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道德规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420335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务人员道德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医务人员道德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务人员道德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务人员道德规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务人员道德规范一.医德规范的含义规范就是一种标准或准则,这种标准或准则,既可以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也 可以是人们有意识制定的。规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最常见于法 律生活、道德生活等领域内。医德规范是在医德原则指导下协调医务人员人际关 系及医务人员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或具体要求, 也是培养医务人员医德品质的 具体标准。二.医德规范的形式医德规范一般采用条文式的语言出现, 如我国明代李挺在医学入门中提 出的“习医规格”、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提出的“医家十要”、陈实功在外 科正宗中提出的“医家五戒十要”和我国现行的医德规范等都是条文式的。在国际上,一些国家政府、医学会和世界医学会等指定的一

2、系列守则、 法规、 宣言等,也都包含一定的医德规范的内容。医德规范还采用“誓言”或“誓词”的特殊形式。如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 誓词、苏联医师誓言和我国的医学生誓言以及医师誓言等。 三.医德规范的内容医务人员道德规范是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医务人员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如下:(一)人道主义、救死扶伤医务人员把“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基本的道德标准, 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竭尽全力的减轻和消除病人的痛苦, 做好疾病的防 治工作,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健康。任何见死不救或无端拒绝治疗、只治不防或重 治轻防的行为都与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原则相悖。(二)钻研医术、精益求精医疗

3、水平的高低、医疗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医生的道德品质, 而且还取决 于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医德和医术是搞好医疗工作、全心全意的为病人服务的 两个基本条件。当今医学科学的发展已突破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框架,发展为:“生物一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这就要求医生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高度重视心 理和社会因素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 在疾病诊治过程中除考虑生理因素外, 还 要注重心理治疗和社会诊治。因此,医生应该适应新医学模式的转变,更新知识, 善于拓宽知识面,学习有关人文科学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美学、行为科学 等,并有机的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更好地为防病治病,促进病人身心健康服务。(三)尊重病人、一

4、视同仁尊重病人、一视同仁主要指医生对病人的权益、人格的尊重和关心,并做到平等 待人。尊重病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的人格和 尊重病人的权利。一视同仁是指不论病人的地位高低、权力大小、经济状况好坏、 容貌美丑、关系亲疏,是工人、农民或是公务员、知识分子,是城市或是乡村人, 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待人。对于任何病人的正当愿望和合理要求都应予以尊重, 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量给与满足。(四)举止端庄、文明礼貌在医疗活动中,病人对医生首先感受到的是举止、风度、语言等外在的表现, 医生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赖感和治疗信心。 优雅的言谈举止 可使病人产生尊敬、信任的情感,

5、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正是现代新医学模式 所要求的。同事,医生在接触病人时,要讲究文明礼貌,注意语言修养,从称呼、 声调、语气到交谈方式和内容都要适时、适度,并使病人感到亲切、温暖,切忌 语言生硬、恶语伤人。医生要善于使用五种语言:(1) 礼貌性语言。(2) 解释安慰性语言。(3) 鼓励性语言。(4) 保护性语言。(5) 体态性语言。(五)廉洁奉公、尽职尽责廉洁奉公是指医生不以医疗手段谋取个人私利的良好医风, 这是所有医务人 员都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医生是受人民的委托去履行救死扶伤任务的,防病治病 是国家赋予医生的责任,通过医生的廉洁奉公体现党和国家对病人的关怀, 因此 医生应是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谋私利的。尽责尽责与救死扶伤是紧密相连的,是对医生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它要求医生 明确自己的神圣责任,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根本宗旨。 医疗职 业不同于其他职业,它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涉及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每个医生都要把“救死扶伤”奉为天职,要处处为病人着想,在工作中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准确无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症状,不放过任何有利时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