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个性作业设计方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947312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个性作业设计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个性作业设计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个性作业设计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个性作业设计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个性作业设计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个性作业设计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个性作业设计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根据教育部门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的工作精神,为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数学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整体设计课内外的学习活动;要把课外作业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简单、机械、重复性的大量作业,达到“减负增效”目的;要使作业真正为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使之有 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发展。一、提高认识,更新作业设计理念作业作为课程与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作业的设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作业形式枯燥、单调、僵化;作业评价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等,长此以往将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

2、正确地看待作业改革,努力探讨如何布置能有效布置作业,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其形成数学学习方 法,发展数学思维,增强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二、整体把握,明确作业设计原则通过作业改革,我们希望数学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找出现状和预期状态之间的差距,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及时改进教学方法,降低教学难度和调整教学进度;通过作业学生了解自己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更积极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之中去。基于这个出发点,我们明确了作业设计的 原则:一是目标与作业的一致性原则。作业设计要紧紧围绕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保持一致、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并把学科知识、学科思 想、学

3、科价值融入到作业的内容设计中去。二是层次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作业的内容要适合各个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每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应有适合自己的作业。要注 重趣味性,使学生愿做作业、乐做作业。三是适度性与多样性的原则。作业设计的量要符合各年级书面作业的时间要求,作业内容要适当,作业难度要符合学生实际。作业形 式要多样,应体现拓展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要求。三、形式多样,优化作业设计内容作业设计的目的应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对数学作业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将作业融于活动,融于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减轻了学生课业 负担,又提高了学习效率。(一)前置型

4、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已有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前置型作业是指教师预先设计探究性问题,以作业单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学生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活动经验进行自主探究。设计前置型作业的目的是唤醒学生已有的 知识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为新知的探究做好准备。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密铺”时,鼓励学生在家自己借助图形动手拼摆,学生带着初步了解的图形密铺知识进课堂学习,会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学生在剪一剪、拼一拼的过程中,巩固了对图形的 认识,在操作中体验到了数学的美,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二)实践型作业,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围绕现实问题,我们让学生动手实践或是实际调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5、兴趣,拉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例如,在教学“1-10 各数的认识”后,设计“找找生活中的数字”实践活动,教师鼓励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数,通过有趣的找数、认数活动既巩固了 10 以内数字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对数学的热爱。再比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后,设计“家庭作息时间表”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既巩固 了时分秒的知识,又能引导教育学生学会珍惜时间。(三)复习型作业,整体建构知识体系。复习是学生系统完善、深化知识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学生巩固、内化基础知识,建立网状、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设计复习型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中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建立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6、学会更全面、更系统地思考问题。我校在三至五年级学生中开展“整体建构知识结构”思维导图的制作活动,学生在学完每个大单元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单元知识思维导图。设计这样的复习型作业,一方面可以使原本散乱的知识变得清晰、完整,从而使复习更形象化、生动化,提高复习的实效;另一方面将单元内容进行结构化重组,能使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更为清晰,有助于学生形成条理化、 结构化的思维。四、改进评价,保证作业设计实效对学生书面作业的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对作业的态度、书写及格式的规范程度进行评价;二是从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而且要给学生及时订正错误、再次学习的机会。综上所述

7、,“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方式、解题技巧与数学经验,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数学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丰富多样的数学作业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之中展开深度学习,在深度学习之中领悟数学的本质,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终实现学生的高质 量数学学习。小学个性化作业设计方法与实践每个小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对学习也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对作业设计的研究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从理论上为课堂教学保驾护航,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人为本”的

8、教学理念要求:作业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实践性、层次性,作业设计要渗透开放性,作业评价要多元化,使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而要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培养积极的情感,张扬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的能力。下面谈一谈我们在小学个性化作业设计课题研究中的方法与实践。 一、作业内容个性化老师留的作业如果天天不变,日久天长,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兴趣越来越淡,不仅毫无个性所言,而且也会降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作用,甚至会出现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因此,个性化作业首先要在作业内容上求变求新,以唤醒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使学生有发挥其个性的可能。以数学课为例,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包装扑克牌这一节课前,老师给学生们设计了一份“有

9、趣”的作业:孩子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有哪些长方体呢?1.从你的身边找到 6 个大小相同的长方体物体。(拍照,上传)2.把这 6 个长方体放在一起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可以怎样摆 放?3.你能想到几种摆放方法?(把你摆放的所有方法拍照上传)4.如果我们把摆拼成的长方体用一张塑料纸包起来,哪种摆拼方 法最节省包装纸?(拿笔算一算吧)学生看到这样的作业,兴奋地从家里搜罗符合条件的各种长方体,有药盒、积木、麻将牌、橡皮泥捏成的长方体、扑克盒、砖、用黄瓜切成的长方体每一个人都在第一时间上传照片,并在群里跟大家分享摆放的方法和节省包装的方法,孩子们玩儿着玩儿着就学会了包装

10、扑克牌。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体现了数学的实践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原来学习数学可以这样有趣, 这样的作业学生将终身难忘。二、作业评价个性化个性化的作业评价,应当起到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作业的评价方式用得好,能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我们在研究中对个性化的作业评价 方式获得如下经验:1.个性化评语互动式评价。老师不吝啬批阅的笔墨,针对学生作业留下个性化评语。对于优秀的作业老师可以批语:“批阅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棒极了,赏心悦目!”等;对于认真作业而成绩并不突出的学生,老师可以留言:“被你的认真感动了!”“你的点滴进

11、步,老师都看在眼里。”“书写的时候再慢一些,字就变得漂亮了。”这样的作业评价和学生一对一地互动,能直接给学生带来指导和激励。2.合作小组分享评价。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既可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学习的能动性,也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进行作业评价,也是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策略。老师教给学生小组合作评价的步骤,合理安排每一个学生的分工。每一位同学的作业都可以被欣赏评价,每一个同学也都参与评价,在小伙伴的作业评价中留下自己的意见和鼓励的符号,也可以 学习到同伴优秀作业的经验。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所以,每个孩子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教学活动,他们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就是遵循了这一教育规律。让每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命,沿着他们独特的兴趣爱好、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得到相应的 指导、肯定和激励,这也正是因材施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