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认证企业自我评估实施报告一般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4332081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关认证企业自我评估实施报告一般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海关认证企业自我评估实施报告一般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海关认证企业自我评估实施报告一般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海关认证企业自我评估实施报告一般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海关认证企业自我评估实施报告一般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关认证企业自我评估实施报告一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关认证企业自我评估实施报告一般(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海关认证企业自我评估报告一般认证说明一、关于评估报告企业在向海关提出适用认证企业管理申请前,应当按照认证标准进展自我评估,填写评估分值,并将自我评估报告随认证申请一并提交海关。自我评估报告分两局部:一为企业介绍,内容需包括企业根本情况简要介绍,企业含分支机构注册登记情况,根据认证标准自我打分评估情况,企业联系人情况等。二为根据认证标准逐项打分评估,并需在备注栏内就该项指标得分做出简要说明其中有制度或文件要求的需列出制度或文件名称,计算数值的需列出数值。二、关于认证标准及赋分规则本认证标准分为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守法规*、贸易平安和附加标准,共5大类18条29项。其中前4类为根底标准,第

2、5类为附加标准。一根底标准赋分规则。赋分选项分为两种,一是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2;二是达标、局部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1、-2。达标:企业实际情况符合该项标准。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符合每个分项标准。局部达标:企业实际情况根本符合该项标准。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根本符合每个分项标准。不达标: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合该项标准。相关标准项不适用于该经营类别企业的,海关不再对该项标准进展认证。二附加标准赋分规则。设定符合和不适用选项,对应分值为2和0。附加标准分值最高为2,不重复记分。三、关于认证标准的通过条件企业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并经海

3、关认定的,通过认证:一所有赋分工程均没有不达标-2分情形;二认证标准总分在95分含本数以上。认证标准总分=100+所有赋分工程得分总和。四、关于规*改良情形的适用除本认证标准第9、10、11、12、14、19、20项外,其他项不达标或者局部达标的,允许企业规*改良。规*改良期限由海关确定,最长不超过90日。根据规*改良情况,海关认定是否通过认证。. z.-海关认证企业标准一般认证认证标准达标情况备注一、内部控制标准达标0局部达标-1不达标-2不适用一组织机构控制1.内部组织架构指定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关务,对企业认证建立书面或者电子档案。2.海关业务培训1企业应当建立海关法律法规等相关管理规定的内

4、部培训制度。2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员、负责关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每年至少参加1次海关法律法规等相关管理规定的内部培训,及时了解、掌握相关管理规定。二进出口业务控制3.单证控制具备进出口单证复核或者纠错制度或者程序。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在申报前或者委托申报前有专门部门或者岗位人员对进出口单证涉及的价格、归类、原产地、数量、品名、规格等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规*性进展内部复核。报关企业:代理申报前,有专门部门或者岗位人员对委托人提供的监管证件、商业单据、进出口单证等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展合理审查。物流企业:有专门部门或者岗位人员对运输工具进出境申报信息、舱单及相关电子数据、转关单载货清单

5、等物流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进展复核。4.单证保管1按海关要求建立进出口单证管理制度,确保企业保存的进出口纸质和电子报关单证、物流信息档案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与平安性。2妥善保管报关专用印章,以及海关核发的证书、法律文书。三内部审计控制5.内审制度1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岗位,或者聘请外部专职人员独立对进出口业务等实施内部审计。2每年至少内审1次,建立内审书面或者电子档案。6.责任追究1建立对进出口业务发现的问题或者*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或者措施。2建立对企业人员和报关人员私揽货物报关、假借海关名义牟利、向海关人员行贿等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或者措施。7.改良机制1建立改良制度或者措施。2对海

6、关要求的规*改良事项,应由负责关务的高级管理人员直接负责具体的规*改良实施。四信息系统控制8.信息平安1建立信息平安管理制度,保护信息系统平安,并对员工进展相关培训。2有专门程序或者制度,识别信息系统的非正常使用,包括非法入侵信息系统,篡改或者更改业务数据,并对上述行为有严格的责任追究。信息系统要使用专人账户和密码,并且定期更改用户密码。3有专门程序或者制度,保护系统和数据,有数据恢复、备份等手段防止信息丧失,应用反病毒软件和防火墙技术。二、财务状况标准五财务状况9.会计信息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记录和反映进出口活动的有关情况,财务处理及时、规*。10.偿付能力1企业

7、财务的速动比率在平安或者正常*围内。2企业财务的资产负债率在平安或者正常*围内。11.盈利能力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在平安或者正常*围内。12.缴税能力生产型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上月末固定资产净值不低于其3年内向海关单笔纳税最高额。非生产型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上年度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不为负。达标0 不达标-2不适用三、守法规*标准六遵守法律法规13.人员*记录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负责关务的高级管理人员、财务负责人连续2年无成心犯罪记录。14.*记录1连续2年无走私犯罪、走私行为。2非报关企业:1年内因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被处分金额超过3万元且10万元以下的行为不超过1次。报关企业:1年内因违反海关监管

8、规定被处分金额超过1万元且3万元以下的行为不超过1次。3非报关企业:1年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的处分金额累计10万元以下,且*次数在5次以下或者虽然超过5次,但违规次数与上年度企业进出口相关单证报关单及进出境备案清单、运输工具进出境申报信息、舱单及相关电子数据、转关单载货清单总票数比例不超过千分之一。企业自查发现并主动向海关报明,被海关处以警告以及3万元以下罚款的除外报关企业:1年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的次数不超过企业上年度代理申报报关单及进出境备案清单总票数比例不超过万分之三,且处分金额累计5万元以下。企业自查发现并主动向海关报明,被海关处以警告以及1万元以下罚款的除外七进出口业务规*15.

9、注册信息报关单位:按规定报送报关单位注册信息年度报告,企业及报关人员在海关的注册登记内容与实际相符。其他企业:在海关的注册登记内容与实际相符。16.进出口记录上年度或者本年度有进出口活动或者为进出口活动提供相关效劳。17.申报传输规*1报关企业:连续4个季度单季报关过失率不超过同期全国平均报关过失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连续4个季度单季报关过失率或者所委托报关企业报关过失率不超过同期全国平均报关过失率。物流企业:连续4个季度单季舱单及相关电子数据传输过失率不超过同期全国平均传输过失率,连续4个季度单季运输工具进出境申报信息、转关单载货清单等物流信息的申报过失率不超过同期全国平均申报过失率。2连

10、续2个季度单季规*申报率超过85%。3上年度及本年1至上月手账册超期未报核情事不超过1次。18.税款缴纳1上年度以及本年度1至上月滞纳税款报关单率不超过5%。2截至认证期间,没有超过法定缴款期限尚未缴纳的税款及罚没款项情事。八符合海关管理要求19.管理要求1连续2年未发现有向海关提供虚假情况或者隐瞒重要事实、拒绝或者拖延提供账簿单证资料、成心转移、隐匿、篡改、毁弃账簿单证资料等逃避海关稽查、逃避税款征缴的情形,或者无正当理由拒不配合海关执法或者海关管理的情形。2连续2年未发现企业报送信息有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情形。3连续2年未发现有假借海关或者其他企业名义获取不当利益的情形。4连续2年未发

11、现有向海关人员行贿的行为。九未有不良外部信用20.外部信用企业或者其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负责关务的高级管理人员、财务负责人连续1年在工商、商务、税务、银行、外汇、检验检疫、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失信企业或者人员、黑企业、人员。四、贸易平安标准达标0局部达标-1不达标-2不适用十场所平安控制措施21.场所平安企业有检查、阻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企业生产经营场所的书面制度和程序。1大门和传达室:车辆、人员进出的大门配备人员驻守。2建筑构造:建筑物的建造方式确保能够防止非法闯入。定期对建筑物进展检查和修缮,确保其完好无损。3锁闭装置及钥匙保管:所有内外窗户,大门和围栏都设有足

12、够数量的锁闭装置。管理层或者保安人员要保管所有锁和钥匙。十一进入平安控制措施22.进入平安企业实施员工和访客进出管理,有保护公司资产的书面制度和程序。1员工:具有员工身份识别系统,对员工进展身份识别和进入控制。对员工、访客的身份标识比方钥匙、钥匙卡等的发放和回收进展统一管理和登记。2访客:对进入企业的访客要检查带有照片的*件并进展登记,访客要佩戴临时身份标识并且有内部人员陪同。十二人员平安控制措施23.人员平安企业有审查拟聘员工和定期审查现有员工的书面制度和程序,提供动态的员工清单,包含*、出生日期、*、担任职位。1聘用前 聘用员工前,应对其应聘申请信息例如就业经历、推荐信等进展核实。2背景调

13、查:聘用员工前,应对其进展有无*犯罪记录进展平安背景的检查或者调查。一经录用,要根据员工表现,以及对处于重要敏感工作岗位的员工进展定期审查和重新调查。3员工离职程序:应有书面制度和程序,对离职或者停职员工及时收回工作证件、设备,并制止其进入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及使用企业信息系统。十三商业伙伴平安控制措施24.商业伙伴平安企业有要求商业伙伴供给链平安的书面制度和程序。书面文件:在合同、协议或者其他书面资料中要求商业伙伴按照本认证标准优化和完善贸易平安管理。十四货物平安控制措施25.货物平安企业有确保供给链中货物在运输、搬运和存放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平安性的措施和程序。1装运和接收货物:运抵的货物要与货物单证的信息相符,核实货物的重量、标签、件数或者箱数。离岸的货物要与购货订单或者装运订单上的内容进展核实。在货物关键交接环节有签名、盖章等保护制度。2货物差异:在出现货物溢、短装或者其他异常现象时要及时报告或者采取其他应对措施,并有书面制度和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