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题 物体运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928974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专题 物体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专题 物体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专题 物体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专题 物体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专题 物体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专题 物体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专题 物体运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物体运动【基础要点归纳】一、地球运动.地球运动的基本情况()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概况的比较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运动轴心及轨道(1)轨道为赤道(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034夹角(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日点(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1)恒星日,自转360,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期(2)太阳日,自转60059,24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1)恒星年,公

2、转600,3天6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速度()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5小时(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1)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1(3)平均线速度为0千米/秒()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30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3)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春分6.22夏至向北向南向南秋分向北春分9.233.213.2112.22冬至23026N23026S00-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移动情况如下图所示:2地球

3、自转的地理意义 产生昼夜交替 昼夜的形成: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并非地球自转形成)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故晨昏线由东向西运动) 昼夜交替的周期:个太阳日(2小时)地方时 产生经度的时差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计算:所求地的地方时二已知地的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为“+”,西侧为“”(东加西减)经度差的求法:所求地和已知地的经度在0经线的两侧为“”同侧为“(两侧加,同侧减)区时每一时区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这个时间为区时。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150,如西五区的中央经线=(W)15

4、0,即为W。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早的地点,东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晚的地点。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日界线并不与180经线完全吻合,它是一条折线.(见下图)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

5、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

6、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3)四季更替从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以24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气候四季包含

7、的月份。春(3、4、5月)、夏(、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五带划分: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二、大气运动大范围:全球大气环流小范围:热力环流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气压差异大气运动1。热力环流 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形成:冷热不均垂直运动气压差异水平运动 BC D 高 低 高

8、受热受热 冷却低 高 低等压面(线)比较、B、C、四地的气压高低:CA 城市风:城市上空气流上升,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海陆风:白天风由海洋吹向大陆,晚上风由大陆吹向海洋。 山谷风:白天风从谷底吹向山顶,晚上风从山顶吹向谷底。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于等压线) 风向平行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 于等压线 风向和等压线有交角 摩擦力:(近地面、与风向相反)从等压线图判断各地风力大小,应注意:等压线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的关系;比例尺大小;等压线的疏密;相邻两等压线的等压距大小。风压定理:北半

9、球,背风而立,左前低压,右后高压。气压场:高气压中心、高压脊、低气压中心、低压槽、鞍部的天气情况。高压低压北半球高气压中心:晴朗 高压脊:晴朗低气压中心:阴雨,大风低压槽:阴雨鞍部:阴沉,不稳定 高压脊线附近的气流运行 低压槽线附近的气流运行3全球性大气环流 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作用: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三圈环流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情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高纬环流(9)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解释地球表面两个多雨带:赤道多雨带(上升气流)、温带多雨

10、带(锋面气旋、极锋) 两个少雨带:极地少雨带(下沉气流)、副热带少雨带(下沉气流)0 30 60 90Km18126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向高纬移,冬季向低纬移,与太阳直射点移动一致,移动10个纬度(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时间温度气压切断气压带实 际 情 况7月陆高海低陆低海高副热带高压带仅在海洋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月陆低海高陆高海低带极地低压带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3)季风环流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

11、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东亚西北季风东亚季风最显著的原因: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澳大利亚北部:1月(夏季)西北季风(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偏转而成),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7月(冬季)东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陆地吹向海洋,降水较少。(热带草原气候)三、水的运动1。陆地水(1)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一条河流可能有多种补给方式,但其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方式的变化特点。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雨水补给一般以在夏秋两季为主时间较集中;不连续;水量变化大河流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内降雨量及其变化关系十分密切.即降水量的多少、

12、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我国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融雪水补给春季有季节性;水量较稳定河流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积雪量及流域气温变化有关东北地区冰川水补给主要在夏季有季节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水量较稳定河流水量多少,与流域境内冰川或永久积雪贮量大小及气温高低密切相关,而河流的水情变化与气温变化,尤其是气温日变化有密切联系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与沼泽水补给全年较稳定;对径流有调节作用河流的水量大小及其变化,与湖泊、沼泽补给流域的来水量及其变化有关,水量变化一般比较缓慢,变幅较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稳定;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的大小;地下水与河流水位相互位置关系普遍(2)

13、水循环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联系各个圈层,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水循环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但要明确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等方面都产生深刻影响。2.海水运动形式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小潮 大潮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越向深处流速越小。洋流成因:风海流盛行风与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东西方向的洋流。(信风、西风、极地东风、南亚季风) 补偿流流向海水减少区的补偿运动垂直方向(上升流、下降流)、水平方向(一般为南北方向,赤道逆流例外) 密度流由于海水温度、盐度差别引起(直布罗陀、曼德海峡等处的密度流)分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东岸暖流、西岸寒流 中高纬度大洋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北太平洋、北大西洋,逆时针东岸寒流、西岸暖流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以赤道为中心)冬季东北风,向西流,逆时针;夏季西南风,流向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