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280700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孤独之旅》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孤独之旅教学设计教材及学情分析(一)课文解读:孤独之旅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小 说,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 草房子。课文展示了主 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孤独而成熟、坚强的 成长历程。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 其实是杜小康的成长之旅。课文最大的亮点就是出色的 环境描写,它为人物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在体 验欣赏过程中,既能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又能激 发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情景,树立奋进的信念,培养战 胜困难的勇气。(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一群处于浮躁变动的青春期的孩子。这 些孩子面对升学、生活的压力,在初三这一年,心理上 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化。本文主人公杜

2、小康和学生是同 龄的孩子,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心灵的距离。环境描写 很吸引学生阅读,但学生难以体会其作用,基于此,我 在这堂课中通过多种形式,把暴风雨中杜小康战胜孤独 长大这一部分作为突破点,让学生走进文本,再由点到 面,深入文中感受人物在孤独的环境中的心路历程,同 时结合学生自身体验,感悟生活,树立奋进的信念,培 养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知识目标:1 、通读全文,概括出课文的故事内容。2 、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二)能力目标:1 、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了解其作用,并能模仿着 用环境描写来表现自己的一种心情。2 、小组合作,跳读重点语段,感受杜小康牧鸭过程 中的心路历程

3、。(三)情感态度与价观观: 学习主人公勇于战胜磨难的可贵品质,并能内化成 自己的品德。(四)教学重难点:1 、小组合作,跳读重点语段,感受杜小康牧鸭过程 中的心路历程,体验成长的感受。2 、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了解其作用,并能模仿着 用环境描写来表现自己的一种心情。教学方法和策略1 、本课以阅读法、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为主进 行教学,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 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发表自己的意 见,相互引导、相互启发、相互争论,激发他们主动获 取知识,培养健康的情感。2 、本文篇幅很长,通过多媒体展示,能快速切入相 关文本、情景,有效的利用、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

4、堂 效率,给学生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出示相关的图片, 阅读与欣赏相结合 , 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完成本课的 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诗情画意“引孤独”(课前播放歌曲当你孤单时你会想起谁 ,直到上 课。)同学们,当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当我们 缠着父母撒娇,当我们对身边的幸福视而不见的时候, 你是否会想到这样一个人,他由于家道中落,被迫辍学, 只得跟随父亲到茫茫无际的芦苇荡放鸭子?此时此刻, 你会产生怎么的情感?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走进 孤独之 旅,和文中的主人公一起去旅行吧。(出示插图 , 引出 课题)(教师采用悲凉的语调、怜悯的言辞,三言两语

5、既 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营造了低沉的氛围,把学生 的情感体验力求引导到阅读中来)(二)成长故事“找孤独” 学生迅速阅读课文,并要求能在此基础上复述课文 主要内容。(多媒体预习反馈)(三)合作探究“解孤独”1 、请找出文中体现“孤独”的词句,体会标题“孤 独之旅”的含义(知识点:离开同学、学校;离开村庄、人群;与 父亲交流越来越少。对自然环境的恐惧;对前途的恐惧。)2 、在这个牧鸭途中,杜小康又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 呢?(小组合作,跳读文中描写杜小康的语段,找出体 现他心理活动的语句,并说说句子体现的是怎样的心 理。)(分析时朗读相关语句:个别学生念、老师泛读、学生一起朗读。)(知识点:回避孤

6、独恐惧、害怕、胆怯 面对孤独长大、坚强、成熟)3 、小结:从分析中,我们看杜小康是个怎样的孩子 呢?(原来幼稚、软弱,后来坚强、勇敢、有责任心。) 归纳:他的孤独之旅,其实也是他的成长之旅。(四)自然环境“悟孤独” 这个孤单的少年,他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呢?(他身边的环境是怎样的?)1 、请找出环境描写(芦苇荡、鸭群、暴风雨)的句 子,轻轻朗读,说说它的作用。示例:句子(第 21 节)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赏析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地写出了芦 荡的幽深繁茂(原句景色) ,反衬出小船的孤小,突出了 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的真切 (环境描写的作 用)。总作用:渲染孤独

7、的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衬托杜 小康的心理,造就他坚强的性格。归纳:(多媒体展示)“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烘托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2 、说一说、练一练:可以用怎样的环境来表现你的心情:高兴、悲伤、 兴奋、苦恼、孤独请选择一种心情,自己设置情境 (比如考试得了满分; 妈妈去外地了,家中只有我一个人;朋友要去远方求学 了;爸爸买来了我渴望已久的物品)学生思考、交流,老师适当点评。(五)各抒己见“话孤独”1 、畅谈孤独(多媒体展示) 孤独可以使人能干,也可以使人笨拙。雨果 孤独是一种正常并且健康的心态一一如果程度得当的话。它标志着一种人格的成熟。它使

8、人少了许多盲目。 它使人在嘈杂的生活中有了一份保护身心健康的清静。 曹文轩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2 、体验感悟你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过“孤独”吗?能不能与大家 一起来分享你的体验和感悟?(学生畅谈)(六)教学小结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命中,成长是永恒的话题,无论孤独、苦难、挫折都是一种美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暴风雨,胆小、害怕的杜小康会找到十几只鸭子吗?没有暴风雨,杜小康会看到阳光下闪闪发光 的羽毛吗?没有孤独之旅,杜小康能变得成熟和坚强吗? 同学们,倘若你遭遇孤独,遭遇磨难时,请你们回想杜 小康,学习杜小康,即使在孤独中,也要挺过去,风雨 兼程,去收获那温热的鸭蛋!(七)学生作业1 、

9、课外阅读草房子。2 、学习环境描写对人物的刻画,写一个片断。 在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中结束本课教学 板书设计孤独之旅曹文轩杜小康-T茫然、恐慌、孤独-T磨难-T坚强牧鸭之旅成长之旅教学反思1 、孤独之旅 这篇小说内容与学生生活环境不同, 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对教学进度、教学目 标的完成有了一定的影响。上课时,让学生用身临其境 式进行阅读,设身处地理解杜小康的心理感受,对学生 掌握小说的思想内涵,理解题目的含义有很大的帮助。2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感受到由于信息技术的 运用,给学生创设恰当的课堂气氛,在困惑时为他们指 路,让我轻松有效地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激发学 生探究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能 力。今后我将继续加强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的 学习。王国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