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奖学金综合测评细则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397806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奖学金综合测评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奖学金综合测评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奖学金综合测评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奖学金综合测评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奖学金综合测评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奖学金综合测评细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奖学金综合测评细则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鼓励同学们争取优秀、发展特长、开拓创新,引导学生在 知识、能力、素质诸方面协调发展,推进“三好学生”评选工作的规范化与程序化,保证评 选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根据华中师范大学学生管理规定、华中师范大学先进集体、 先进个人评选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和我年级的实际,特制定本细则。一、资格确认凡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参加本年度“三好学生”评选:1. 学年内任何一门课程不及格者2. 平均学分绩在年级40%以外者3. 学生所在宿舍在本学年的宿舍评比中未达标者4. 大二学年以后奖学金评定当年未过英语四级者5. 未

2、经允许擅自在外居住者6. 四次晚点名未到者(两次请假算作一次未到)7. 学年内因违纪受学院通报批评及学校处分者注:学年总评成绩以教务处最终学年成绩表为准;平均学分绩算本学年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必修课(不含体育课)。二、奖励加分(一)科研成果评分参加科学研究,取得科研成果获奖的,按下表加分(包括实践报告获奖)。不同成果 可累加计分,同一成果获不同级别奖励,只计最高分,不累加;集体合作成果第一作者按相 应项计满分,第二作者按70%计分,其他作者均按30%计分。成果获奖或鉴定等级由学院根 据有关规定认定。等级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及地市级一2.521.5二21.51三1.510.5申报教务处、团委

3、等部门的科研立项并获批者,第一、第二申报人分别加0.5分、0.3 分,其他申报人加0.1分,院级不加分;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并获批者,第一、 第二申报人分别加1分、0.7分,其他申报人加0.3分;申报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并获 批者,第一、第二申报人分别加0.7分、0.5分,其他申报人加0.2分。(二)发表学术论文评分发表学术论文的,按下表加分。所有论文加分应有出版刊物原件或录用通知证明,署 名必须有“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字样。不同论文按篇数累加计分,被转载的论文按转载最高级刊物计分。集体合作论文第一作者按相应项计满分,第二作者按70%计分,其他作者均 按30%计分。SCI、 SSCI

4、、EI、 ISTP 收录论文国家权威期刊国家核心期刊(CSSCI 源刊)一般期刊公开出版的学术论文集学校主办 的学术刊物学院主办的 学术刊物 汉声等2.521.50.80.60.40.2在辅修专业方面发表的论文酌情加分(论文必须是在学校级以上的正式国家刊物上发表,署名必须要有“华中师范大学V “文学院”等字样,且必须为第一作者)加分标准为:辅修专业为文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这七大学科门的,以 相应项的50%计分;辅修专业为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这五大学科门的、以相应 项的20%计分。本项累计加分不超过3分。(三)发表文学、艺术、新闻等作品评分在合法的刊物和媒体上

5、发表文学(不包括网络媒体)、艺术(不包括网络媒体)、新闻 (包括校内外网络媒体)等作品的,根据下表加分。所有作品加分应有刊物原件,署名必须 有“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字样(新闻宣传稿件作者须为文学院学生,宣传内容必须为华中 师范大学文学院;用笔名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应证明此作者确属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不同作品可累加计分,同一作品被不同刊物和媒体发表或转载的,只计最高分,不重复计分; 集体合作作品的第一作者按相应项计满分,第二作者按70%计分,其他作者均按30%计分。本项累计加分不超过2分。国家级权威报刊或新闻媒体(如人民 日报等)省级重要报刊 或新闻媒体(如 湖北日报、长江 日报等)其它公

6、开发行的 报刊(楚天都市 报等)或地市级 新闻媒体学校主办的内部发行的 报刊或媒体(如华中师 大报、桂苑青年报、 师大在线、华大桂声等)学院主办的 内部刊物(如桂风、言 语)及学院 网站0.70.40.30.150.1(四)学科与文体竞赛评分参加学科竞赛和文体竞赛获奖的(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运动会、科学文化节、艺 术节等),按下表加分。不同项目获奖可累加计分,同一项目获不同等级奖,只计最高分, 不累加;团体竞赛获奖,除每个成员均按相应项计满分外,起主要作用者按相应项再加50%。名次获奖等级国际竞赛全国竞赛省(部)级校(市)级院级1一2.521.51.20.524二21.51.20.80.35

7、8三1.51.00.90.40.28名后优秀奖1.00.80.50.20.1注:校级竞赛的认定以获奖证书上盖有“华中师范大学”或“中共华中师范大学委员 会”或“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的公章为准,盖有其他校级职能部门公章的获奖证书统一认定为等同院级。本项累计加分不超过2.5分。(五)先进个人及集体评分取得突出成绩受到学院及以上组织表彰的先进个人及集体(如优秀共产党员、社会实践 先进个人、文明寝室等,不包括依据本办法评选的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 等,也不包括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团干部、文艺积极分子、勤工俭学积极分子、社团活动积 极分子、学习积极分子、学生工作积极分子等可以申请树人奖

8、学金的十种校级荣誉),按下 表加分。先进集体除每个成员均按相应项计分外,主要负责人(学生会正副主席、团委副书 记、班长、团支书、寝室长等)按相应项再加50%,其他负责人(学习委员,组织委员等其 他班委或各部部长、副部长等其他学生干部)按相应项再加25%。因同一事迹受到不同级别 表彰的,以高级别表彰计分,不重复计分。本项累计加分不超过2分。国家级表彰省部级表彰地市级表彰校级表彰学院表彰1.51.20.60.40.2注:校级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认定以获奖证书上盖有“华中师范大学”或“中共华中 师范大学委员会”或“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的公章为准,盖有其他校级职能部门公 章的获奖证书统一认定为等

9、同院级。班集体获得的荣誉团支部干部也可以加分,团支部获得 的荣誉,班委会干部也可以加分。(六)社会工作评分担任学生干部,履行工作职责经考核称职的,按下表加分。其中在学院、年级、班级 中担任学生干部的,分别由所在院团委、年级同学、班级同学会同辅导员予以考核。在校学 生会、校社联、全校性学生社团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的同学,须提供由其任职组织的主管单位 出具的是否称职的证明;在以上组织担任其他学生干部的同学,须提供由其组织负责人出具 的是否称职的证明。担任学生干部不足一学期的,不计分;不履行工作职责、考核不合格的, 不计分;兼任多项职务的,以可获得最高评分的某一项计分,不累加计分。校学生会、校社 联院团

10、委、院学生会系党支部、系团总支、学生会班级校级各学生社团主席 团 成员部 长副部 长主席 团成 员部长副部 长主席团 成员部 长副部 长班长 团支 书其他学生干部主要负责人(仅指会 长、副会长)21.61.21.61.20.91.20.90.60.90.61(七)外语水平评分一次性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者,按下表加分。取得英语以外其它外语语种国家考试合格证书者,参照本评分标准酌情加分。CET-4优秀CET-6通过CET-6优秀英语口语考试B级英语口语考试A级0.50.50.70.60.8注:CET-4优秀指大于603分,CET-6优秀指大于568分(八)计算机水平取得国家计算机水平考试合

11、格证书者,按下表加分。二(中)级三(高)级取得水平考试证书0.30.5取得程序员考试证书0.40.6三、扣分制度1. 无故缺席各项要求必须参加的活动者(包括班级、院、系、校、校以上组织),每次 扣0.1分2. 晚点名缺席者扣0.2分。两次请假算作一次缺席(特殊情况酌情考虑),两次迟到算 作一次请假。3. 无故不出操者,缺席一次扣0.1分。4. 旷课每次扣0.2分5. 无正当理由查寝不在者每次扣0.1分注:a.对校、院、年级的声誉或其他方面有不良影响者酌情给予减分。b. 一事不再罚,即因旷课等上列事由受通报批评处分者,不重复减分。四、测评总成绩综合评分=平均学分绩+奖励加分-各项减分五、附则1、

12、评选程序:1)考核范围内学生本人申请,提交有关成果与奖励证明原件和复印件,由班级评审小 组秉持公开、公正、公平之原则,按照本细则严格复核和审定相关成绩及奖励加分;2)辅导员再次审核申请人的综合评分,将结果提交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3)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公示。4)班级评审小组由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和两名公开产生的群众代表组成。2、综合评分相等的情况下,以平均学分绩为准。3、凡有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一律取消评选资格并报请学院给予处分。4、所有加减分的项目内容都必须在一个学年范围之内(即从学年开学之日起到下一学 年开学之日前)。5、所有加分不超过12分。6、本细则解释权归文学院学工组。7、本细则从2011年9月开始实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