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展经济信息第6期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452305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会展经济信息第6期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会展经济信息第6期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会展经济信息第6期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会展经济信息第6期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会展经济信息第6期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会展经济信息第6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会展经济信息第6期(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会展经济信息(第6期) 第一篇:中国会展经济信息(第6期)中中国会展经济信息(电子版)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处办公室编 第6期 2021年2月日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221年2月1日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 并召开一届一次理事会会议 (专刊) 综合报道: 021年2月18日下午,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成立大会,宣布正式成立。会后又召开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出席成立大会的嘉宾有。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贸促会顾问俞晓松、中共中央办公厅督察室局长洪流、商务部外贸管理司司长鲁建华、人事司副司长王奎礼、商务部研究院院长柴海涛、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社

2、团登记处处长刘忠祥、中国展览馆协理事长陈若薇、北京大学旅游规划发展中心主任吴必虎、香港亚太会展研究中心董事长陈金钹等。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员代表近人参加了大会。 会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筹备组组长沈丹阳向大会作了筹备工作情况的报告,副组长陈泽炎做了章程(送审稿)和理事会组成的说明。商务部人事司副司长王奎礼向大会宣读了商务部推荐的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领导人选名单。随后,大会依照程序通过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章程和选举产生了由60人组成的理事会。大会主持人宣读了原商务部副部长现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理事长张志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香港展览及会议业协会会长朱裕伦、香港亚太会展研究中心等个人和单位向中国会展经济

3、研究会成立大会发来了贺信。俞晓松、柴海涛、陈若薇、吴必虎等四位嘉宾向大会致辞。在热烈的掌声中,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铜牌授给了沈丹阳,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易小准副部长指出,近年来,会展活动空前活跃,会展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快、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正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商务部作为中国会展经济归口管理的政府部门,对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的成立和今后的发展寄予厚望。希望研 1究会能够重复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结合中国会展经济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一些重要课题,譬如:关于如何认识发展我国会展产业的意义和如何评估中国会展业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课题;关于如何建立一个良好

4、的产业发展体制和发展环境的课题;关于如何制订中国会展产业政策的课题;关于如何推动形成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中国展览市场体系的课题;关于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以及如何处理好“引进来”与“走出去”关系的课题等。 大会结束后立即召开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22人的常务理事会和研究会的领导机构。其中常务副会长、法人代表是沈丹阳,副会长(按姓氏笔画排列)为:马勇、任兴洲、陈八荣、陈先进、单大伟、姚望、董卫平、储祥银,秘书长为陈泽炎。理事会还确定聘请吴建民、张志刚、俞晓松3人为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高级顾问,洪流等18人为顾问;李永江、刘宏伟、刘

5、有千、冯炜、祁理权等5人为副秘书长。 2月19日与会代表对大会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对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成立表示完全支持,并愿意积极投入到研究会的各项活动中去。下午大家还参加了首届会展经济学术年会。 图片新闻: 成立大会会场 商务部易小准副部长向沈丹阳授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牌 研究会高级顾问俞晓松发言易小准副部长讲话 3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一届一次理事会会议选举常务理事及会领导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02年学术年会会场 领导讲话: 商务部易小准副部长22年2月日 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今天正式成立了。我谨代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主管部门-国家商务部,向大家表示

6、热烈的祝贺。向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 近年来,会展活动空前活跃,会展经济发展迅猛。我国会展业在促进经贸、科技、文化交流和合作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快、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不仅直接促进了经贸、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带动了信息通讯、交通运输、城市建设、旅游休闲、餐饮住宿、广告印刷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仅就展览业来看,我们取得的进步就是有目共睹的。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展览业就在全球展览业中异军突起,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展览业市场。从展览的项目数、规模、总体水平和影响来看,中国已成为亚洲的展览大国,并正逐步成为亚洲地区

7、的区域性“展览中心”。我国现在已经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展览场馆,形成了若干具有一定实力的展览集团公司,也培训了一批水平高、影响比较大的名牌展览会。日益繁荣的展览活动不仅对引导有关产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力地推动、配合了中国企业发挥比较优势、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商品供应链,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目前,中国会展业正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相信“十一五”期间仍将是一个快速的增长期。为了促进我国会展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商务部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促进性工作。譬如,参与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组织的对中国展览业发展情况的

8、调研工作;颁发了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关于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办法、关于在我国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有关管理事宜的通知等一系列的管理文件;主办了两届“中国会展经济论坛”;加强了对商务部作为主办单位的一批会展活动的领导与组织工作;提出了发展和支持品牌展览会的工作思路;部署了对中国展览业基本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发布了中国展览业调查报告等。 但是,在看到我国会展业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会展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管理体制不顺,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展馆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展览资源严重分散,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程度及总体发展质量和水平不高等。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

9、方面的,但与我国对会展经济的研究还很欠缺有很大关系。商务部之所以支持尽快成立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通过加强会展经济理论、政策与实务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方法,推动解决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指导、促进我国会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沈丹阳同志刚才已经代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好的设想,我都赞成。商务部作为中国会展经济归口管理的政府部门,对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的成立和今后的发展寄予厚望。我们希望研究会能够重复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结合中国会展经济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一些重要课题:譬如:关于如何认识发展我国会展产业的意义和如何评估中国会展业对国民经济拉动作

10、用的课题;关于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产业发展体制和发展环境的课题;关于如何制订中国会展产业政策的课题;关于如何推动形成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中国展览市场体系的课题;关于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以及如何处理好“引进来”与“走出去”关系的课题等。 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章程和关于社团管理的规定,商务部经过认真研究和审查已经向大会提出了研究会领导机构的推荐人选并已经理事会选择通过。但目前会长推荐人选尚未确定下来,有待以后再履行手续。我希望,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在选举出来的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努力工作,大胆探索,为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研究成果,为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做

11、出更大贡献。 讨论摘录: 月19日上午与会代表就领导讲话精神、大会报告、下一部工作、若干“基本概念、统计口径”、各研究议事委员会工作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大家踊跃发言,为研究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对研究会寄予极大的希望。现就大家的讨论发言单摘录如下(第一辑): u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明亮: 对政策研究,要做到理论方面和产业实践方面相结合。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是,搞理论研究不搞实务研究;搞实务研究的又不写文章。通过我们研究会,要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因为如果你是光搞研究的人来写文章,那写出来的东西,学术味太重。因此,两者一定要很好地结合。 一个是政策推进,一个是

12、理论研究,还有人才培训,这三个方面对我们研究会来说,确实是重中之重,研究理论就是为了要推进政策方面,使得我们国家有一个比较合适的政策来引导我们产业的发展。政策推进这一块,要有理论研究的先行。很多研究的课题都要 6做,但要有重点的去做。不仅仅是一个现状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对未来发展的研究。 还有一个就是培养人才的问题。我们现在往往是什么东西都一哄而起。会展也是这样。我感觉现在专业人才很紧缺。我提的建议就是说,要分清专业,重点培养。 u广东现代展览中心董事长陈仲球: 第一点,研究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交流、咨询、评估、培训。要把研究放在第一位,这样重点才能突出。研究会就是研究的会,而不是一般的会。从层

13、次上来讲,我觉得应该高于一般的行业协会。它是具有“驾驭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大局,引领中国会展方向”的特点的。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第二是研究行业规范,要有一个统一的口径。第三是实务技术的成果。主要是这三个方面,如果有了研究的成果,我们的任务就会完成得很好,否则一般性、业务上的交流,两三次之后就没有积极性了。 第二点,关于具体讨论的几个问题。一是,对名词解释,我们在看了资料。这是一个开始,可以给我们提供讨论的空间,会展这个概念我觉得要首先明确;就是会展应该分为会议和展览两个概念。特别是展览也不能用概念来解释概念。展览要更加专业一点,作为一个展览活动,就是展出者和参

14、观者应该是来自不同的部门和单位,来自不同的地方。如果一个部门内部的,我办一个会,是不是叫展览会呢。所以要有一个定位,现在有很多政府性的会议,群众性的会议,经贸性的会议,我们应该把它规范,概念更明确一些。 二是,主办单位的界定。按照初稿这里提出的。就是以自己的名义负责展览项目的报批,并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这个能不能做到。政府说办,你就得具体操作。这个规范能不能执行。 还有一点是关于国际展览会的界定。这里提到,0%外国参展者,包括台商。除了参展商的标准以外,还有一个境外观众的标准。境外的参展商、境外的观众。10%的境外观众就应该算是国际展览会了这都有一个认证的问题。 u中国浩天国际会议展览商务有

15、限公司王伟国 关于民营公司办展览的审批问题,要研究。现在咱们有专业委员会,成立以后,就是咱自己的娘家了。我想讨论研究的课题要增加一个关于民营公司办展览的困难是什么,风险应如何分担。民营会展经济找到家了,研究会这个家就要给他做点主。 u北京市会展协会张羚: 现在的难度就在政府。难在理念上。有时候跟政府主管官员谈,不是说他是那种不懂道理的人,问题是他不懂展览,不懂展览的规律。政府人员有素质,但欠缺会展理念。研究会成立以后要帮助理清政府的理念。 虽然我们是纯民间的研究机构,但又是在官方的指导之下工作的。我的体会是,研究成果必须有一个通畅的官方渠道,使得咱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是字面上的东西,而且能够在 7将来在社会上有影响,发挥作用。还有些课题可以由各地方会展行业协会配合来做。譬如非典时期,北京是重灾区。在这个休假期间里,我们做了一个社会调查,把场馆、承办单位、主办单位损失情况做了一个调查,及时的写出报告。结果市政府在四月底就是有一个通知,北京市的会展业可以享受与旅游业同样的免税待遇。 u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代表: 在201年以前,我们要扩大销售额,提供良好的服务,会展经济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