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音乐表现力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08573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音乐表现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音乐表现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音乐表现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音乐表现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音乐表现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音乐表现力作为幼儿园一线教师,在新的学期中总是会发现新的问题。我们大8班幼儿通过在幼儿园两年的学习成长,已经掌握了老师所教的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但是在音乐活动中能主动、积极、创造性地表达对音乐的理解这方面还比较欠缺:或者缺乏自信心,或者不能真切、自然地表达情感,或者一味地模仿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实际工作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考虑自己如何教,远比考虑幼儿如何学要多的多。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而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把幼儿的创造性表现活动降格为机械的训练,让幼儿在“被动地服从和模仿中,丧失自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泯灭创造力

2、”的现象较多存在。目标:1、尊重和关爱每个幼儿,遵循幼儿音乐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教材,细心研究教材,切合幼儿实际情况进行音乐教育。2、让幼儿对音乐有自己的感受,鼓励幼儿在跳、听、敲、想、画、编、讲的活动过程中自己去探索,激发其主动、积极、创造性地表现音乐。3、让幼儿坚信自己的能力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研究过程 怎样才能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创造性的表达出对音乐的感受呢?我尝试着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激发情感的表达重视幼儿的兴趣音乐是需要表演(演唱、演奏)的艺术,幼儿如何在音乐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表现音乐的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

3、刺激是对学习的材料发生兴趣。现已有大量资料表明,现代的音乐教育都注重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于是,在激发、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的同时,我也寻找新的切入点:多注意观察幼儿,了解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从他们的日常兴趣入手,渗透音乐教育。例如:播放动画片猫和老鼠的时候,孩子们经常会强烈要求:“老师,我们要看小鸭子的故事。”片中弱者形象的小鸭子时时受到猫的威胁,同是弱者的老鼠却总是舍身相救。在孩子心目中,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可以用人的思想感情相交流,尤其对小动物更是关怀备至。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同时结合主题内容,我选择了歌曲迷路的小花鸭,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小花鸭迷路了,心里怎么样?(很着急、很难过)那么

4、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呢?幼儿探索、实践、讨论之后,得出“用连贯、忧伤的”语气来唱才能表达出“小花鸭”着急、难过的心情;当小朋友把小花鸭送回家以后,小花鸭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幼儿都把自己想象成了帮助小鸭子的老鼠(高兴、快乐的),那应该用什么语气来唱呢?“用跳跃、断开的声音来唱就表示很高兴了。这种感受体验法取代了单纯的示范、讲解、模仿,使得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及社会性发展效果大不相同。重视幼儿的情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喜、怒、哀、乐各种情感,当这些情感或需要抒发、或需要寄托、或需要宣泄的时候,我也尝试把它当成音乐教育的切入点。例如:某天,新转来的邹佳宏小朋友上幼儿园时,一边抽泣,一边嘴里念叨:“我想奶

5、奶”我不断安慰她的同时,也理解她的“分离焦虑”。这种在小班最明显的现象,能延伸到大班也不足为奇,谁叫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都“隔代亲”呢!符合情感教育主题的歌表演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应运而生:请幼儿先听歌曲,要求幼儿边听边想给爷爷、奶奶敲背捶腿的场面。孩子展开想象,有的脸上露着甜美的笑容在聚精会神的想,有的干脆开始找一个小朋友当作爷爷、奶奶开始捶腿推敲背,有些幼儿扮演爷爷、奶奶抚摸着“小孙孙”的头,脸上露着“慈祥”的微笑,还不住的点头。就这样,孩子们在讲讲、做做中互相受到启发,增强了兴趣,活跃了气氛,最后将幼儿一致喜欢的动作组合成表演内容。由于这组动作是幼儿自己创编的,因此深得幼儿喜爱,学习愿

6、望非常强烈。实践证明,在运用情感陶冶法的音乐教育中,孩子学会的不只是一些歌曲、律动,更重要更可贵的是让幼儿的情感得到了寄托、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二)引导幼儿欣赏音乐,使幼儿音乐的表现手段多样化1、用语言来表现音乐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在音乐活动教唱歌曲时,我首先让幼儿感受曲子,理解歌词,从而启发幼儿用生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改变了以往要求幼儿记背歌词、一句句听琴声模仿的方法。例如:教唱歌曲小树叶前,我请幼儿先讲述自己害怕时的心情及用什么方式表现的,勇敢的经历也请他们讲述出来。这样,在学唱歌曲时利用经验迁移,就有了丰富的实际感受,会产生相应的形象思维。再有就是对象

7、声词的处理,还是小树叶这首歌,为了培养幼儿的感受力、表现力,强调小树叶的害怕和后面的勇敢,我把象声词“沙沙”加入,既有节奏感的培养,也有合作能力的培养,请幼儿讨论害怕时小树叶“沙沙”声是什么样的?(连贯、舒缓)勇敢时声音是什么样的?(断顿、跳跃)将幼儿分成两声部演唱,幼儿的表现极好,很生动的表现出了害怕和勇敢。每次音乐活动我都尊重、鼓励并允许他们用多种方法表现歌曲的情感。同时也在发声、咬字、口形方面给以辅导、示范,目的是让幼儿更好地按自己的意愿感受音乐、表达音乐。2、用乐器来表现音乐 大部分幼儿在幼儿园中接触的最多的乐器便是打击乐器了。为了让幼儿利用乐器无障碍地自由表达,我尝试鼓励孩子把它当作

8、一个朋友、一个人,由此进行更好的交流。例如:在打击乐活动和小铃的对话中,我手持小铃,在幼儿面前表演如何用小铃和自己对话,并让幼儿猜:小铃对我说了什么?是甜蜜的话还是抱怨的话?是伤心的事还是滑稽的事?用脸部表情表现对小铃听说内容的反应,帮助幼儿理解小铃所说的意思。让幼儿自由尝试,同时鼓励幼儿用小铃对自己的肩膀、肘、膝、脚趾、手指等各种不同部位说话,并替相应的部位回答。幼儿在操作尝试中不仅运用着已掌握的节奏型、还不断探索发现出新的节奏型,并能想象说出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在对幼儿的不断肯定中,幼儿有了自信心和表现欲,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充满着非常高的积极性。他们在自主操作的状态下,与材料、同伴、教

9、师不断发生互动,表达与表现的潜能也更进一步地被激发出来。3、用动作来表现从我班幼儿的发展现状看,幼儿喜欢参加韵律活动,但在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时,缺乏胆量与相应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幼儿舞蹈的技能应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例如:在开展结合主题的韵律活动采茶舞曲前,先请家长协助收集各种关于茶的知识进行了解,对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茶进行观察、品尝等等,帮助幼儿作好与音乐情绪相适应的心理准备。活动中边欣赏音乐磁带、感受活泼、欢快的旋律,边通过播放课件直观地欣赏江南人民采茶的场景,幼儿看了后就有了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教师及时启发、传授动作要领“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捏”、“轻轻采,轻轻摘,要快、要准”。

10、孩子们开始听着音乐采茶了,大家都很认真,有的抱着茶筐上下左右的采摘,有的摘累了,有节奏的擦汗,有的看着满筐的茶叶在高兴的跳舞充分感受着采茶时的喜悦心情。这些动作老师没有教给幼儿,只是恰当地启发他们,幼儿就可以用各种动作来表现音乐,只要节奏正确、天真活泼就是美的。我用摄象机捕捉着他们的舞姿,在电视中播放,孩子们又一次争先恐后地观看。在闲暇之时还可以看见他们在互相交流,互相比赛谁的动作多呢。可见,“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样的活动成了激发幼儿运用舞蹈动作大胆表达音乐情绪的有效手段。(三)为幼儿搭建一个能让他们自由发挥、充分表现自己的平台。1、班级创设音乐角:为了满足幼儿的唱、跳、演奏、欣赏、

11、表现、创造的欲望,我为他们创设了一个音乐角,并为之配备了相应的表演工具,如各种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自制表演服装、麦克风等。孩子们在自由活动的时候,可以自由结伴去那里开展自发的表演游戏。从而为那些有表演欲望的幼儿提供了一个表演的空间。2、定期举办小小音乐会:寓学习于游戏之中,为各种能力的幼儿创造表现的机会。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个活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锻炼、鼓励他们敢于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的勇气。 3、经常进行即兴创作、即兴演奏:训练幼儿运用已掌握的音乐艺术表现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思维的快捷反应、临场发挥、灵活多变的能力。在尽兴的、自主的活动当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即兴创造的快乐和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