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课外默写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226055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课外默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下课外默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下课外默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课外默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相见欢复习一、 诗意: 无言独自一人登上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冷月相伴。 梧桐遮蔽的寂寞幽深的小院,关锁着无法消散的清冷的秋。 剪又剪不断,理了仍然乱,那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 唉,别是一种滋味压在我的心头。二、内容理解:1、这首小令是南唐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 ,其感情基调是 亡国哀思 凄婉2、 词中 句点明了时间, 句点明了季节。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3、词的上阕写景,形象描绘词人登楼所见之景是哪一句?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样作用?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了残月、梧桐、深院、清秋等景物,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气氛,表达了词人落寞、孤寂之情。4、“抬头望月,残月如

2、钩。”此处若改成“月似盘”你觉得如何呢? 1、不押韵。 2、残月象征着人事的缺憾,与全词基调一致。5、“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 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 的身影 愁苦; 孤身登楼6、词中的“锁”字是传神之笔,请赏析。从字面上看,“锁”的是清秋,而实际上“锁”的是人。“锁”字写出了词人被幽囚的悲哀和孤寂。7、品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在写作上的妙处是什么?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是为人称道的名句,请作赏析。)直抒胸臆,运用比喻,将“离愁”比作丝缕、乱麻,把抽象的情感写得真实形象、细致入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绪百结、难以排遣的心情。现在多形容某些事

3、情难以解决处理。8、词的上下片相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上片:寓情于景 下片:借助比喻直抒离愁 9、比较与李煜写愁的异和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有了长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愁有了重量。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愁可以游走。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愁多而可视。 登飞来峰复习一、 诗意:我登上了飞来峰上的高塔,听人说清晨鸡鸣时从这儿能看到太阳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在最高层。二、内容理解: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为实现自己的

4、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 ,实则指 。 千寻塔的最高层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3、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这一意象)是什么? 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4、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5、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自”:在诗中是自然之义,用在此处使诗句的原因解释不来得绝对;“只”:在诗中

5、念起来通顺上口,更符合诗人的处境和心情。6、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 ”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 。 千寻(见日升) 铺垫7、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8、.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背诵默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 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表达诗人旷达胸襟,一洗送别诗悲凉凄怆之气的诗句)是: , 。2、唐代陆龟蒙离别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的句子,由此我们可联想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的句子: , 。3、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 ,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登幽州台歌1、 感叹生不逢时,含蓄地批判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俯仰古今,暗示自己怀才不遇的)的诗句的是: , 。

7、2、 写宇宙浩瀚、沧桑易变、壮志难酬的慷慨悲愤之情(写登楼远眺,表现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情绪)的句子是: ,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 (表现春天朦胧美)写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的诗句: , 。2、以对比手法(反衬手法)突出早春美景的是: , 。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李商隐无题1、 以春花凋零比喻离别的无奈、痛苦的诗句 , 。 2、 以比喻修辞,以谐音双关的手法写出无尽煎熬的思念、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诗句是: , 。 3、 原为表达思念之

8、情,后人借以赞美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 , 。4、用设想的语气设想对方为情所困,字字充满关切的诗句是: , 。 5、把寄望于神灵,貌似希望更是绝望: ,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4、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5、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煜相见欢1、 描写神态动作,表达难言的孤寂凄婉之情的诗句 , 。2、 借清冷秋景状亡国之恨的诗句是: , 。3、 以丝线比喻愁苦写难以言喻的亡国之痛的诗句 , 。4、 请你写出你所喜爱的古诗词中其他运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无限愁绪的名句。标明作者或出处:(1)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9、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登飞来峰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 2、借朝阳写诗人胸怀大志、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 , 。3、表达“人不能只为眼前和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的哲理的(表现诗人高瞻远瞩的远大政治抱负)诗句是: , 。4、诗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_,_。)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2、3、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