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常考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438307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常考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常考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常考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常考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常考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常考知识点整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常考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常考知识点整理一、汉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的发展历程:(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出现。 (2)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3)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2、书法艺术的形成: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中国书法兼具 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 式。3、代表人物及特点:(1)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贡献最大。(2)唐代楷书步人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点,分别 被称为欧体、颜体和柳体,成为后人学习、临

2、摹的范式。(3)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 的张旭、怀素等,都是草书大家。(4)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 苏轼、元朝赵孟 、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中国画的发展历程:(1)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2)战国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造型准确,线条流畅, 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3)魏晋时期,顾恺之留下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传世佳作,提 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4)隋唐时期,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创作出游春图步辇图 和送子天王图等许多优秀作

3、品。(5)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6)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三、京剧的出现1、发展历程:(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2)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3)明朝时候,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4)清朝前期,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5)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 的京剧。(6)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2、代表人物: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高中历史知识归纳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一、经典力学1、经典力学产生的背景:(1)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2)

4、资产阶级迫切需要自然科学作为其理论武器。2、伽利略的成就:(1)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 动状态的原因。(2)他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 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3、牛顿的成就:(1)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 (2)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3)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 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二、相对论的创立1、相对论提出的历史背景:20 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 新问题,面临着挑

5、战。2、相对论的主要内容:(1)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相对论。(2)内容: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 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 的变化而变化。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 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3)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 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 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高中历史知识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

6、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 和文化中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 身。2、 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关注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2)强调人的价值。(3)代表人物及主张: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 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 化人文主义的本质。二、美德即知识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 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 于无知。(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 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 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 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 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