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业部科教元司元月8日工作部署将于2月17日召开的“农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62565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3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根据农业部科教元司元月8日工作部署将于2月17日召开的“农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根据农业部科教元司元月8日工作部署将于2月17日召开的“农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根据农业部科教元司元月8日工作部署将于2月17日召开的“农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根据农业部科教元司元月8日工作部署将于2月17日召开的“农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根据农业部科教元司元月8日工作部署将于2月17日召开的“农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根据农业部科教元司元月8日工作部署将于2月17日召开的“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根据农业部科教元司元月8日工作部署将于2月17日召开的“农(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玉 米 通 讯 2006年137期(总第188) 2006年10月20日0主 要 内 容农事要闻一、2006年松山区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测产报告(P2-4)二、凉州区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玉米)测产结果通报(P4-5)机制探索三、松山区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多种措施并举狠抓主推技术落实(P6-7)工作动态四、部玉米首席专家李少昆博士到望奎检查指导工作(P7-9)五、德州市市长吴翠云来我县检查农业工作(P9)六、黑龙江省电视台新闻部记者来望奎县采访科技入户建设情况(P9-10)七、望奎县科技入户工程联席

2、会议办公室对示范户进行调查和回访(P10-11)八、图片新闻省土肥站专家和伊通县科技入户首席专家在指导测产(P11)九、松山区科技入户环环紧扣有序进行(P12)十、山东广饶县考察东平县农业科技入户工作(P12-13)十一、松山区测土配方施肥为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再添新翼(P13)十二、松山区积极开展科技入户 进行多种作物技术指导(P14-15)十三、望奎县发展壮大玉米产业(P15-16)十四、松山区加强技术指导员自身素质是科技入户工作的关键(P16-17)十五、康平科技入户 百户受益(P18-19)十六、康平县测土施肥 节本增效(P19-21)管理办法技术指导十七、望奎秸秆还田要把好技术关(P21

3、)十八、松山区玉米缺素症及其防治方法(P22)十九、前郭县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技术试验总结(P22-28)新闻报道二十、广南县珠街镇一位普通老百姓的心声“如果早几年就有科技入户工程就好啦!”(P28-30)二十一、松山区明年我还当科技示范户(P30-31)二十二、帮农民卖粮的科技示范户刘淑侠(P31-32)一、2006年松山区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测产报告松山区承担了2006年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作物种类是玉米。项目落实在8乡镇,50个行政村,示范户1000户。按照农业部和自治区对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测产工作的具体要求,松山区专门召开了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测产工作会议,对科技入户测产工作进行安排

4、部署,50名技术指导员入户指导示范户进行了估产,技术指导员、示范户全员参与了估产、测产工作。一、成立组织、制定方案1、成立了估产、测产工作领导小组为了保证估产、测产工作顺利进行,松山区成立了以自治区、松山区玉米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首席专家为组长,玉米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专家组成员为成员的估产、测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负责估产、测产工作的组织协调,同时,对估产、测产工作进行督促检查。2、制定了科技入户测产工作实施方案为了使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估产、测产工作科学、准确、按时完成,松山区估产、测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科技入户估产、测产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对测产人员进行了分工,确定了测产范

5、围,制定了估产、测产规程,提出了估产、测产工作的具体要求,明确工作任务。测产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确保了松山区测产工作及时、准确、高效地完成。技术指导员在估产、测产工作结束后,形成了书面的估产、测产报告,报告对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对示范户、辐射带动户、普通农户玉米产量进行了分析;对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效果进行了分析,结合测产结果分析筛选出2007年科技入户玉米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为明年科技入户工作做好了品种和技术储备。二、估产、测产结果从示范户自我估产、技术指导员实地测产结果来看,示范户自我估产749公斤/亩,专家组测产756公斤/亩,示范户自我估产结果比专家组测产结果低0.93%

6、,不超5%,自我估产结果有效。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实施,示范户玉米平均产量明显高于前三年平均产量,示范户玉米平均产量756公斤/亩,比前三年松山区玉米平均产量515公斤/亩,平均亩增产46.8%。三、测产结果分析1、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技术指导员的指导,示范户的玉米产量都比较高。一是种植主导品种郑单958、冀玉九的地块产量比较高,主导品种比其他品种增产10%以上;二是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技术的地块产量也比较高,比对照田增产28.9 %;三是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地块即节约了成本又增加了产量,亩节约化肥投入20多元;四是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的地块节约了生产成本,减轻玉米螟的

7、危害,亩增产50公斤以上;五是增施有机肥的地块玉米的千粒重明显增加;六是核心示范田玉米产量比较高,平均亩产831公斤;七是示范户之间、辐射带动户之间、普通农户之间玉米产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的趋势是示范户玉米产量高于辐射带动户产量,辐射户产量高于普通农户的产量。示范户比普通农户亩产量增加11.80%,示范户比辐射带动户亩产量增加6.48%,辐射带动户比普通农户亩产量增加5.30%。2、今年松山区遭受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春季低温冷害,夏、秋季遭受了严重干旱,9月9日又遭受历史罕见的早霜(比常年提早1520天),松山区西部乡镇玉米全部冻死,东部乡镇玉米上部叶片也因霜冻失去了光合作用功能,玉米产量

8、受到严重影响,如果剔除这些自然灾害的因素,示范户玉米产量会更高。松山区科技入户工程办公室,20061010二、凉州区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玉米)测产结果通报为了准确掌握凉州区2006年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玉米)产量增产情况,以检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作成效,凉州区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办公室经过积极协调,组织我区有关专家在省地专家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农业部科技入户测产规程及省地专家的要求,在本区十个参与乡镇的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非项目区的普通户中选取代表户进行了认真测产,现将测产情况汇报如下:测产方法:1、测产时间:于玉米成熟前的9月15至9月28日之间测算。2、抽测方法:在全区的科技示范户、

9、辐射带动户和非项目的普通户中,按照高、中、低田(户)抽选了4个乡镇(丰乐、高坝、发放、清源)4个村11个组的11户科技示范户、11户辐射户、11户普通户共33户。3、测产规程: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法,即在玉米田块四角和中央各随机取一个点,每个样点离地头5米以上,随机选点。在样点中连续测量11行的距离,分别除以10,计算出平均行距(米)。连续测量11株的距离,分别除以10,计划出平均株距(米),随机连续测定10株的穗粒数或株粒数,取平均数。4、计算方法:玉米产量(千克)=(种植密度 穗(株)粒数千粒重(克)/10 )0.85。种植密度(株/亩)=666.7平方米(平均行距平均株距)参加测产人员:省

10、地专家是:受省专家杨祁峰和市特邀专家彭治云委托市农技中心专家梁智(高级农艺师)全权代表现场指导测产。区专家是:屈文奎(高级农艺师)、王文川(高级农艺师)、廖永宏(农艺师)。乡(镇)助测人员是:刘财山、沈福明、蔡永成、魏子勇、王成、胡发有测产结果:凉州区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办公室,组织专家通过对测定数据的整理汇总后,认为大多数科技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较非项目区的普遍户的玉米均有明显增产效果,达到了预期增产效果。其具体增产结果为:农业科技示范户玉米平均亩产为598.87公斤,辐射带动户玉米平均亩产为558.64公斤,普遍户玉米平均亩产为515.94公斤。科技示范户较辐射带动户平均亩增产40.23公斤

11、,增产7.2%;科技示范户较普通户平均亩增产82.93公斤;增产16.1%;辐射户较普通户亩增产42.7公斤,增产了8.3%。另外,凉州区农业科技入户(玉米)示范工程的玉米生产成本及收益调查表正在上报汇总。凉州区农牧局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办公室,2006年10月13日三、松山区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多种措施并举狠抓主推技术落实 松山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又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之一,玉米为我区主要种植作物,为确保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在松山区的顺利实施,松山区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多种措施并举很抓主推技术落实1、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全面提高科技素质。为提高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的技术水平,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

12、活动。一是举办了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技术培训班,组织全体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代表参加培训。二是深入村、户进行重点培训,专家组成员深入示范乡镇,对科技示范户进行集中培训。三是通过松山区电视台举办技术讲座、播放专家讲座录像、利用“三电合一”工程进行技术咨询;四是编印发放相关技术资料,确保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落实。2、把握关键环节,强化重点技术指导。根据不同的玉米生产环节,突出抓了三个方面:一是强化了玉米重点技术的指导。二是实行了分类指导。三是落实了玉米田间综合管理技术。为确保技术指导入户,专家组成员指导技术指导员,进村入户指导示范户应用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配方施肥是我们今年重点推广技术,专家组成

13、员和技术指导员深入村户田间地头广泛宣传发动,指导该技术的推广。3、试验示范推广新成果、新技术。一是在示范户中集中示范推广玉米新品种,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普遍欢迎。二是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三是试验示范了生防技术,引进赤眼蜂900万头,在夏家店乡东新井村设立玉米科技入户示范田450亩,进行防治玉米螟示范。不仅仅省工省力、安全无毒,提高了玉米品质,而且减少了化学药品对环境的污染,能够很好地维护生态平衡。4、延伸农业技术服务领域。在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玉米示范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实施了其他作物技术指导。同时,结合示范乡镇的实际,还对蔬菜、谷子、小麦及其他杂粮杂豆等作物提供了技术服务,使农业科

14、技入户由单一的技术指导向综合性技术服务延伸。5、建立核心示范区,带动玉米增产。为充分展示玉米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增产潜力,树立样板,发挥玉米核心示范区高产高效带动效应,促进全区玉米产量的提高。由于加大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力度,推广了新技术,通过测产,核心示范区玉米平均亩产均比科技示范户玉米平均产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从而带动了全区玉米增产增收,形成了农业科技入户的新亮点。松山区科技入户工程办公室,20061011四、部玉米首席专家李少昆博士到望奎检查指导工作2006年10月13日,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玉米首席专家李少昆博士、黑龙江省农委科教处谢永坚副处长、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入户玉米首席专家王振华教

15、授一行三人,到望奎县检查指导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李博士一行到望奎已是下午6点,在当地已经天黑,领导们未作休息就召集望奎县的有关领导听取了今年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情况汇报。李博士一行对望奎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了总结新经验,开创新模式,构建新机制等重要指示。为不影响农户入田收割,第二天大清早,李博士等领导就在望奎县县委副书记顾百文、农委主任王福生等领导的陪同下,深入到望奎县生态家园富民小区、火箭乡正兰四村科技示范户刘淑侠进行了实地走访。在望奎镇厢红五村生态家园富民小区科技示范户郑海家,李博士一行参观了郑海家的双池增温“猪沼厕”三位一体沼气综合利用模式,太阳能保温房、节能炕连灶以及玉米品种样品,当得知示范户在技术指导员帮助下,实现了玉米增收、过腹增值(养猪)和生态能源综合利用以后,李博士非常高兴,对望奎县把科技项目集中投放、资金合并使用增强示范户示范带动能力的“三户合一”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在火箭乡正兰四村科技示范户刘淑侠家,李博士一行听取了刘淑侠利用自家田园进行品种和技术试验,指导本村辐射户和普通农户学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并带领本地农户把握适当时机销售玉米的情况介绍,李博士、谢处长和王教授非常满意,他们鼓励刘淑侠进一步努力工作,当好核心示范户,带动乡亲靠科技致富。 图为李博士参观望奎县生态家园富民小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