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康县城市设计说明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435131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尔康县城市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马尔康县城市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马尔康县城市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马尔康县城市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马尔康县城市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尔康县城市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尔康县城市设计说明(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专注城市设计说明学习参考一项目概况(一)、县域概况马尔康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东部与红原县、理县连界,南部与金川县、小金县接壤,北部与红原县、阿坝县相连,西部连接壤塘县。地处东经10117,-10241丝130353224之间,东西长134km,南北宽90km,幅员面积6639km2。辖3镇11乡、105个行政村、234个村民小组。2009年末户籍人口55099人,其中少数民族43773人。自治州首府和县人民政府驻马尔康镇,距成都市346km。县域对外交通主要依靠公路,现有G317(川藏公路北线)、209、S210、S211过境。(二)、县城概况马尔康县城位于县域

2、中部,梭磨河中游,海拔2600m,北纬3154,东经10214。全城坐落在群山环抱的梭磨河两岸,蜿蜒而过的梭磨河将城区一分为二,马尔康大桥联结两岸,北岸为全城中心,317国道穿城而过,距成都392km。马尔康”,藏语意为火苗旺盛”,引伸为兴旺发达之地”,因境内马尔康寺得名。阿底新区日瓦坝片区位于梭磨河上游,本片区36.84公顷,从西北到东南长约1910m,西南到东北约530m,坡度为8%-20%。海拔高度为2631m-2727m。目前该片区大部分为林地和贫瘠的耕地,少量为农村用地。现状用地平衡表H1代码用地性质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用地面积(公顷)占建设用地比例酚11人均用地面积(平方米)村庄建设

3、用地1.3056.28115独立建设用地1.0143.72建设用地2.31100E非电设用地34,53E1自然水域0.13E1农林用地34.4G总触36鼠二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Q008);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3、柩I川省城镇体系规划Q0012020);4、婀坝州城镇体系规划Q0082020;)5、婀坝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6、马尔康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7、马尔康县推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总体方案(中共马尔康县委十一届九次全会);8、马尔康县总体规划(20102030);9、国家、四川省、阿坝州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三指导思

4、想与规划原则(一)、指导思想以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四川省藏区工作座谈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科学制定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策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区域性交通设施建设和阿坝州旅游二次创业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完善,构建合理的村镇体系结构,强化中心城区建设,全面推动马尔康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马尔康县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为了更好的贯彻总体规划,同时很多项目要迫切落地,为了实现这些项目与总规一致,更好指导下一步工作,本城市设计孕育而生。(二)、规划原则1、延续性原则贯彻总体规划思想,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和新要求进行调整,保持规划连续性的原则

5、。2、生态保护原则充分考虑河谷、山原等不同地区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因地制宜,实施有针对性的城镇化策略和生态环境保护策略。3、特色保护原则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的原则。4、以人为本原则充分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原则。5、城乡统筹原则结合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与区域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设施建设,促进协调发展。6、公共安全原则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工程地质条件,优化县域村镇布局,提高中心城市的安全保障能力。(三)、设计理念1、山水生态城市阿底新区具有良好的城市生

6、态山水环境,城在绿中,绿在城中”是阿底新区无可争议的特色。建设生态城市也是本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把蓝色的水和绿色的山渗透到城市之中的框架。本区域作为马尔康县生态环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正暗合了本区域体现生态城市的宗旨。本区域一方面需要大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通过预留足够的生态空间和绿色廊道建构大尺度自然空间与中微观环境相结合的新城区生态框架;另一方面需要在不超越适宜自然生态自我修复的环境开发容量内,协调城市建设、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共融、共生、共长。提升空间环境质量与景观特色,形成山、水、城、绿”结合的充满生机的环境与景观。2、高效活力城市在阿底新区日瓦坝片区,有

7、意识的把行政商务、商业文化、生活居住等功能组织在一起,可以使得这个区域24小时之内都有活动、人流,有力于增强该区域内的吸引力和活力。综合性的区域不仅能提供功能活动的多元化,还能有效增加该区整体运营的效能。3、魅力形象城市阿底新区日瓦坝片区不仅体现新的功能要求,而且力求在空间形态上形成符合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形象效果,以舒展、干朗、明快的形式展示其马尔康县内在的魅力。城市空间的意象特征不仅是一种标新立异的魅力展现,它反映了一种有条件的存在,更体现出一种历史性与世界性。反映出马尔康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面貌。强化马尔康青山、碧水”的城市意象。四功能定位(一)、总体发展目标利用良好的山水生态环境着力打造

8、宜居新区。在建设中注重统筹城乡”特色。在中心城区建设的基础上,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和谐统一,突出构建多层次、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综合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建设中凸显山水城市”特色。山水城市是一大特色,要充分利用好山水环绕的特点,让这个公共资源实现居民共享。要建设好高原森林城市,在设计上,要多增加绿地和公园,达到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结合产业布局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传承好城市的历史文脉,注重细节的雕琢。在充分尊重城市历史和个性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规划与建设,让城市空间布局更合理,资源要素配置更科学,外观形象更精致。阿底

9、新区是行政办公、商业文化、居住等功能为主导,集其它相关配套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型综合区域。(二)、城市建设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五用地规划阿底新区日瓦坝片区位于梭磨河上游,本片区36.84公顷,从西北到东南长约1910m,西南到东北约530m,坡度为8%-20%。海拔高度为2631m-2727m。目前该片区大部分为林地和贫瘠的耕地,少量为农村用地。1、居住用地布局根据总体规划,本地块面积为36.84公顷。居住用地为8.85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4.11%。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占地面积为4.48

10、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2.20%。主要为事业机关、政府单位用地。3、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占地面积为9.95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7.10%。主要为商业设施和商务用地。4、公用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占地面积为1.88公顷,占建设用地的5.12%。主要为消防设施用地。5、交通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占地面积为5.26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4.34%。主要为城市道路用地。6、绿地绿地占地面积为6.29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7.13%。主要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7、非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占地面积为0.13公顷。主要为自然水域。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代码用地件版用地面枳(公域)占建设用地比例给人均用地

11、面枳(平方米)城市建设用地U厂居住用地8,8524.11f二类居住用地8.8524.11“式襄管理。公共共服用地4.4812.201A1行政办公用地4.4812.20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电9527.10BB1商业设施用泄7.7321.06B2曹务蒯理地2.226.041111U1公用设施用地1.5.12U31消防触用地1.885.12ST_交通设施用地5.2614.34城市道路用地5.2614,34绿施6.29L7.13gret公园绿地2.476.73G2防护解地3.198.69G3广场用地0.631.71城市建设用地M.7110017非建没用地0.13E1白然水域0,13厂总用地36.84六重

12、点地段城市设计和城市设计准则(一)、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本部分通过深化研究几个对形成本地区空间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进一步阐述阿底新区日瓦坝片区城市设计的理念。1、生态绿化轴线设计基地内西北到东南形成一条贯穿整个区域城市生态、信息、时间轴线,与周围的建筑群一起共同创造出适应未来日瓦坝片区发展趋势的城市景观形象。轴线基本上分为三段,东南段是日瓦坝片区的对外形象区域,是人们认识马尔康县的窗口,是重要的景观焦点。中段主要是行政商务办公中心,文化、商住成组团,面向东北是滨河景观及广场,形成面向市民、开放、大气的城市空间。滨河的绿带,作为阿底新区日瓦坝片区最重要的开放空间,是本地区最重要的地理特征。设计的

13、重点是将它建成日瓦坝片区最富魅力的开放空间,形成最能体现山水城市特色的界面。它应是一个连续的、面向山水的公共绿地。在其内部发挥贯通顺畅的空间作用,走在其中,步移景换,视野时收时放,趣意盎然。在其内部加强各主题广场,并嵌入生活性服务设施。在绿轴和内部各功能区之间,通过若干条强调景观功能的道路和绿化通道建立空间联系。这种空间布局形式的主要的特点是通过线性的空间组织,将不同层次的开敞空间结合起来,使每一个建筑融入整体结构之中。2、中心广场空间设计广场空间是日瓦坝片区的核心,体现城市形象特色的精华所在。它将广场、绿化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空间环境必须与市民进行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相结合,呈现优美生动

14、的城市景观。中心广场以综合大楼为依托,作东北向布置,主轴向两侧展开。且能办公楼处俯瞰整个区域,将梭磨河对面景观引入进来。整个广场也可以避灾等事件临时场地,结合政府行政办公建筑群,体现城市政府政治文明以及游行集会的需要。以大面积的草坪为主,入口周边是排列整齐的树阵,整体看来气势磅礴。3、商业贸易、行政办公等公建商业、商务、文化、居住等主要沿二号路两侧布置。商业、金融、贸易中心设地下停车场,步行广场允许在夜间通行货车,清扫车等工具车。公建区步行系统必须与绿轴连通。公建中心建筑设计必须经招标、竞赛、择优选定方案,建筑造型应简洁、明快、轻巧、富现代感。4、主要街道一号路、二号路是交通性的城市景观大道,道路两侧建筑布置绿化要求整齐有一定节奏性,一号路、二号路建筑后退线地段除商店门前步道外,要加强绿化,绿化覆盖面积在30%以上。一号路、二号路两侧主要为商业功能,要求沿街建筑界面连续。人行道要有良好的绿化,人行道与后退红线的部分地面铺装要统一设计,设计要充分考虑停车、休憩、购物、观光的各种要求,安排各自需要的场地和通道。要设置花坛、座登、电话亭、售货、书报亭、垃圾箱等设施。重视对商业广告、招牌,建筑色彩设计的控制管理,要符合设计准则要求,并由规划部门统一审7Ho道路交叉口的建筑设计要考虑相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