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392822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1 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类营养成分。2 糖类、蛋白质与脂肪是人体需求量最多的有机物质,它们在人体内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三大营养物质。3 谷类与根茎类中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瘦肉、鱼、奶、蛋与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蛋黄、花生、豆类与硬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脂肪。4 糖类:食物中的糖类绝大局部是淀粉,还有少量的麦芽糖、葡萄糖。5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一类有机物,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6 脂肪分为动物脂肪与植物脂肪,都是由甘油与脂肪酸组成。7 糖类、脂肪、蛋白质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

2、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8 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展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9 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局部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10 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根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调节等的物质根底。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11 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很小,但它们对各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维生素种类很多,绝大多数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12 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夜盲症,干眼症,皮肤枯燥,脱屑。13 缺乏维

3、生素B会出现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缓慢。14 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坏血病,抵抗力下降。15 缺乏维生素D会出现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症。16 维生素C有一个重要特性,它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7 水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水占人体体重的6070%,如果一个人失水量到达20%以上,生命会有危险。18 儿童缺钙容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容易患骨质疏松症。19 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局部,饮食中长期缺乏铁容易患贫血症。20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饮食中长期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第二节消化与吸收1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与消化腺组成。2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

4、小肠、大肠与肛门。 3 消化腺包括: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唾液腺、胰腺与肝脏;另一类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胃壁内的胃腺与小肠壁内的肠腺。4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5 物理消化:通过牙齿与咀嚼与舌的搅拌,食物被磨碎并及唾液充分混合,这个过程属于物理消化。6 化学消化: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少量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这个过程属于化学消化。7 重点:在口腔内,食物中的一小局部淀粉被初步消化。在胃内,胃蛋白酶对蛋白质具有初步消化作用。在小肠内,胰液与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与脂肪的酶,能将食物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营养成分。小肠是食

5、物消化的主要场所。肝脏分泌的胆汁与胰腺分泌的胰液都经导管流入小肠。8 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胃、小肠与大肠有吸收作用9 小肠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由于环形皱襞与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血管,这种构造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一节人体及外界的气体交换1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与肺两局部。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与支气管组成。咽是气体与食物共同的通道2 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泡是肺进展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3 肺泡及外界的气体交换:当肋间肌与膈肌收缩时,胸腔体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这时肺内气压就低于大气压,外界

6、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与膈肌舒张时,胸腔体积缩小,肺随之回缩,这时肺内气压就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口诀:吸收廓大压小;呼舒廓小压大。4 气体具有扩散作用: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5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及血液之间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血液及组织细胞之间。6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7 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1 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具体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营养物质。2 热价: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热价表示。即1克食物氧化分解时所燃烧释放的热量。3 食物的热价公式:4 人体能量的释放:

7、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实际上就是一个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这个能量主要用于各项生理活动与保持体温。5 能量消耗及什么有关:因年龄、性别、体质有所不同活动强度不同,所需能量不同。6 每天摄取的食物数量及消耗之间应该维持平衡,如果长时间食物摄取量超过能量的消耗量,就会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1 血液:由血浆与血细胞组成。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与代谢废物。2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3 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4 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

8、白的含量过低时,会出现贫血的病症。5 白细胞比红细胞大,呈圆球状,有细胞核。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6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那么且无细胞核。血小板有止血与加速凝血的作用。7 输血:一般来说,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那么。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地输给其它三种血型的病人,型血的病人原那么上可以承受所有血型的血。8 一次失血不超过400亳升,一个安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安康。8重点:会根据血常规化验单,查出病情。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1 人体血管:分为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2 分布于四肢的静脉,内外表有静脉

9、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3 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4 毛细血管是人体内的血液及组织细胞之间进展物质交换的场所。5 心脏构造:上房下室,左右相反,房连静,室连动。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腔静脉6 心脏跳动:先是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接着两个心房舒张,两个心室收缩;然后心房与心室同时舒张。7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1 血液循环:在心脏的推动下,血液在血管中按一定的方向不停地流动,这一过程叫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与肺循环。2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泵入主动脉,通过全身的各级动脉到达身体各局部的毛细胞血管网。再经过

10、各级静脉聚集到上下腔静脉,最后流向右心房,这一循环路线就是体循环。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3 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泵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网,再通过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路线就是肺循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4 血压: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5 脉搏:动脉的搏动。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节尿的形成与排出1 排泄:人体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肾是主要的排泄器官2 肾位于腹腔反面腰部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肾单位是肾的构造与功能的根本单位。3 肾单位由肾小体与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分布在皮质,肾小管细长面曲折,分布在皮质与髓质。4 原尿:当血液通

11、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肾小球与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与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一局部水、无机盐、葡萄糖与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5 尿液: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局部的水与局部无机盐等。这瞟物质进入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被送回血液。而剩下的其它物质,如尿素、一局部无机盐与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6 泌尿系统:肾、输尿管与尿道共同组成人体的泌尿系统。7 血尿:含有红细胞的尿。蛋白尿:含有蛋白质的尿。肾小球炎或发生病变8 人体摄取的水量与排出的水量必须维持相对的平衡。每天应该适量的喝水。第二节

12、汗液的形成与排出1 皮肤由表皮与真皮构成。2 表皮分为角质层与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严密,细菌不易侵入,并且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生发层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表皮内没有血管与神经。3 皮肤对人体的体温调节具有重要作用。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的激素调节1外分泌腺: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2内分泌腺: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入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3激素: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叫做激素。4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与性腺。5激

13、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与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6生长激素的作用:如果幼年时期分泌缺乏会患侏儒症。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身材异常高大如果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手、足、鼻、下颌等部位肥大7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与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由于土壤、饮水与食物中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8胰岛素的作用: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与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9胰腺包括外分泌部与内分泌部。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内分泌部是指散布在胰腺中

14、的许多腺细胞团,叫做胰岛。第二节神经调节的构造根底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与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2中枢神经系统:由脑与脊髓组成,主管接收、分析、综合体内外环境传来的的信息,然后发出指令。3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与脊神经组成了周围神经系统,能够传递信息。4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构造与功能的根本单位。包括胞体与突起。突起分为树突与轴突。5神经冲动:神经元受到刺激会产生一种生物电变化,并以电信号的形式进展信息传递,这种能够传导的电信号叫做神经冲动。5脑:由大脑、小脑与脑干三局部组成。6大脑半球表层是灰质,称为大脑皮层,外表有许多凹陷的沟与隆起的回,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总面积。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

15、高级中枢。7大脑皮层可以划分为假设干个功能区。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的随意运动。躯体感觉中枢:管理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的感觉。8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9脑干:位于大脑下方,是连接大脑、小脑与脊髓的桥梁。功能:调节人体根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果脑干受到损伤,将直接影响呼吸与心脏的活动,甚至危及生命。第三节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1 膝跳反射:快速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小腿会突然向前跳起,这种现象称为膝跳反射。2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响,叫做反射。3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活动来控制与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及外界环境相适应。4 反射弧:完成某一反射活动的构造,称为反射弧。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 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我们称之为非条件反射。6 条件反射:在生活过程中逐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