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聘任和人事管理制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901514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员聘任和人事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员聘任和人事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员聘任和人事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员聘任和人事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员聘任和人事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员聘任和人事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员聘任和人事管理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协同创新中心规章制度人员聘任和人事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协同创新中心将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员流动不调动” 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人事制度,建立符合法律法规 规范的聘用制度,保障聘用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和谐稳定的聘用关系,围绕中 心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需要,对中心所需的科研人员、实验人员、管理人员进行 聘用和管理。第二章 聘用管理第二条 聘用原则。中心按照科学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的原 则,根据中心的目标、要求,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学术带头人,并由中心管委会组 织专家进行综合评价后进行聘用。中心实行学术带头人负责制

2、,由负责人组建创 新研究团队,并提交团队组建申请书,申请书应明确团队工作目标及所需设立的 岗位,由学术委员会审核后报中心主任批准。第三条 聘用人员类型。中心将围绕“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目标,基于人 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需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聘 用科研人员、实验人员、管理人员,其中科研人员包括资深研究员/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助理研究员/副教授、博士后。第四条 聘用主体。中心根据聘用对象的不同,采取学校聘用与劳务派遣相结 合的方式进行人员聘用。其中,资深研究员/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助理研究员/ 副教授、博士后的聘用主体一般为学校,实验人员、助理人员及管理人员等辅助

3、 人员的聘用主体一般为劳务派遣公司。第五条 聘用编制类型。中心的聘用编制类型主要包括两种:人事代理(合同 编制)、劳务派遣。第六条 聘用形式。中心根据各岗位不同的工作职责及任务,按照“人员流动 不调动”的原则,实行专职聘用与兼职聘用相结合的聘用形式。1凡进入中心时依然保留与原工作单位人事(劳动)关系的人员,可采用下 列聘用方式:专职聘用。由中心与受聘者及其人事(劳动)关系所属单位签订固定期限借 用协议。编制类型包括:人事代理(合同编制)、劳务派遣。兼职聘用。中心为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与受聘者及其人事(劳动)关系所属 单位签订兼职协议,受聘者在完成其所属单位的工作之外,兼职完成与中心签订 的兼职协

4、议中的工作目标。编制类型为:人事代理(合同编制)。2在进入中心前无工作单位或与原工作单位已解除或终止人事(劳动)关系 的人员,可采用下列聘用方式:专职聘用。由中心与受聘者签订聘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编制类型包括: 人事代理(合同编制)、劳务派遣。第三章 薪酬管理第七条 中心对受聘人员执行协议工资制,采用年薪形式,由中心财务统一支 付。中心对其人员的薪酬具有调控自主权,根据对人员的考核评价结果,确定薪 酬的调整比例。第八条 薪酬类型。1凡进入中心时依然保留与原工作单位人事(劳动)关系的人员,可采用下 列薪酬类型:专职人员:薪酬由中心与受聘者所属单位定期转账结算。兼职人员:中心以酬金方式,转账至受

5、聘者所属单位。2在进入中心工作前无工作单位或与原工作已解除或终止人事(劳动)关系 的人员,其薪酬采取年薪制,由中心财务统一支付。第九条 薪酬标准。中心根据聘用人员类型和聘用形式,确定受聘者的薪酬额 度。1中心主任聘用对象: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其学术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相当, 具有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能够引领中心实现“世界一流”的目标。聘用形式:专职聘用主体:学校编制类型:合同编制2资深研究员/教授聘用对象: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55 岁,其学术水平与国外著名高校的教授相当,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有担当该领域学术带头人的能力。聘用形式:专职或兼职聘用主体:学校编制类型:合同编制3研究员

6、/副教授聘用对象:已取得博士学位,其学术水平与国外知名高校的副教授或取得正 式教职的学者相当,学术思想活跃,对本学科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具有前瞻性、创 新性的思想,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聘用形式:专职或兼职聘用主体:学校编制类型:事业编制或合同编制4助理研究员/副教授聘用对象: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具有突出的学术活力、科研能 力和发展潜力,有志于在一线潜心从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聘用形式:专职或兼职聘用主体:学校编制类型:事业编制或人事代理(合同编制)5博士后聘用形式:专职聘用主体:学校编制类型:人事代理(合同编制)第四章 专业技术职务第十条 中心将根据自身的建设、发展规模

7、,确定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 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共同服务于中心的发展。第十一条 中心设置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等科研岗位,以及高级实 验师、实验师、助理实验师等实验技术岗位,由中心学术委员会负责学术、实验 技能水平评估,提出聘任意见后,由中心主任组建聘任领导小组进行聘任。第五章 国内访问学者计划第十二条 国内访问学者计划目标。提升中心的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术交流, 实现人才的动态流动,打造国际一流的学术研究中心。第十三条 国内访问学者计划支撑。中心将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人才培养为 根本,作为国内访问学者的接受单位,建立机制体制,支持国内访问学者来中心 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第十四条

8、经费资助。对于来中心的访问学者,参与中心的科研项目研究,由 所在团队PI给予一定的补贴,补贴标准由学术委员会审定,并报中心主任审批。 对于自选科研项目,经费将由原单位承担。第十五条 接收模式。1中心将安排博士生导师或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担任指导教师,开展科研工 作。2校外访问学者在导师指导下,以参加科研为主,参与编写教材或其他教学 工作,导师全面负责培养工作。3中心按不低于博士研究生的标准提供学习、工作条件,尽可能地创造良好 的学习环境。4访问学者报到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选派单位原定课题方向,制订学 习和工作的具体计划,并切实按照计划完成预定任务。导师应按照计划检查执行 情况,写出考核意见。5访问学者在工作学习期间要遵守中心的规章制度。访问学者参加科学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产权问题,中心视其所起的作用按照有关规定协商解决。第十六条 访问期限:半年或一年。第六章 附 则第十七条 本制度自理事会通过之日起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