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学原因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辍学原因及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致“李飞飞、李雪娇、李佳奇、卢珺伟、朱会波”等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社会、经济、教育、家庭、文 化等各个方面,导致李飞飞、李雪娇、李佳奇、卢珺伟等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分 析如下。(一)厌学 调查显示,厌学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农村 初中辍学生中,多数对学习产生一种厌恶的心理,由厌学走向辍学。学生之所以 厌学,是“应试教育”给他们带来的极大压力,特别是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几乎 构成一种威胁。 追求升学率的后果之一就是学生压力加重。在以上这些辍学生 中,多数认为自己学习负担很重或比较重。学习压力经常压得学生没有自由的喘 息时间。学困生受到老师、同学、家
2、长的三重“歧视”,对老师和同学的态度、 行为异常敏感,不仅易受伤害,而且极度自卑,在家中还会经常受到恨铁不成钢 但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的家长的伤害。对一个幼小的心灵来说,还有什么比离开学 校更好的逃避方法呢?考试经常排名次,班主任评语措辞又很严厉,家长看到成 绩后表现出失望和不满,致使学生压力过大,逐渐产生厌学情绪,最后没办法干 脆放弃学业。(二)初中学生厌学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学习没有兴趣。另外,农村师资质量不高, 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学生的兴趣逐渐减少的原因之一。农村学校课程 与农村儿童生活经验相疏远,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和技能操作,普通教育的 内容与职业教育内容未能沟通与相互渗透,引不
3、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三)观念落后、错位 在农村,农民的观念并没有也不会随着农村的发展而 同步改变。落后、错位的观念依然支配着他们的教育行为。长期落后、贫困的农 村环境以及不平等的城乡待遇,作为父辈的农民,受尽了一辈子的煎熬,他们认 为下一代改变这种命运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脱离农村,这 是多数农民教子读书的价值观,也是多数农村孩子的价值追求。但应试教育给农 村孩子带来的伤害比希望大得多。农村教育质量差,升学的机会远远不能和城市 相比,每年能上大学的寥寥无几。农民普遍认为,中学学的东西农村用不上,如 果“考不上学,还上这个学有什么用”,“能看个报、写个信就行了”,“什么 时
4、候种地都是种地,早种比晚种强”。(四)经济困难 农民家庭主要经济来源靠种地得到的收入,由于土地有限,而 且多数靠传统方法耕作,收入更有限。我国农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农民家 庭经济基础薄弱,经不住突发事件的冲击。正常年景可以维持生计,一旦遇上天 灾人祸,家庭温饱问题难以维持,更没钱供孩子读书。朱会波同学就是因为家庭 出现变故而被迫辍学。导致“李鹏飞、王一川、王松、李亚辉、李海超、李东雪、李巧玲”等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导致“李鹏飞、王一川、王松、李亚辉、李海超、李东雪、李巧玲”等学生辍学原因分析,我认为主要有这些原因:、李鹏飞、李海超、李东雪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和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
5、年迈的他们无法管教这些正处于青 春期和叛逆期的孙子孙女,只能任由他们为所欲为。王一川、王松父 母沉溺于赌博,没有时间和精力管教孩子。疏于管教的这些孩子养成 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有极强的抵触情绪,对学校 和学习出现厌恶的心理,选择不上学,是他们摆脱受制度束缚的唯一二、在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前,每个孩子都能读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出人头地、有出息是他们读书的目标。因此,学生更珍惜这 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学习刻苦用功,生怕失去了这个出人头地的唯 一的机会。而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适龄少年儿童都进入校园, 读书就不是一件难事。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同时受到中考和高考制度 的影响,农村学生与
6、城市学生基础不一样,起点不一样,却要面对同 样的一张试卷。农村学生的中高考难度要比城市学生大,这就出现升 学率比例失调的现象。即使通过高考进入了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也是 一件棘手的问题。受到这些现象的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学 好知识,出人头地”的思想随之淡化李亚辉同学就属于这一类型辍学 的。做为留守学生的李巧玲同学,父母为了弥补未照顾到孩子的遗憾, 就用大量的金钱作为补偿。这就给孩子留下这样的印象:父母知识不 多,也能挣大钱,看来,读书并不是出人头地,有出息的唯一途径。 因为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认为,挣大钱就是有出息。他们体谅不到挣 钱的难度,因而也就感受不到知识的重要。有这种思想的她怎会安
7、心 在校读书?尽早离开学校,融入到经济大潮中是这些学生的梦想。三、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学校、家庭以及教学教师对学生 是否能升入高一级学校或考入公费高中非常重视。这样教师便使用题 海战术。这就对成绩中差等生造成了严重的课业负担和超负荷的心里 压力。部分学生在屡次的考试中都排列在后,学习的热情渐渐消退, 取而代之的是沮丧和无望。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以成绩论英雄 的考核制度的制约,教师没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因材施教。对于接 受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要他们考优分、考及格就好比肩上压了千斤 的担子,让他们喘不过气来。长期的压力和失败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 倦的情绪。而教师却为了提高人平分、及格率、和优
8、分率还在逼着学 生学习、再学习。如果学生要学,就有学习的动力。如果要学生学, 就变成了一种强迫。逃学是摆脱这种压力的办法。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里和生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 阶段正是学生处于叛逆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而在这 个阶段学生更容易犯错。农村学生的父母知识文化水平不高,不知道 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在学生犯了错以后,父母轻则一顿骂,重则一 顿打。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打”可以解决任何事 情。这就更加激起了学生的叛逆意识和严重的暴力倾向。新时期的教 育,过重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地位抬得很高很高,而 教师的地位和保障却几乎为零。现在的学生几乎没有
9、抗挫折的能力。 学生犯错以后教师说不得,骂不得,打不得,甚至于说一句重话,或 站一站都视为体罚。就会有家长到学校来闹。这就出现了教师不敢管 学生的局面。处于强势的学生更不会听处于弱势的老师的话。很多教 师被家长或学生打的现象屡次发生。这就更加滋长了学生的嚣张气 焰。同时也让教师感觉到无助。这种无助只能让教师变得对学生的错 误视而不见。如果严重的扰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变相让学生离校是 教师无奈的选择。当然也存在着教师在对待学生犯错的事情上处理不 当的原因。学生犯错以后,教师不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而是用侮 辱的语言、严厉的呵斥、甚至于拳脚来教育学生。这种过激的处理办 法只能激起学生用言语或行动对抗教师。而在一些教师的心里却根深 蒂固的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想:学生必须无条件的接受老师的处理意 见,不管合不合情理。如果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学生只要说一句 反对的话,就视为对教师的不敬。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只能让教师 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代沟越来越深。得不到老师的信任和尊重的 学生灰心丧气,失去了学习的意志,破罐子破摔,最终无奈的选择离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