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937279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HG230121999化工部发布时间:2006-9-26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内作业安全要求、设备内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化工企业生产区域的设备内作业。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TJ 36 - 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J 16 - 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3805 - 83 安全电压 GB 3787 - 8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 388.1 -

2、91 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 GB 13955 - 92 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 HG 23014 - 1999 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HG 23011 - 1999 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化学工业部91化劳字第274号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设备 化工生产区域内的各类塔、球、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场所。3.2 设备内作业 进入化工生产区域内的各类塔、球、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4 设备内作业安全要求4.1 安全隔绝 设备上所有与外界连通的管道、孔洞均

3、应与外界有效隔离。设备上与外界连接的电源应有效切断。4.1.1 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4.1.2 电源有效切断可采用取下电源保险熔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挂警示牌。4.2 清洗和置换 进入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对设备内进行清洗和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4.2.1 氧含量1821%。4.2.2 有毒气体浓度符合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4.2.3 可燃气体浓度符合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4.3 通风 要采取措施,保持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4.3.1 打开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进行自然通风。4.3.2 必要时,可

4、采取机械通风。4.3.3 采用管道空气送风时,通风前必须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4.3.4 不准向设备内充氧气或富氧空气。4.4 定时监测4.4.1 作业前30分钟内,必须对设备内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方可进入设备。设备内安全作业证格式见附录。4.4.2 采样点要有代表性。4.4.3 作业中要加强定时监测,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人员;作业现场经处理后,取样分析合格方可继续作业。4.4.4 作业人员离开设备时,应将作业工具带出设备,不准留在设备内。4.4.5 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可靠通风措施。4.5 照明和防护措施4.5.1 进入

5、不能达到清洗和置换要求的设备内作业时,必须采取相应防护措施。4.5.1.1 在缺氧、有毒环境中,应佩带隔离式防毒面具。4.5.1.2 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应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不准穿戴化纤织物。4.5.1.3 在酸碱等腐蚀性环境中,应穿戴好防腐蚀护具。4.5.2 设备内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伏,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等于12伏。4.5.3 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4.5.4 临时用电线路装置,应按规定架设和拆除,线路绝缘保证良好。4.6 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安全措施4.6.1 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4.6.2 应搭设安全梯或安

6、全平台,必要时由监护人用安全绳拴住作业人员进行施工。4.6.3 设备内作业过程中,不能抛掷材料、工具等物品,交叉作业要有防止层间落物伤害作业人员的措施。4.6.4 设备外要备有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急救用品。4.7 监护4.7.1 设备内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4.7.2 进入设备前,监护人应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统一联系信号。4.7.3 险情重大的设备内作业,应增设监护人员,并随时与设备内取得联系。4.7.4 监护人员不得脱离岗位。4.7.5 设备内事故抢救,救护人员必须做好自身防护,方能进入设备内实施抢救。5 设备内安全作业证的管理5.1 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设备内

7、安全作业证。5.2 设备内安全作业证由施工单位或交出设备单位负责办理。5.3 作业单位接到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后,由该项目的负责人填写作业证上作业单位应填写的各项内容。5.4 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安全措施栏要填写具体的安全措施。5.5 设备内安全作业证由交出单位和作业单位的领导共同确认,审批签字后方为有效。5.6 在设备内进行高处作业应按HG 23014办理高处安全作业证。5.7 在设备内进行动火作业应按HG 23011办理动火安全许可证。5.8 设备内安全作业证须经作业人员确认无误,并由车间值班长或工长再次确认无误后,方准许进入设备内作业。5.9 设备内作业因工艺条件、作业环境条件改变,需重新办理设

8、备内安全作业证,方准许继续作业。5.10 设备内作业结束后,需认真检查设备内外,确认无问题,方可封闭设备。附录(标准的附录)设备内安全作业证设备交出单位负责项目栏交出设备单位:交出设备名称:检修作业内容:设备内主要介质:作业时间: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设备隔绝安全措施: 确认人签字:审批人: 年 月 日检修单位负责项目栏检修单位:检修项目负责人:检修作业监护人:作业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检修作业安全措施(包括抢救后备措施):审批人: 年 月 日分析项目合格标准分析数氧含量取样时间取样部位分析人终审审批: 审批签字: 年 月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编制说明 化

9、工企业设备内作业,危险性较大,为保证作业安全,需要制定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 一、课题来源 本标准由原化学工业部技术监督司提出,并授权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起草。 二、编制原则和目的 为了贯彻国家有关安全法规,根据化工企业生产区域对设备内作业的安全要求,参照化工行业有关规范,规定了化工企业生产区域的设备内作业安全要求和设备内作业安全证的管理,有利于化工企业生产区域的设备内作业安全。 三、主题内容 1.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参照原化学工业部颁发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化工企业多年生产实际编写。 2.化工生产大多是连续化生产过程,而且向高密度、高强度方向发展,外界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化工企业由于生产的需要,要进入设备内作业,因此设备内作业的安全性就越来越重要,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是解决设备内作业安全和安全管理基本问题。四、编制过程本标准起草后,书面征求部分企业意见。原化学工业部技术监督司及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规划发展司、政策法规司先后两次组织大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干部进行讨论修改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