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三峡导学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05002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6三峡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6三峡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6三峡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三峡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6.三峡导学案【教师寄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学习目标】1.了解水经注及作者郦道元。2.对照注解,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本课生字,积累重点词语。3.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4.背诵并默写全文。【课时安排】两课时【知识链接】 题目解说:此文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是一篇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文句简洁,意境优美,是水经注中最具魅力的篇章之一。题目是编者加的。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约200公里。因瞿塘峡挺拔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险湍急,故

2、有“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之说。【导学过程】 一、教师导引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有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大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标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中。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自由诵读课文,给加粗字注音略无阙( )处 重岩叠嶂( ) 不见曦( )月 夏水襄( )陵 沿溯( )阻绝 乘奔( )御风 素湍( )绿潭 绝巘( )怪柏 高猿长啸( ) 属( )引凄异 哀转( )久绝 2.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语(1)自( )三峡七百

3、里中(2)自非亭午( )夜分( ),不见曦( )月。(3)虽( )乘奔( )御风,不以疾( )也(4)沿( )溯( )阻绝(5)绝巘( )多生怪柏(6)每至晴初霜旦( )(7)属引( )凄异3.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1)略无阙处( )(2)哀转久绝( )4.解释句中的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 )(2)虽乘奔御风( )(3)略无阙处( ) (4)至于夏水襄陵( )(5)良多趣味 ( )5.解释句中词类活用的词(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回清倒影( )(3)每至晴初霜旦( )(4)素湍绿潭 ( )(5)空谷传响 ( )6.翻译句子:(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

4、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侧面渲染山峰高峻、江面狭窄的句子是 。(2)写三峡秋天景象的句子是 , , , , , 。(二)合作探究1.文中描写的三峡两岸的山势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2.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3.文章结尾引用渔人之歌,有什么作用?4.三峡,一条七百里的水廊如此牵动一个民族的思绪,除了它的美景之外,还有挥之不去的关于三峡的民族记忆。请你写出与三峡有关的人物、故事或诗句。三、交流展示四、达标练习(一)课内达标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

5、略无阙处 略无: 阙: (2)自非亭午夜分 亭午: (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襄: 沿: 溯: (4)虽乘奔御风 虽: 奔: (5)素湍绿潭 素: 湍: (6)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声: 2解释下列词语。(1)重岩叠嶂: (2)隐天蔽日: 3分别选出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A除非正午和半夜,看不见月亮。 B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A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B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4翻译课文时,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请你补出下边句子中省略的词。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按要求默写并翻译句子。(1)写三峡两岸的山又长又多的句子。默写: 翻译: (2)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默写: 翻译: 6文学常识填空。课文选自 ,作者 是我国北魏的 家, 家。【我的疑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