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97781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238709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97781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97781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97781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97781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97781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9778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97781(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类安全题库1、判断题 汽油的爆炸极限是: 7.6% 1.4%。 (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2、判断题 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分值1.0)标准答案:正确3、判断题 皮肤接触活泼金属 (如钾、钠 ),可用大量水冲洗。(分值 1.0)标准答案:错误4、判断题 进行化学类实验,应带防护镜。(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5、判断题 实验室发现可燃气体泄漏,要迅速切断电源,打开门窗。(分值 1.0)标准答案:错误6、判断题 在着火和救火时,若衣服着火,要赶紧跑到空旷处用灭火器扑灭。(分值 1

2、.0)标准答案:错误7、判断题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 ,应该向上风方向疏散。(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8、判断题 中毒事故中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应先抢救中毒者,再采取措施切断毒物来源。(分值 1.0)标准答案:错误9、判断题 实验中,进行高温操作时,必须佩戴防高温手套。(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10、 判断题 误服强酸导致消化道烧灼痛,为防止进一步加重损伤,不能催吐,可口服牛奶、鸡蛋清、植物油等。(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11、 判断题 皮肤被黄磷灼时 ,应及时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立即用清水 (由五氧化二磷、五硫化磷、五氯化磷引起的灼伤禁用水洗)或 5%硫酸铜溶液或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3、,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中和所形成的磷酸,然后用1:5000 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或用2%硫酸铜溶液湿敷,以使皮肤上残存的黄磷颗粒形成磷化铜。(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12、 判断题 眼部碱灼伤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彻底冲洗,冲洗时必须将上下眼睑拉开,水不要流经未伤的眼睛,不可直接冲击眼球,然后可用2%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分值 1.0)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13、判断题 强酸溅入眼内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彻底冲洗,冲洗时必须将上下眼睑拉开,水不要流经未伤的眼睛,不可直接冲击眼球。(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14、判断题 禁止穿拖鞋、背心、短裤(裙)进入实验

4、室,高跟鞋可以进实验室。(分值 1.0)标准答案:错误15、 判断题 铅被加热到 400以上就有大量铅蒸汽逸出,在空气中迅速氧化为氧化铅,形成烟尘,易被人体吸入,造成铅中毒。 (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16、 判断题 CO 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后,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 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致使血携氧能力下降,同时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却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3600倍,且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碍了氧的释放,导致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可编辑范本17、 判断题 丙酮、氢氧化钠、氨等具有低毒性。(分值 1.0)标准答案:

5、正确18、 判断题 Cl2 和 CO 作用生成的光气毒性比Cl2 大。(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19、 判断题 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烟气窒息致死。(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20、 判断题 汞、苯、铬酸盐和氰化物属于对人体具有极度危害的物质。(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21、 判断题 常用的化学试剂如:苯、乙醚、甲苯、汽油、丙酮、甲醇和煤油均属于易燃物质。(分值1.0)标准答案:正确22、判断题 HCN 进入机体,抑制呼吸酶作用,造成细胞内窒息,从而引起组织中毒性缺氧,全身性中毒症状。 (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23、 判断题 Na、K 、电石、金属氢化物不能与水

6、及空气接触,须密闭保存。(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24、判断题 SnCl2、FeSO4、Na2SO3 与空气接触易逐渐被氧化,须密封保存。(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25、 判断题 金属钠、钾可以存放在水中,以避免与空气接触。(分值 1.0)标准答案:错误26、 判断题 重金属如铅、镉、汞等对人体有害。(分值1.0)标准答案:正确27、 判断题 安装在危险品仓库的灯具应该是防爆型的。(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28、 判断题 因处理废液费用很高,应将无毒无害试剂与有毒有害试剂分开处理,例如稀HAc 、H2SO4、HCL 、 NaOH 、 KOH 等溶液可进行中和处理。(分值 1.0)标

7、准答案:正确29、 判断题 乙烯的爆炸极限是: 3.1 32。 (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30、 判断题 实验室走廊不能放木制桌子、柜子等易燃物品,但可以放金属柜、冰箱等。(分值 1.0)标准答案:错误31、 判断题 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远离明火、避免阳光直晒,搬运时不得碰撞。(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32、 判断题 气体钢瓶使用后,可以不关闭阀门。(分值1.0)标准答案:错误33、 判断题 打开封闭管或紧密塞着的容器时,注意其内部是否有压力,容器口不得对人,避免发生喷液或爆炸事故。 (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34、 判断题 可以在木质或塑料等实验台上直接使用加热电炉。(分值 1.

8、0)标准答案:错误35、判断题 用活泼金属做除水实验,已观察不到金属的氧化反应,就可以将活泼金属丢弃。(分值 1.0)标准答案:错误36、 判断题 实验过程中长时间使用恒温水浴锅时,应注意及时加水,避免干烧发生危险。(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可编辑范本37、 判断题 实验室中使用臭氧发生设备时,应保证管路气密性,并将尾气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吸收,以免室内臭氧浓度过高。 (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38、 判断题 实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实验仪器在夜间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连续运转,如果必须在夜间使用,应严格检查实验仪器的漏电保护装置及空气开关等工作正常。(分值1.0)标准答案:正确39、 判断题 如发

9、现水泵漏水,可以不用切断电源,待实验完毕后再报修。(分值 1.0)标准答案:错误40、 判断题 通常有害药品经呼吸器官、消化器官或皮肤吸入体内,引起中毒。因此,我们切忌口尝、鼻嗅及用手触摸药品。(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41、判断题 储存在冰箱内的所有容器,应当清楚地标明内装物品的品名、储存日期和储存者的姓名。(分值 1.0)标准答案: 正确42、判断题 打开易挥发或浓酸、 浓碱试剂的瓶塞时, 瓶口不要对着脸部或其他人,宜在通风橱中进行。(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43、 判断题 酒精灯不再使用时,应立刻用嘴吹气灭火。(分值 1.0)标准答案:错误44、 判断题 对含有悬浮物质的溶液加热

10、时,应加沸石或玻璃珠,以避免爆沸现象产生。(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45、判断题 在稀释浓硫酸时, 不能将水往浓硫酸里倒,而应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不断搅拌均匀。(分值 1.0)标准答案: 正确46、 判断题 不应用双手同时触及电器,防止触电时电流通过心脏。(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47、 判断题 用低沸点溶剂洗涤过的滤饼,可直接放入烘箱干燥。(分值 1.0)标准答案:错误48、 判断题 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有毒、带菌、腐蚀性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集中统一处理放射性废物,谨防污染环境。(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49、 判断题 实验产生或剩余的易挥发物,可以倒入废液缸内。(分值 1.0)

11、标准答案:错误50、 判断题 受阳光照射易燃烧、易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和桶装、罐装等易燃液体、气体应当在阴凉通风的地点存放。(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51、 判断题 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或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52、 判断题 有机废物、浓酸或浓碱废液等倒入水槽,只要加大量的自来水将之冲稀即可。(分值 1.0)标准答案:错误53、 判断题 危险废物可以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或混入生活垃圾中贮存。(分值 1.0)标准答案:错误可编辑范本54、 判断题 不能将乙醚等易挥发品放入普通冰箱,否则由于挥发气体

12、不断溢出,而普通冰箱启动时有电火花出现,就有可能引起火灾。(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55、 判断题 使用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安装通风装置,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大楼和实验室应有“严禁烟火”的警示牌,配置必要的消防、冲淋、洗眼、报警和逃生设施。(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56、 判断题 危险化学品用完后就可以将安全标签撕下。(分值 1.0)标准答案:错误57、 判断题 在装置汞的仪器下面应放一搪瓷盘,以免不慎将汞洒在地上。(分值 1.0)标准答案:正确58、 判断题 不得使用过期、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气体钢瓶。(分值1.0)标准答案:正确59、 判断题 冷凝冷却系统上连接用的橡胶管必须定期检查更换,避免管子老化而引起漏水事故的发生。(分值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