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354430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总 论5一、项目概况5二、综合评价5三、编制依据5四、编制原则5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6一、项目建设背景6二、项目建设必要性6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7一、市场前景分析7二、目标市场分析8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8一、项目建设条件8(一)自然条件8(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8(三) 基础设施条件9(四)市政条件9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10一、项目建设方案10(一)项目建设内容10(二)配套工程建设方案10(三)项目建设进度计划12二、项目管理12三、项目建设标准13(一)市场环境13(二)消防安全管理13第六章 环保、消防、安全和节能影响评价14

2、一、环境保护14(一)编制依据14(二)本项目新增污染物和污染15(三)防治措施15二、消防15(一)编制依据15(二)消防措施16三、安全16(一)编制依据16(二)安全措施17四、节能17(一)编制依据17(二)节能措施17第七章 组织管理与运行18一、组织机构18二、经营管理模式18三、劳动定员和人员管理18第八章 招标方案19一、招标范围及招标内容19(一)招标范围19(二)招标内容19二、招标形式19三、招标方式19四、评标专家来源20五、招标程序和招标基本情况表20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0一、固定资产投资估算20二、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说明20三、新增固定资产资金来源与筹措2

3、1四、流动资金估算及资金来源21第十章 财务评价21一、项目运营计划21二、总成本测算21三、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利润及其分配22四、项目盈利能力22五、经济效益分析22第十一章 风险分析22一、盈亏平衡分析22二、敏感性分析23第十二章 结论及建议23一、结论23二、建议23附录25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总用地533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680平方米,包括:二层建筑600平米,一层建筑2080平米,储藏棚13000平米。 本项目建设停车场:1000平米;容积率:0.3;绿化率:25%; 建筑结构:砖混结构(房屋)、钢架结构(储藏棚);装修标准:普通装修。项目总投资及资金

4、来源:总投资2601.3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资金解决。二、综合评价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城镇规划建设发展方向,同时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进一步实施,特别是城镇一体化战略的推进,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市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区。目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废旧能源的遗弃逐步增多,为了保护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建设一座现代化大型再生能源市场已是势在必行。目前,再生能源回收、交易存在经营场所布局分散、经营混乱、经营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本项目的实施,一是有利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未来的再生能源回收交易中心;二是创造良好的再生能源回收、交易场所,降低

5、再生能源产品回收、交易成本,提高再生能源产品回收的积极性,有效增加收入;三是有利于新农村的集中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本项目建设方案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技术先进可靠,组织管理措施得当,示范带动作用大,服务范围广阔,市场前景看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可以实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说明该项目是可行的。三、编制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四)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六)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七)建筑设计防火规

6、范(GB50016-2006)(八)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九)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四、编制原则(一)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的原则结合总体规划目标。建筑应符合城建规划红线的要求,使整个建筑群组成一组,形成良好的景观效应。(二)整体性原则从功能定位和结构布局出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从整体出发,合理确定中心各个功能布局,实现各个功能分区的完美结合。(三)高标准、现代化建设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并保证充足的流通空间,确保系统的良性运行。(四)统一规划原则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规模。在工程建设的内容和工期安排上做到远近结合,分期实施。(五)生态性原则坚持资源充分综合利用和节能

7、降耗,合理确定各个功能布局,实现各个功能分区的完美结合。注重人工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创造良好的生态景观和特色鲜明的布局空间。(六)适度超前、高标准、现代化建设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并保证充足的绿化用地,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七)以人为本原则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八)可操作性原则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及经济状况,保证规划设计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十一五”时期是经济和社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关键时期。预计

8、到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将达到160万人左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2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万元。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自然资源富集。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你投资,我服务,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招商理念,制定出台优惠宽松的招商政策,为投资者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逐渐形成一种“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发格局。最终将建成对外开放的窗口,建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建成经济发展活跃、规模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科技人才荟萃、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镇。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9、随着现代化生产的日益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由于分类回收能力的限制,大部分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不仅白白流失了有价资源,而且污染了生存环境。目前,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开始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而城市废旧物品也逐渐增多,对于再生能源回收服务的需求也日渐紧迫。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最大程度的做到废物利用,美化环境,减少污染。随着*旗的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人口迅速扩张,废旧物品的回收服务的需求必将增大,本项目的建设越加显得迫在眉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是目前的重要战略举措。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市场主体和运

10、作机构,而在此之前,废旧物资市场一直没有一个专业化的场所,大量存在的废品回收站不仅催生了粗放型回收经济,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少安全隐患。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对于伊金霍霍洛旗发展循环经济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建设势在必行。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一、市场前景分析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六类可回收的废物量分别为:废钢铁4300万吨,废有金属12055吨,废橡胶92万吨,废塑料 250万吨,废玻璃1040万吨,废纸1500万吨。这样一笔可观的再生资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废钢铁的价值:回收一吨废钢可以炼出好钢850千克

11、,相对于用铁矿石炼钢可节约成品铁矿石2吨,节约标准煤0.4吨。废纸的价值:回收利用1吨废纸可再造出800千克好纸,可以挽救17棵大树,少用纯碱240千克,降低造纸的污染排放75%,节省造纸能源消耗4050。然而我国目前的废纸回收率仅为2030,每年流失废纸600万吨,相当于浪费森林资源100万亩(在北方)到300万亩(在南方)。废塑料的价值:我国已经有了将废塑料还原炼汽油、柴油的技术。这种技术能从4吨废塑料(包括食品袋、快餐饭盒等)中生产出700750千克无铅汽油和柴油。发泡塑料,如一次性餐盒和泡沫包装废塑料可以再造塑料。3个废餐盒可以做一把学生用尺,仅北京地区每天使用的一次性餐盒就大约有60

12、70万个,理论上可回收制造尺子20多万把。废易拉铝罐的价值:废罐熔解后可无数次循环再造成新罐,而且还可制成汽车和飞机零件,甚至家具。循环再造铝罐可节省新造铝罐所需资源的95。废玻璃的价值:一吨废玻璃回炉可再生产2万个500克装的酒瓶,比利用新原料生产节约成本20。回收1吨废玻璃可以节约石英砂720千克,少用纯碱250千克,节约长石粉60千克,节约煤炭10吨,电400度。目前,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可再生资源,实行再生资源回收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可再生能源市场前景广阔。二、目标市场分析展望未来市场,一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大,但是有限的资源逐年

13、减少,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量将逐年扩大;二是*旗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工业废品、生活废弃物的不断增加将进一步扩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回收服务的需求。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一、项目建设条件总占地面积53360平方米,地处高原东南部,东与准格尔煤田相连,西邻毛乌素沙漠,南与陕西省神木县接壤,与市政府所在地康巴什新区隔河相望。全旗总面积5600平方公里,辖7个镇,总人口1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9869人。(一)自然条件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素有“地下煤海”之称,已探明煤炭储量148.5亿吨,以“三低一高”饮誉海外,是神府东胜煤田的主采区,国内重要煤田之一。人文资源独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

14、成吉思汗陵园,有距今4000年历史仰韶文化晚期至早商时期的“朱开沟文化”遗址,有保存完好的战国秦长城遗址,有世界珍稀动物遗鸥保护区、古城堡、古树化石、大仙洞、现代化矿区等一大批自然人文景观。是全国卫生先进单位,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文明镇,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国家卫生镇。生态环境良好,林木覆盖率为32.6%,植被覆盖率为86%,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旗”、“全国绿化百佳县”和“全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先进旗”。境内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永久储量151亿立方米。地表有6条大的内流河,有两条外流河干流,水质良好。区位环境优越,地处呼包鄂“金三角”区域,公路总里程1683公里。包茂高速、109国道高速纵横

15、交错,包西铁路、包神铁路、东乌铁路穿越旗境,机场坐落旗境,距旗府所在地14公里,已基本形成集铁路、公路、航空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周边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主要经济指标连续5年平均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9年全旗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政通人和的崭新局面,走出了一条具有伊旗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入全国百强县第86位,西部百强县第4位,居全区69个旗县第2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关注民生,坚持在科学发展中推进跨越,在把握规律中构建和谐。(三) 基础设施条件1交通运输道路旅客运输发展以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客运市场为重点,加强了旅客运输市场规范化管理,大力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