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柳叶儿》说课稿-苏教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200399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柳叶儿》说课稿-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柳叶儿》说课稿-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柳叶儿》说课稿-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柳叶儿》说课稿-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柳叶儿》说课稿-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柳叶儿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柳叶儿。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目标,教学程序等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一、说教材 1.结构体系 柳叶儿是七年级苏教版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二单元从写作体例上说是散文单元,本单元要点是品味、学习散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柳叶儿这篇课文属于时令性的写景抒情散文,是当代作家宋学孟的作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关于柳叶的故事儿,把人们带入了那个苦中带涩的时代。设喻精巧,农村景致描写可以说发挥到了一种极致。学生通过前面散文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散文意境欣赏的方法

2、,这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赏析的绝佳文本。并从赏析中,唤起同学们对那段困难岁月的关注,体会到过去父辈的艰辛,从而能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2.说课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阅读教学方面设定了一些目标,其中的两条目标正是柳叶儿这篇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达到的。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柳叶儿这篇文章语言质朴清新,妙趣横生,并不难理解,所以对整体的把握和对语句的理解就显得很重要了。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额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

3、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的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本文是一篇需要学生深入感悟与体会的文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必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我着重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小时候的生活,从而抒发自己的感受。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品味本文妙趣横生的描写,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2)能力目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本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色,学会由浅入深得理解课文主题。 (2)情感目标:了解课文“乐”与“苦中带涩”的感情内涵,从而让学生明白

4、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4.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的深厚而特殊的感情,让学生明白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原因:现在的学生都是在温室中长大的花朵,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苦中有乐”、“忆苦思甜”,这方面的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3)教学难点:深入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学会由浅入深逐层剖析主题。原因:本单元要点是品味、学习散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散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不是教师口耳相传就能学会的,重要的是

5、学生自己的体会与感悟。二、说教法 1.本文的教学方法我将以学生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能力为主。 这一点体现了阅读教学理念中的自主性学习理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柳叶儿是文质兼美的生活散文,适于朗读,所以我引入诵读教学法,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去体味散文那种优美而含蓄的语言特点! 2.示范分析,而后以合作、探究辅之。 这一点体现了阅读教学理念中的阅读互动理念。通过示范,学生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分析。学生虽然有五花八门的奇思妙想,但是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不能快速而正确的把握问题答案。课程标准中还要求在教学中努力体

6、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3.注重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和感悟。 本文是一片抒情散文,语言质朴生动,充满情趣,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必浮于表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在互动环节,教师完全可以以学生自主提问的、自行解决的方式灌入教学。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提到阅读教学中体验和感悟的目标是:发现人、体悟情、感受美、领悟理。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不同个性的个体,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当然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的体验和提升学生的体验。4.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PPT展示PPT课件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本文的主角是“柳叶儿”,所以柳树这一形象必须深入人心,抓住学

7、生的眼球。这一点在导入处会有充分的体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当代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利用能为课堂增色不少。三、说学法 本文处于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刚刚迈入初中的学生对于散文的理解与把握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柳叶儿之前已有四篇文章做铺垫,学生可以以自学与感悟为主。当然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学习散文额积极性,不能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有思维阻碍,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一些图片、故事的插入是必要的。这篇看似浅显的散文需要学生去体验、去感悟,教师要关注一些独特的体验与感悟,这些往往能成成为课堂的亮点所在。四、说教学程序1.导入:利用图片创设情景,设置悬念导语设计:在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之前,请同学们

8、欣赏一组图片(图片内容:垂柳),这组图片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是啊,婀娜多姿的柳树是用来欣赏的,但是作者却说:“柳树是我的救命恩人”,这是怎么回事呢?文章的题目是柳叶儿而不是柳树,这些又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的问题默读课文,跟着现代作家宋学孟回到那个充满苦与甜的年代。2.初读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积累字词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学习目标之一)测试:嚼、捋、逞、噌、蒙、兀、勺、茬、涩、蹭、飕、攥(2)解决问题:a.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b.作者围绕“柳叶儿”的哪几个方面展开叙述?试在“柳叶儿”前面加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来概括(恋柳叶儿抢柳叶儿吃柳叶儿赞柳叶儿)初读课文旨在让学生

9、了解课文大意,初步把握文章结构,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下面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做铺垫。3.朗读课文,逐步挖掘主旨(展示思考题)(1)作者当时想吃点儿柳叶儿容易吗?(2)为什么全家“最乐”的人会是“我”?(3)了解了童年的“我”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那么“柳叶儿”究竟是个什么滋味呢?真的有作者说的那么好吃吗?(4)吃柳叶儿时哪些地方的描写浸透着苦涩?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来,说说你对此的感受?(5)学到这里,你觉得作者对柳叶儿有着怎么样的特殊感情?这篇散文语言浅显易懂,但是内涵丰富,值得深思。初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表面来理解,这些问题的设计是层层深入的,随着问题的逐一解答,学生对文章的认识

10、也在不断地深入中。这里教师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教师自己也可以融入其中,对学生的回答设计一些追问,可引导学生不偏离主题,同时必须尊重学生的感悟。4.从散文的角度品读文章,读出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受(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出节奏、感情(2)说出喜欢的理由(展示句子结构:“我最喜欢文中的.,因为它.”或“我觉得文中的.词用的好,好在.”可以从写作手法、修辞、情感等角度加以探究)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这篇文章语言质朴风趣,内涵丰富。欣赏这样的文章除了知道它哪里写的好,还应当知道为什么写得好。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方式、修辞方式等角度理解。5.拓展延伸(1)你还知道哪些野菜是可以使用的,说说自己食野菜的经历?如果不太了解,回家问一问自己的长辈。(2)有人说:苦难是一笔财富,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我们应当怎么做?(拓展延伸题要求学生开拓思维,联系实际,旨在训练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道题目让学生各抒己见,说的越多说明他们明白的越深刻。)6.作业布置(多媒体展示)(1)收集有关咏柳的名句(2)每个人都经历过苦难,我们的长辈也有过一些终身难忘的遭受苦难的经历,回家与长辈讨论 “忆苦思甜”这一话题,写下自己的感受,不得少于300字。7.板书设计柳叶儿 线索恋 、抢 、吃 、赞 苦中带甜追忆过去的苦难岁月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柳叶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