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资源与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时)学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297998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资源与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时)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资源与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时)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资源与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时)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资源与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时)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资源与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时)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资源与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时)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资源与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时)学案【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2通过整体性原理,从四大圈层角度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3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4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5.通过拓展训练题达到对考试要点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习策略】 1理解本节内容的基本概念,如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的危害,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防御措施等,把握复习重点。 2结合近年来有关自然灾害发生的热点,了解如何通过工程和非工

2、程措施防御自然灾害。【课堂活动】考点诠释1: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探究活动1:结合教材,归纳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类型。1自然灾害概况概念:在 发生的,对人类 构成危害的事件。气象灾害:如 (飓风)、 、 寒潮等分类 地质灾害:如 、火山、 、泥石流等 水文灾害:如 、海啸、赤潮等考点诠释2: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危害和防御措施。图2探究活动2:据图2分析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完成表1。图2台风寒潮洪涝干旱地震形成多发季节影响地区危害防御措施表1 主要自然灾害探究活动3:据图分析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图31.据图3分析气象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 。2

3、.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其成因是 、 。3.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以 季最为突出,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长江中下游地区在 月也会发生干旱,其成因是 。5.台风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它在给在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有 、 。6.西南地区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有 7.西北地区常年干旱的原因 8.分析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原因。【典型例题1】图4为某年我国局部地区5月中旬至7月上旬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1.此时段华北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是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冰雹2.形成上述气象气候灾害的主要原因是A、副高控

4、制,晴热少雨 B、冷空气南下,触发强对流天气图4C、大气污染加剧,雾霾频频出现 D、夏季风尚未影响到此,雨带远在南方探究活动4:整理洪水成因及治理分析模型。【典型例题2】 3.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大地震。超级强震引发浪高达10米以上的海啸以及核泄漏事件,给日本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材料二 2011年08月16日(新华社)东非地区正遭遇60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出现大范围饥荒,约有1200万人正挣扎在饥饿导致的死亡线上。 材料三 中新网2011年6月20日电 综合消息,6月3日以来,南方部分地区相继出现4次强降雨天气过程,截至6月20日16时,此次灾害已造成13省份175人死亡86人失踪。图7(1)材料中涉及的气象灾害有哪些?(2分) (2)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 (2分) 山体崩塌 泥石流 水土流失 滑坡 水库决堤 A. B. C. D.(3)根据材料三和图7分析我国洪涝灾害分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并分析不同区域形成该洪涝灾害的共同原因。(6分) 【知识构建】根据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和教材内容进行知识构建。【重点图像】归纳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