对支护结构、施工情况、周边环境、检测设施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告知建设方及其他相关单位,具体检查内容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进行。1.7 基坑相关规定 1.7.1.坡顶硬化:清除场区障碍物并平整场地,基坑坡顶地面应进行硬化封闭,并设立截水砖墙、排水沟以防止基坑外地表水渗入基坑土体或流入坑内。 1.7.2.本基坑支护

12、设计依据甲方提供的电子版图纸,施工前应核对本图的坐标、标高、尺寸与主体结构图纸、现场条件及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如不符,必须及时告知设计人员,经业主、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确认后方可施工。本工程放线应以主体图纸为准,工程放线应严格规定。 1.7.3.调查了解周边建筑物及道路管线设施的现状、完好性。 1.7. 4.基坑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1)土方需配合支护进行,按照支护设计规定分步开挖,不得超挖。 (2)当基坑开挖发现桩间渗水时可通过桩间土支护、注浆等措施进行解决后,再快速进行支护施工,避免长时间暴露。 (3)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及时回填。 1.7. 5.施工险情应急措施 当基

13、坑边坡变形过大、过快,周边构、建筑物及管线出现沉降开裂等情况时应暂停施工,根据险情因素和现场允许条件选用如下应急措施和专家确认的应急解决预案进行解决; (1)坡脚被动区临时压重或坡脚被动侧土体加固。 (2)坡顶积极区土体卸土减载,并严格控制卸载程序。 (3)做好坡顶、坡面临时排水、封面解决。 (4)通过斜撑或增设预应力锚杆等对支护结构临时性加固。 (5)坑壁渗水应设导流管将水排出。 (6)对险情段加强监测。 (7)及时向勘察或设计等单位反馈信息,开展勘察和设计资料复审,按施工的现状进行工况验算。 1.7. 6.堆放施工材料机具应远离基坑,不宜集中堆放,距基坑边坡3m以内严禁堆载,施工荷载不应超

14、过15kPa。1.8 基坑其他规定 1.8.1.基坑坡顶应按照相关规范设立安全防护栏杆,并设立明显安全提醒标志。 1.8.2.由于地下防空洞情况不详,在施工前应查清其分布和深度,以便及时修改设计。 1.8. 3.其他未尽事宜依照相关规范、规程执行。1.9冠梁施工 根据设计方案及施工图凿除桩头浮浆达成设计表高后进行钢筋绑扎,绑扎钢筋时预留200mm的锚孔以便与后期锚索施工,随后支模进行混凝土浇筑。2.0锚索施工2.1.1 施工工艺开挖冠梁下第一层土体-施工第一层锚索并注浆-编第一层钢筋网并喷设混凝土面层-开挖第二层土体-施工第二层锚索并注浆-编第二层钢筋网并喷射混凝土-开挖第三层土体-施工第三层

15、锚索并注浆-编第三层钢筋网并喷射混凝土-开挖第四层土体-施工第四层锚索并注浆-编第四层钢筋网并喷射混凝土。2.1.2施工方法及技术规定 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严格执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23)规范和设计规定。锚索孔钻孔直径均为200mm,注浆材料用PO42.5水泥,水灰比为0.5,注浆体强度等级M20。2.1.3平整场地清除施工场地杂物,整平,适宜人员操作,机械安装运转,水、电、路三通,达成施工条件需要。2.1.4锚索孔位测放测量依据依据业主提供的施工蓝图、测量控制点坐标成果及工程测量规范,选派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的测量人员上岗施测。开挖土体:土方开挖时要控制开挖深度,达成设计锚索孔及钻机规定高度规定,锚孔偏差5mm,钢尺测放。2.1.5钻机就位钻机与坡面平行,调整钻机立轴使钻头与坡面大体垂直钻头与墙面呈15度夹角。选择适宜地层的配套钻头,接通水电供应,备好数量充足和性能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