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七封信读后感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21098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开复七封信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李开复七封信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李开复七封信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李开复七封信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李开复七封信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开复七封信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开复七封信读后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开复七封信读后感李开复七封信读后感(一)上个学期就读过这本由文传学院编印的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了,当时感触就很大,在组织部内部学习的时候还申请讨论了“选择的智慧”。大家都谈到很多,上了一堂很好的人生哲理课。今天再次打开这本书,有很多要说的,却又不知道从何处说起。辛辛苦苦奋斗了十二年,很不容易地走到了今天,走进了大学,猛然间发现,一切才刚刚开始,脚下的路还有很远很远。今天的社会竞争不言而喻,就这样停止,一切都会从你的身边消失, 仅仅只能做个对社会无用, 对家庭无用, 对自己都无用的无用之人。心里明白,也对自己说过一万遍:Go!Go!加油!要奋不顾身地向前走!一路向前也应有人的指点,李开复

2、博士的话总能告诉我些东西,可能平时会一时忘记, 我却提醒自己经常去看看, 经常去想想, 希望能让道路更加平坦。李开复博士说:要从诚信谈起!要从优秀到卓越!要做到成功、自信、快乐!我读到了勿以恶小而为之;诺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从记事开始,我就被告知,细节决定成败,平时的一举一动最能看清一个人,时时都不能松懈,积极努力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最好,却一定要努力做更好,不能做到完美,却一定要努力去接近完美!要挑战自我、开发自身潜力。要相信自己,努力去拼,努力去博,不畏惧,只是勇敢向前!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只说只想却不做,一切都没用,没有一点意义,行动永远比语言有效果。我也将时时刻刻告诉自己,不做语言上

3、的巨人,更不做行动上的矮子。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没有任何一个理由能让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 总结上个学期, 确实还有很多的不如意,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学习。 一个学期下来, 以各种理由挤掉学习时间的情况不知出现了多少,还是在拿到成绩单的时候才发现不踏踏实实学习是真的出现不了天才的,没有人能只靠聪明战胜别人。付出真的很重要,我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没有任何一个理由能让自己在某一小方面松懈。 在学习上,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在工作上,我应是个积极主动的人;在生活上,我必须乐观热情 做一个坚守诚信、正直的人,培养自己的表达和

4、沟通能力, 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 坚信: 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的。 坚信:付出的越多, 得到的越多。我一直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剩下的就交给命运!加油加油!努力努力!成为最好的我自己就是我的成功!李开复七封信读后感(二)我是在去年才知道并开始关注李开复的。我想如果我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今天我就会错过了李开复给中国大中学生的七封信 。这七封信不仅鼓励了我的意志让我懂得了如何去过好剩余的大学生活, 还让我懂得了如何去发现生活的真谛。李开复 1961 年出生台湾, 1998 年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 在苹果工作六年后于 1998 年 7 月加盟微软, 200

5、5 年加入 Google 公司担任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20XX年 Google 离职,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曾经说过: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这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这是你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 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 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 这也许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 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李开复写给大学生写的第四封信 大学四年应该是这样度过的 让我从懵懂中清醒过来, 希望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刚开学的时候,我对计算机这个专业没

6、有任何的了解,对学校安排的课程也没有多大的兴趣, 于是就考虑转专业, () 可是我知道广商对于转专业的要求很高,自己没有多大的希望, 并且鉴于自己也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专业, 所以就抱着不得已的态度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 这么一个关键的阶段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开始了, 所以我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生活处于迷茫时期。幸运的是,我发现自己并不讨厌计算机,随着不断的学习,越来越觉得自己很适合这个专业, 所以不再为自己的专业苦恼了。 我知道很多中国大学生都在学着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专业, 可是但你无力改变这个事实的时候, 何不试着去接受、去喜欢它,就像李开复说的:爱你所选。可能要求自己爱上

7、并不喜欢的专业有些难度,但在 21 世纪的今天,很多专业都是在同一个领域的就我们计算机而言,计算机可以跟很多别的专业形成了一门新的专业, 比如说计算机与生物学结合生成了基因分析, 与经济学结合生成了计量经济学。 可以说很多专业都具有跨领域的性质,这给了我们更大的选择空间。这七封信中李开复曾多次提到并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诚信、主动、敢于挑战自我的重要性, 还总结出了自己的结论: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并不只是智商的高低,而是智商( IQ)、情商( EQ)与灵商( SQ)的平衡。不管是在大学阶段还是在以后的事业中, 我们都不会是一个人生活, 我们需要同熟悉的或者陌生的人交流交往,我们需要真诚的去对待别人

8、,那么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想要成功,就要主动一点,没有机会的时候创造机会,看到机会的时候要用于把握机会。也许把握住机会不一定会成功,但是如果老是错过机会,你怎么可能成功?要相信自己的潜能,当你真正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它也许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艰难,不要因为害怕失败, 而不敢去尝试, 成功总是更亲睐于那些敢于挑战自我的人。李开复的七封信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明白如何不去浪费大学这段光阴,可是能否做到还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但是我相信自己。最后,我想将这段李开复赠给中国大学生的话写下来:你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活里。不要被信条所迷惑,盲从信条是活在别人的生

9、活里。不要被任何人的意见淹没你内在的心声。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和直觉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20XX 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10、。、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 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备课关。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上课关。()作业关。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考试关。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质量关。、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二、常规教学方面

11、: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特别 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 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 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进一步制作、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各

12、项任务。校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人员拟开课内容10月 127四王志忠生物圈10月 137五赵夕珍动物的行为12月 114五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12月 2818 四朱光祥动物的生殖镇江新区大港中学生物教研组xx-20X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20X年秋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化学生物教研组的工作计划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年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20XX 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XXXX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以新 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