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能化数字园区剖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419840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智能化数字园区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打造智能化数字园区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打造智能化数字园区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打造智能化数字园区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打造智能化数字园区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造智能化数字园区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智能化数字园区剖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打造智能化数字园区,加快推进两化融合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来,信息化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信息技术在产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渗透和融合,有效带动了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革新,极大提升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能级。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两化融合”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是占领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制高点的重要措施。通过“两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并以此形成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国家级

2、开发区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作为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的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园区,已形成各类高科技企业及其研发、服务机构高度集聚的产业集群,也是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国家级开发区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大力开展数字园区建设,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完善园区投资环境、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将信息化作为推动园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用信息技术改造园区传统产业,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是国内较早开始进行数字园区建设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开发区自2001年提出建设数字园区以来,按照数字园区建设规划,

3、大力开展园区信息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着力加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积极推进园区企业信息化应用,大力发展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及商务服务业为主的科技型生产性现代服务业,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开发区被评为上海市首批企业信息化示范园区,在上海市发布的关于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产业能级提升的实施意见中,也将漕河泾开发区作为推进“两化融合”重要载体聚焦的四大产业集聚地之一,支持开发区建设成为“两化融合”重点示范园区。下面从五个方面汇报开发区信息化工作情况:一、大力开展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化发展环境开发区自2002年起开始建设并不断完善

4、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今年又开始进行园区光纤网升级改造,并开展无线园区建设。1、园区光纤网开发区已全面建成以千兆为主干、高速接入互联网的IP网络系统开发区园区光纤网络,整个园区网络覆盖了开发区中部和西部地区100%的厂房和办公楼,网络节点达到500多个,基本满足区内企业信息化需求。今年以来,又与上海电信合作,将开发区作为上海“新一代城市光网”建设首批示范园区,在开发区商务楼宇、主题园区及其他重要区域进行网络升级建设,已完成31幢楼宇光纤进楼到户的接入工程,实现“千兆进楼、百兆进户、T级出口”的网络资源覆盖能力。2、3G网络覆盖开发区推进基于各种标准制式的3G网络建设,做到区域全覆盖,同时在新建楼宇

5、中积极推进室内覆盖系统的集约化建设,采用“多网合路室内覆盖系统”,将多家运营商各种制式的网络信号用一套室内覆盖系统进行覆盖传输。目前,借助遍布园区每个角落的3G网络,园区内商务人士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随时随地登录移动互联网。3、WIFI无线覆盖随着开发区集聚的各类企业越来越多,入驻企业对开发区信息化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进一步完善园区投资环境,满足企业随时随地上网沟通交流、移动办公的需求,开发区对公共热点区域进行了WIFI无线覆盖。目前一期项目已正式投入使用,区内包括办公楼宇大堂、科技绿洲会所、公园等22个区域的41个点均可以使用WIFI无线上网。进入漕河泾开发区,无论是园区的驻户、企业员工或

6、来访客人,只要持有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支持WIFI 上网的移动终端,在标注“无线漕河泾”标志的场所都可以免费上网,进行移动办公和商务交流。二、加强园区管理机构信息化应用,提高园区管理水平数字园区建设首先要求园区管理机构自身要加强信息化应用,提高管理水平。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自开展数字园区建设以来,积极推进自身信息化建设,引进或开发了内部信息管理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等。1、内部信息管理系统总公司2002年前即开始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近年来对相关系统进行了升级完善,09年又开发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投入使用。目前各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良好。

7、2、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为从根本上提升开发区总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公司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于2002年正式启动,经过开发、测试、试运行,2005年底ERP系统主要模块开始正式运行,包括征地动迁、资产管理、招商管理、物业工程设备管理等,涵盖了开发区主要业务环节。今年,物业公司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也即将投入运行。3、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区地理信息系统是基于地理信息资源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漕河泾地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首先满足土地管理及规划建设等业务部门办公需要,工作人员能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土地、房产等相关信息,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和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二期工程将在现

8、有基础上实现业务协同及服务信息共享,更方便地用于规划、招商、区域管理、宣传展示、服务信息发布等,以便为区内企业提供更有效的服务。三、加快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开发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各类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不断提升园区服务水平。1、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以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为依托,建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该平台汇集科技企业所需的各类科技服务资源,为创业企业提供互动式公共网络服务平台,服务内容涵盖商务、管理、技术、市场、培训、人才和融资等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并针对不同企业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目前整个开发区已组建了由七家孵化器、科技园组成的“孵化联盟”,

9、拥有孵化面积3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40多家,累计孵化企业近千家。2、培训服务平台为更好的利用政府对人才战略的扶持政策和经费,构建开发区人才高地,以开发区软件园职业培训中心为依托,在“漕河泾双创大讲堂”的基础上,联合有关政府部门及国内外优质培训机构,全面建设“漕河泾开发区双创培训服务平台”,服务平台主要目标是落实政府人才培训政策,实现开发区培训服务功能,满足企业的培训服务需求,平台服务企业超过800家,参与人员超过4000人次。3、人才服务平台开发区专门成立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建立人力资源专业网站开发区人才网,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开发区公共人事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人事代理、人员派遣、猎头服务和

10、企业登记代理等人力资源多元服务。人才网开通以来,网站访问量已超过100万人次,为800多家企业免费提供了网上招聘服务,网站共发布招聘职位8000余个,发布应聘信息2万余条。4、仪器共享服务平台针对大多数初创型科技企业资金短缺、无力购买一些昂贵实验仪器设备的现状,开发区充分整合区内研究院所及企业的科技研发资源,推进公共设备和技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汇集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上海测试中心、微特检测、上海大唐等14家企业205台仪器形成仪器共享服务平台, 大大降低了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实验检测方面的投入,09年为区内企业提供服务1100多次,服务金额750万元。5、统计服务平台开发区建立园区企业统计信

11、息采集系统,方便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区内规模以上企业均已利用该系统在网上报送各类统计报表。统计中心还将区内企业统计联络人员组成专门的群,利用短信群发平台向区内企业及时发布有关信息。6、产品与资源交换平台开发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在门户网上成立了产品与资源交换平台,为开发区企业和员工进行废旧物品的交换和回收提供网络平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同时开发区还合作组建了废旧电脑等电子废弃物回收中心,在园区内全面开展和推进电脑等废旧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工作。7、数据通信服务平台以开发区与电信合资的子公司为依托,除开展语音、数据等基 础电信服务外, 还为区内企业提供 ID

12、C 数据中心、 系统集成等服务, 内容包括服务器托管、主机租用、域名、IT 外包、综合布线、通信 自动化、安防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等服务。 8、呼叫中心平台 在已开通网上客户投诉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又开通了呼叫中心 400 客户服务热线,发挥了较大作用,到去年年底累计工单 21000 多张,内容包括咨询、投诉、报修等,实现 24 小时内对客户投诉 做出处理答复的承诺。 四、大力推进智能园区建设,提升数字园区能级 大力推进智能园区建设, 推进智能园区建设 开发区以智能安全技防平台、智能一卡通、智能信息发布系统 以及智能楼宇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智能园区建设,提升数字园区 能级。 1、智能安全技防平台

13、在开发区道路、各园区、公园、大楼内投资建设了监控系统, 共建有摄像头 1500 多个。今年,为进一步加强“平安园区”建设 并落实世博会安保工作的要求,又投资建设了开发区出入口的高清 智能技防系统,在开发区共设置 25 个端点,其中一期工程建设 17 个路口前端点,共 75 根车道,能清晰地捕获进出开发区的机动车 外形、颜色、车牌及车辆前排人员的图像,并具备车辆特征自动识 别、嫌疑车辆报警、数据传输等功能,能更有效地甄别线索证据, 全面提升公安部门处置治安事件和刑事案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开发 区智能安全技防平台的建设对于改善开发区治安环境起了很大作 用,也为开发区和谐安定的投资、办公环境做出了较大

14、贡献。 2、智能一卡通系统 开发区为方便区内企业员工生活上的便利, 开发了智能一卡通系 统,目前主要以餐饮、商业为主,已发卡 46000 余张,联网点达到 6 31 家,包括 14 家餐厅、咖啡厅及 17 家超市等商业网点。今后还将 对一卡通系统进一步升级,区内员工只须凭一张卡,即可享有餐饮、 商场消费、门禁考勤、停车收费等功能,为企业员工提供便利,逐步 实现会议、休闲、零售、健身、医疗、商务等配套服务水平的提升。 3、智能信息发布系统 开发区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实时信息发布和传播,除门户网 外,还包括主要道路口的大屏幕信息屏、总部办公楼的多媒体触摸 屏查询系统、各大楼电梯口的液晶电视屏等。走

15、进开发区,就会看 到一个个竖立在醒目位置的巨大信息屏,可实时发布天气情况、园 区实时环境监测状况、重要公告、各类重大信息以及播放园区宣传 片等。 4、智能楼宇 开发区已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区域实施楼宇智能化控制系 统,主要包括基地周边电子报警系统;空调、电气、通风、给排水、 电梯机电设备等专业监控系统;消防系统喷淋、烟感智能化控制; 地下车库车辆管理系统,实现计费、计时、车牌摄像等功能。还可 实现地下车库进入各办公楼入口处的电子门禁管理系统;物业管理 所需的电子巡更系统;地下车库车辆诱导系统;实现温度、湿度、 通风、照明等智能控制的办公环境智能控制系统;以及大楼内会议 室集中管理系统等。 五、

16、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及促进产业升级,加快推进两化融合 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及促进产业升级,加快推进两化融合 企业信息化水平 产业升级 通过智能化数字园区的建设,漕河泾开发区信息化环境得到了 很大改善,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提升,受到了广大区内企业 的欢迎。同时,通过实践,开发区也深刻地认识到,企业作为国民 经济的细胞,是园区信息化应用的主体,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在推 进园区两化融合工作方面,除了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自身管理和服 务水平,为入区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外,还要努力推进园区 7 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与此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包括信息服务业 等在内的科技型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信息化与 工业化的融合。为此,漕河泾开发区也做了一些探索。 、推广信息化服务租赁模式,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 推广信息化服务租赁模式, 信息 租赁模式 对区内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为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成 本,开发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