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408253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单子叶植物多为草本,根为须根系,茎中的维管束散生,叶由叶鞘、叶舌、叶耳、叶片组成,具平行脉,子叶 1,三基数花,花粉粒具单萌发孔。(一)沼生目 Helobieae: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心皮离生,种子无胚乳。含 4 亚目 9 科,介绍泽泻科 1 科。泽泻科 Alismataceae1主要特征:(1) 体态:沼生或湿生草本 ,具有地下球茎 ;(2) 叶:基生,开花时有茎生叶,常有长柄,基部鞘状而开裂,有线状披针形至卵圆形常箭簇状叶片, 主脉与叶缘平行聚合于叶顶端,横脉常密集而平行;水生的种类叶常有两种类型:出水叶,即挺出水面的叶,如箭形叶或戟形叶等,

2、 叶脉在边缘成网结; 沉水叶,条形或带形,横隔很明显;(3) 花:三基数,两性或单性 ,辐射对称。花被 6,2 轮排列,外轮绿色、萼片状,内轮花瓣状;雄蕊 6多数,分离, 花丝扁而宽 ;花粉散播时具有 3 核;心皮 6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突起的花托上或轮状排列 于扁平的花托上;慈菇 Sagittaria sagittifolia 具有单性花,雄花在总状花序上部,雌花在下部,在雄花中常可见退化的雄蕊;(4) 果实:聚合瘦果 ;(5) 种子:无胚乳 。2分类和分布:全世界有12 属 90 种,我国有 5 属 13 种。3经济价值:(1) 食用:慈菇球茎(2) 药用:泽泻球茎:具利尿、清湿热、降

3、血脂和降血压等作用。4系统学意义:泽泻科是具三数花,心皮离生的类群,花粉散播时已具3核,种子无胚乳,而多数双子叶植物在花粉散播时具有2 核,它在发育上比大多数的双子叶植物要进化,但心皮多数、离生是原始的特征。(二)百合目 Liliales :百合目是一个大而复杂的目,含5 亚目 17 科。仅介绍百合科 1科。百合科 Liliaceae1主要特征:(1) 体态:草本,地下茎为根状茎、球茎、块根或鳞茎。鳞茎具有鳞被、鳞片和鳞芽。有时具叶卷须或托叶卷须;(2) 叶:单叶,基生或茎生,互生,对生或轮生,有或无叶柄,有时退化为鳞片状;有的种类具托叶,托叶常变态为卷须或刺;(3) 花:单花或组成花序:总状

4、,穗状,或圆锥花序。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 五轮三数 ,花被同形 ,花瓣状, 6 枚,排成 2 轮,每轮 3 枚,裂片复瓦状或外轮镊合状;雄蕊 6,稀 12 或 3 枚,下位或附生于花被裂片上而与花瓣对生;花丝分离或连合,花药 2 室,常直裂,稀顶孔开裂; 子房上位 ,稀多少附生于花被管上而成半下位,由 3 心皮组成,中轴胎座,稀为侧膜胎座,花单一,柱头 3 裂,稀花柱 3 条,胚珠多数;1(4) 果实:蒴果或浆果;(5) 种子:有丰富胚乳。2分类和分布:含175 属,约 2000 种,但属种数依观点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动;是全世界分布的科;我国有50 余属约 400 种。3 分类的依据 :(1

5、) 腐生还是自养植物;(2) 具根状茎还是鳞茎;鳞茎外是否有鳞茎皮;(3) 叶是否轮生于茎顶;(4) 叶是否退化为鳞片状;(5) 叶具网状脉还是平行脉;(6) 叶顶端是否成卷须;(7) 枝是否成叶状枝;(8) 花单生还是排成花序及花序的类型;(9) 花是否具有苞片;(10)花被片数目,离生还是合生,与子房是否贴合;(11)花被片有无距、腺穴,内外花被片形态、颜色、雄蕊数目;(12)有无花柱;(13)蒴果还是浆果;4经济价值:(1) 药用:百合 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鳞芽片药用,润肺止咳,知母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根茎药用清热

6、, 贝母: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 产西南,浙贝母 F. fhunbergii 产江、浙,平贝母 F. ussuriensis产东北,三种均作贝母用, 鳞茎有化痰止咳功效,黄精 Polygonatum sibricum 根茎药用,补脾润肺,强壮滋补,玉竹P. ordoratum 与黄精同效,麦冬 Ophiopngon japonicum,天门冬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块根润肺止咳,藜芦 Veratrum nigrum根能催吐,祛痰,杀虫。此外如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土茯苓 Smilax glabra 均可作药用;芦荟

7、Aloe vera var. chinensis石刁柏 Aaparagus officinalis 含多种皂甙,对多种肉瘤、乳腺癌有疗效,作保健食品;(2) 观赏:绝大多数百合科植物均有大而鲜艳的花,是世界性的观赏花卉,如百合属多种、郁金香、风信子、萱草,玉簪、铃兰、吊兰、文竹、天门冬、麦冬、沿阶草、贝母、嘉兰、虎眼万年青、虎尾兰、七叶一枝花、蜘蛛抱蛋、黄精均可观赏;(3) 蔬用:黄花菜、大蒜、蕌头、洋葱Alium cepa,葱 A. fistulosum(4) 淀粉;百合鳞茎,菝葜属根茎;(5) 香料:铃兰花5百合科 与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的比较:百合科石蒜科叶基生或茎生全

8、部基生花单生,或具花序伞形花序总苞常无有副花冠无有时有子房上位,极少半下位下位2石蒜科的观赏植物很多, 如百子莲,君子兰,网球花,朱顶兰,石蒜,水仙,晚香玉,玉帘,风雨花,金色葱莲等。6系统学意义:百合科的原始类型,如无叶莲Petrosavia sinii 心皮 3 枚,其部合生,上部分离,花柱 3,表明它和双子叶植物的多心皮类有一定的联系。百合科的基本特为5 轮 3 数花,花公式为花两性,* ,P3+3,A3+3,G( 3),可能向子房下位发展,雄蕊由6 枚减少至 3 枚,最后只有1 枚,又可继续发展到单性花。因此百合科是系统发育一个关键的科。葱属具有伞形花序,花序有总苞,但子房上位,对于它

9、的归属,有人将其置于百合科,亦有人将其置于石蒜科,其化学成份既不同于石蒜科,又不同于百合科,所以有人将其独立为葱科 Aliaceae。应记学名:蒜 Alium sativa百合 Lilimu brownii(三)禾本目 Graminales(Poales):仅含禾本科 Graminaceae(Poaceae).1主要特征(1) 体态:草本为主 ,一年生或多年生, 少数为木本 ,散生或丛生,有地下茎。茎特称为“ 秆”,通常为圆形,亦有方形的,有明显的节和节间 ,节间多中空 ,亦有实心的,如高梁、玉米、甘蔗等;(2) 叶:互生,排成 2 列,由 叶片和叶鞘 组成,在叶片和叶鞘的连接处有时有 叶舌和

10、叶耳 ,叶鞘是开裂的。 叶颈是叶片与叶鞘连接处增厚的部分;(3) 花:小, 两性,稀单性 ,极为简化, 由花组成小穗 ,再由小穗组成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 组成小穗的花称为小花 floret 。小花有 外稃(苞片) palea 1枚,外稃有时有芒, 内稃(小苞片) lemma 一枚;浆片(退化的花被) 2 枚,在吸水时膨胀,能撑开内稃与外稃使雄蕊花柱得以露出; 雄蕊 16 枚,常为 3 枚,花丝细长,花药丁字着生; 雌蕊由 3 心皮组成 ,胚珠 1 枚,柱头羽毛状 ;小穗 spikelet:小花 (1多朵 )加上内颖 glume( 1 朵不孕小花的苞片)和外颖 glume(另 1 朵不孕小花的苞

11、片;小花排成二列状,生于一短而细的花轴 rachilla,基部有两个空颖 glume;小花与空颖合成 1 小穗,小穗有柄成圆锥状或总状复花序,或无柄而成穗状复花序。以小穗为单位,组成穗状或总状花序 ,最后组成 穗状复花序或圆锥花序。小穗基部有时尚有佛焰状的厚鞘,相当于一总苞如薏苡;(4) 果实:颖果 果皮与种皮不能分离的果实,或胞果,后者用以指薏苡的果实,稀为浆果或坚果;(5) 种子:具丰富的胚乳, 胚乳粉状 ,占种子的比例大。2分类和分布:含750 属近万种,种数在被子植物中排行第四。除了沙漠和冰雪地带外,到处都能生长,如芦苇生长在温带河湖岸边,并且禾本科植物有极强的恢复生长能力,刈割或放牧

12、后能迅速地再生。禾本科可以分成 2 亚科:3竹亚科禾亚科秆木质,乔木状,灌木藤本草质、柔软,茎中空或实状,茎中空心叶可分为秆生叶、枝生叶,无秆生叶和枝生叶之分秆生叶称为竹箨(秆箨、笋箨)秆生叶竹箨 :包括箨叶:无中脉,直立或外反;箨鞘:与箨叶之间无明显关节;箨舌;箨耳;枝生叶:具短柄,包括叶片;叶鞘:与叶片之间有关节,脱落时在关节处断开;叶舌;叶耳。竹类的茎秆分节与节间;节上有两个环,在下的叫箨环,在上的叫秆环。箨环显著突起,有刚毛环。秆环不太明显。两环(节内)相隔710mm;3 竹亚科的分类依据 :竹子一生中只开一次花,开完花后就死去,花不作为主要的分类特征,分类主要依据竹节、分枝、秆箨、枝

13、生叶。从外形上看,可以把竹类划分为丛生竹和散生竹两类, 按照的观点,将将这两类型的竹的地下茎归为:(1) 地下茎粗短型 (pachymorph rhizome):地下茎粗短,纺锤状,弯形,直径通常大于由它生出地面的竹秆,其节间不对称,宽度大于长度而实心;其节不肿胀也不隆起,侧芽单一,休眠时呈不对称的圆顶状,通常是顶芽出土成竹秆;侧芽在顶芽分化后萌发演为成另一短缩地下茎,如箣竹属Bambusa、牡竹属 Dendroclamus;(2) 地下茎细长型 (leptomorphrhizome) :地下茎圆筒形或近圆筒形,直径通常小于由它生出地面的竹秆; 其节间的长度远大于其宽度,通常对称;其节常肿胀或

14、隆起,休眠时的芽呈舟形,通常侧芽出土成竹秆,顶芽留在地下,如毛竹属 Phyllostachys ;(3) 在上面两大类的地下茎上还派生变态成两类中间类型,McClure称为变型 I(Metamorph I) 及变型 II(Metamorph II) 。变型 I 的主要特征是:地面上竹秆的疏离是因为秆胫的延长,并非是延伸地下茎,如玉山竹属 Yushania;变型 II :细长地下茎的侧芽出土成秆,有些秆的基部分蘖出其他竹秆,形成小丛,这些小的竹丛均由细 长型 地下 茎连 接起 来, 如苦 竹属 Pleioblastus、倭竹属Shibataea。(4) 秆中部的分枝形态:单枝、双枝(1 枝粗, 1 枝细)、三枝(中间的枝粗,两边的细)、多枝(主枝粗壮)、多枝(数分枝同粗);常见的竹有粉箪、青皮、撑篙、车筒竹等;观赏的有黄金间碧玉、佛肚竹、斑竹、方竹、凤尾竹可作绿篱;4禾亚科的分类依据:(1) 小穗两侧压扁还是背腹压扁;(2) 小穗是否具柄;(3) 小穗基部是否增厚为基盘;(4) 小穗单性还是两性;(5) 小穗含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