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250道试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35441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250道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250道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250道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250道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250道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250道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250道试题)(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A.尚书禹贡B.史记货殖列传C.汉书地理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A.尚书B.史记C.汉书D.山海经 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A.(德)戈策B.(中)司马迁C.(中)班固D.(俄)罗蒙诺索夫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B.工业地理C.商业地理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A.宇宙派B.地志派C.

2、环境论派D.区位论派 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 )首创。A.杜能B.韦位C.克里斯泰勒D.廖什 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D.生产地域综合体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A.阶级性B.地域性C.综合性D.实用性E科学性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A.经济地理学概论

3、B.工业地理学C.城市地理学D.中国经济地理学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12.三次产业分类法创始人是( )。A.克拉克B.库茨涅兹C.配弟D.费希尔13.下列著名经济学家中,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无关的是( )。A.配弟B.库茨涅兹C.克拉克D.佩鲁14.从世界发达国家工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

4、看,属于知识密集型工业发展的阶段的是( )。A.以轻纺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B.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导的时期C.以高技术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D.以加工制造工业为主的发展时期15.产业布局主要模式有( )。A.增长极布局模式B.点轴(线)布局模式C.网络布局模式D.“飞地”布局模式16.有关增长极,说法错误的是( )。A.增长极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但他忽视了地理空间B.布代维尔强调了地理空间,并把增长极与城镇联系起来C.增长极通过集聚作用发展成为城市,在自身成长的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增长D.增长极适用于发达地区的产业布局模式17.下列各种线状基础设施中,( )对点轴布局模式影响最大。A.交

5、通线B.动力供应线C.水源供应线D.通信线路18.区域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 )。A.区域内平衡与不平衡问题B.优化产业结构问题C.空间结构合理化问题D.区域发展政策问题19.下列各类产业中, ( )占区域GDP比重最大,( )处于技术最前沿,( )关联性作用强,( )必须超前发展。A.基础产业B.主导产业C.支柱产业D.新兴产业20.点轴(线)布局模式适用于 ( )。A.经济落后地区B.中等发达地区C.经济发达地区D.以上答案都不是21.在区域发展政策中,( )是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A.区域产业政策B.区域组织政策C.区域调控政策D.区域税收政策22.在区域发展政策中,( )是区域经济协调

6、发展的保证。A.区域产业政策B.区域组织政策C.区域调控政策D.区域税收政策23.在区域发展政策中,( )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手段。A.区域产业政策B.区域组织政策C.区域调控政策D.区域税收政策24.下列属于主导产业基本特性的有( )。A.阶段性B.关联性C.区域性D.增长性24.下列属于主导产业基本特性的有( )。A.阶段性B.关联性C.区域性D.增长性25.下列产业布局战略和开发重点,属于东部地带提出的是( )。A梯度开发战略B.中间突破战略C.反梯度开发战略D.跳跃式开发战略26.下列产业布局战略和开发重点,经济效益最高的是( )。A梯度开发战略B.中间突破战略C.反梯度开发战略D.跳

7、跃式开发战略27.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有( )。A.有限性B.区域性C.整体性D.动态性28.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不是产业布局的( )。A.前提B.基础C.充分条件D.必要条件29.热带经济林木橡胶生长的自然条件有( )。A.高温B.高湿C.静风D.沃土30.下列技术要素中,( )属于软技术范畴。A.工具设备B.工艺流程C.生产技能D.管理水平E 操作方法31.下列关于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知识、智力愈益成为制约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B.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设施成为新兴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C.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在区域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日益上升D.生产向综合化、大型化和国际化方向

8、迈进,经营向小型和分散化方向发展 32.深圳原先是一个小渔村,改革开放后,因毗邻香港实行特区优惠政策,今天已成为经济发达的大都市,说明了( )。A.位置、交通和信息条件三位一体,深圳位置条件的变化引起交通和信息条件根本性的变化B.位置、交通和信息条件属于历史范畴,始终是处于变化之中的C.位置、交通和信息条件是重要的经济资源D.正确的区域发展政策可以促进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优化33.智力倒流现象对流出区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A.给第三世界国家和落后地区遭成重大人才流失B.实质是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反向援助C.不利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知识经济的发展D.影响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赶超发达国家的步伐34

9、.产业布局评价的原则有( )。A.全面考察与突出主导因素相结合B.辩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C.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D.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35.下列产业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 )。A.纺织工业B.食品工业C.包装工业D.汽车工业36.下列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有( )。A.采煤工业B.采油工业C.汽车工业D.服装加工业37.下列产业中,对自然资源约束条件最大的是( )。A.纺织工业B.冶金工业C.服装加工工业D.采掘业38.人口数量及其变化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人口越多,产业的产品就越大,劳动力供应就大,价格就便宜B.一个地区的人口越多,对资源的消耗和

10、对环境的破坏的干扰程度就越大,就业压力也越大C.人口规模不大时,适度的人口增长率对于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都是必要的D.人口数量过大和增长数量过快不利于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因此,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应该长期的零增长或者负增长39.狭义的农业指( )。A.种植业B.畜牧业C.副业D.渔业40.农业生产的特点有( )。A.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B.强烈的季节性、连续性和周期性C.强烈的地域性D.对土地具有特别的依赖性41.农业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包括( )。A.环境B.植物 C.动物D.微生物42.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有( )。A.农业生态系统是由人类投入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的产物B.农

11、业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由人类经济活动所决定 C.农业生态系统的价值流D.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与物质的输出和输入是商品交换所造成的43.农业区位论的提出者是德国农业地理学家( )。A.佩鲁B.克拉克 C.韦伯D.杜能44.1826年, 一书出版了,系统地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A.经济进步的条件B.孤立国C.德国南部的中心地D.安全与进步的冲突45.经济作物也称为( )。A.技术作物B.粮食作物C.工业原料作物D.谷类作物46.经济作物的布局原则有( )。A.因地制宜,择优布局,适当集中B.尽可能在产区建立加工工业C.产区应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D.产区应有充裕、技术素质较好的劳动力47.农业产业化的

12、组织形式有( )。A.公司+基地+农户B.主导产业+农户C.专业市场+农户D.农户48.在杜能的同心状农业图中,( )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最高。A.自由农业区B.林业区C.轮作农业区D.谷草农作区E.三圃农作区F.畜牧区49.在杜能的同心状农业图中,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最低的是( )。A.自由农业区B.林业区C.轮作农业区D.谷草农作区E.三圃农作区F.畜牧区50.下列有关杜能农业区位论的理论模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费是决定利润大小的唯一变量B.利润加运费是个常数C.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农业布局来达到节约运费D.同一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生产成本之差是常数E.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

13、高产品价格或者降低产品成本来最大限度增加利润51.第二产业包括( )。A.工业B.农业C.建筑业D.交通运输业E.商业52.下列属于工业生产与布局特点的是( )。A.工业生产的过程主要是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过程B.工业生产的过程主要是生物工程的过程C.工业生产可以是不连贯、不依次、分散地进行D.工业生产必须是连贯的、依次的、集中地进行E.工业生产过程可以是间断、交错和区位上的游离53.当人初GDP达到( )时,矿产品使用强度处于高峰时期。A.800美元以下B.800-3500美元C.3500-10000美元D.10000美元以上54.矿产资源的经济评价的内容有( )。A.矿种B.储量C.品位D.埋藏赋存条件E.矿区地理条件55.工业再布局的表现形式有( )。A.扩建B.改建C.迁建D.替代产业E.“迹地”利用56.有关工业结构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部门结构纵向划分工业,目的在于研究工业内部各部门地位及比例是否协调合理B.工业地域结构从横向角度划分工业,目的在于研究工业布局地域形态C.工业部门结构和工业地域结构是同一个事物和过程两个不可分割的侧面D.按产品生产过程的阶段性分为开采工业、原材料加工工业和制造工业57.煤炭外运是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