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注意创新精神的培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92536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堂教学注意创新精神的培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课堂教学注意创新精神的培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课堂教学注意创新精神的培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教学注意创新精神的培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堂教学注意创新精神的培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课堂教学注意创新精神的培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关系到如何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重要问题.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作为数学老师,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还要遵循学习规律,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发展.为此,我就学习创新意思培养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创新活跃课堂气氛,打破墨守成规的教学陈习 数学是人类悟性的自由产物,数学课堂更需要一个宽松的思维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能够自由的讨论、发表见解、相互交流等使课堂气氛变得宽松活跃.例如,我在讲不等式组的解法时,上课前我把我们班个子

2、比较高的一名同学叫到外面,然后,我们俩一前一后走进教室,接着我就问大家:“刚才我们俩都顺利走进教室,那么我们的门框应该有多高呢?一般地教室的门框应该设计多高?”学生议论纷纷之后,我提出解不等式组并建议学生创造实际情景说明问题.下面是我班学生创作的情景:“我买了一包酸奶,保鲜温度是0以上,6以下,问温度是多少最好呢?”这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易于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从各种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类比推理出不等式组解的问题. 二、重视直觉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运用推理过程而直接了解事物的行为或能力的一种思维方式.多年来,人们一贯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忽视直觉思维的训练,从而导致

3、学生学习能力的片面发展及思维僵化与保守.事实上,许多数学家都在强调“直觉”,他们对某些问题提出著名的猜想,反映他们有很强的洞察力,能一眼发现有意义的命题,然后再加以证明.证明有时能实现,有时则不能实现,但寻找证明的过程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多猜多想. 三、注重数学思维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进行归纳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归纳是对事物的若干个体或若干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他们共同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归纳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归纳思维训练的内容很多,初中数学中有关法则的引入几乎都是使用一般归纳

4、.如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添括号法则等运算.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组时,我引导学生对不等式的解进行分析,并归纳出如下口诀:“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处找.”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指导学生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步骤及各章节的知识结构进行归纳总结. 2.进行类比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的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猜测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是思维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类比的种类与形式多种多样,可由性质、公式、法则的相似性进行类比和推广,可由“数”与“型”结构的相似性进行类比,还可以从有限到无限进行类比等等. 四、构建数

5、学创新思维模式 数学创新思维模式有如下特点:(1)构建主义方式的教学.帮助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系统,教师成为课堂设计者、调空者、指导者,学生获得主动权,具有责任感和自由,独立思考,自己动手,经历再创造的演练,自主把握学习进步历程.(2)开放式教学.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天地,学生在适当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数学内容要开放,以突出过程式和再创造式的教法引入概念及定理,练习开放,学生不断尝试做开放试题、探索题及实际调查研究题等.(3)数学建模式教学.对于实际问题,抽象和提炼出一个数学问题,用数学公式来求解,解释验证结果,再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数学建模活动中经历创造的过程,所以目

6、前人们越来越关注数学建模活动. 五、树立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过去,人们更多地是在探索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通过长期的研究,人们发现,创造力除了与智力密切相关外,也与学生的个性品质密切相关.因为,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研究发现,创造力与智力相关,智力水平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由此说明,绝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力发展的潜质.学生的意志品质是制约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好胜心、情绪的稳定性及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等方面的个性品质,在创造性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时,应注

7、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及意志力. 对于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即使有错误,也要加以鼓励和引导.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向老师挑战,敢于标新立异、逾越常规,敢于言别人所未言、做别人所未做的事.尤其要培养学生具备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持之以恒的去解决疑难问题,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因此,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质疑,以及在思考过程中突发的奇想,教师应注意加以保护,不要轻易扼杀. 注意在提问、讲授、练习等各个环节中,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耐心的帮助和引导,才有可能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