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利率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90033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利率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利率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利率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利率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利率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利率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利率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利率教学设计关于六年级利率教学设计范文学习目标:1、我能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 含义;也掌握了计算利息的方法,并进行简单计算。2、我能养成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的良好习惯。3、我一定能树立支援国家、灾区和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 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2、难点是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学习过 程:一、导入新课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 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一是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对个人也有 好处,既安全和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 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二、探

2、索新知1、自学课文 P99“利率”知识,解决以下问题:(1)储蓄的意义是什么?(2)银行存款方式有哪些?(3)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教师指导: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 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同一时期 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4、阅读理解 P99100 例 6,解决以下问题:(1)利息怎么求?友情提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2)结合例 6,求一求老奶奶两年后的利息是多少?(3)老奶奶实际能拿到的利息是多少?(4)到期后,老奶奶一共能取回多少钱?(5)P100 的两种解法你理解吗?4、是不是所有的利息都要缴纳利息税?(查阅资料

3、了解)三、反馈练习:阅读 P100“做一做”,了解存款凭证每栏的作用,从中获取信 息,并解答。四、:巩固训练1、巩固训练:(1)完成 P102 第 6 题.(2)依据 P102 第 7 题,各自发表意见。(3)完成 P103 第 9 题.2、拓展提高:李奶奶 5 年前用 5 万元买了国债,存期为 5 年,当时的年利率为 5.40%(不纳税),今年李奶奶一共可以拿到多少钱?五、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六、课后实践、体验储蓄过程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在储蓄的过程 中如果遇到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我们 下节课继续交流讨论。板书设计:利

4、息=本金利率时间利息税=利息税率解法一:10004.68%2=93.6(元)93.65%=4.68(元)100093.64.68=1088.92(元)解法二:10004.68%2=93.6(元)100093.6(15%)=1088.92(元)答:两年后老奶奶可以取回 1088.92 元。利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 五单元百分数第 99100 页。【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本课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学情和设计理念,制 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明白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率、利 息、利息税等概念;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掌握利息的计算公式

5、;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性目标: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及 口头表达能力,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实践性目标: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培养 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设计理念】:关注学生发展,整合教学目标。本节课根据教材 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按照关注学生发展理念的认识,确立了 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性目标、实践性目标,努力使学生在发展性领 域和知识性领域获得发展、构建自我。【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 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p99100 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 习了常用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

6、应用题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利率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对于学生来说本节内容较为 陌生,也更为专业化。教材在简介了储蓄的意义、存款的方式及相 关概念后,编排了相应的例题,让学生感受到利率与人们的生活、 理财等实际应用息息相关。教材这样编写的好处是知识要点明确,思路清晰,易于教师和学 生把握。【学情分析】学生目前的基本情况是:知识基础学生刚学过百分数知识,总体上掌握得较好,所以学生较容易 接受。学生对储蓄、保险、纳税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解疑的能力有一定的水平。但学生在分析 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薄弱,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教学重点】

7、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课前调查】搜集有关储蓄的信息。【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增强感知预习课本 P99100课前让学生分组或者自由结合到社会上进行调查、搜集有关储 蓄的信息,把调查的结果、遇到的问题或感受记录下来。向家长和长辈了解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如储蓄的种类,银行存 款的年利率、存款凭条如何填写等。【设计理念】: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学习新知 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本,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阅读资料及预 习,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储蓄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分 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调查预习活动中的收集、提取、整理、归 纳信息的能力。二、回顾旧知,导入

8、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纳税的知识。那么就先请同 学们做一做这道题,看看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课件出示:小红的爸爸上个月的收入是 420 元,如果按 5%的 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师:好,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列式的?生答师板书。师:回答正确。做对的同学请举手。师:嗯,看来大家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还是不错的。那如果, 小红的爸爸的收入暂时不用,可放在家里又不安全,可以怎么办?生(预设):存入银行。师:对,可以把它存入银行,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 利率。(师板书)师: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 来。储蓄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

9、我们的个人财产更加安全 和有计划。此外我们还可以得到利息,增加一些收入。看来把暂时 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那你们知道银行存款的方 式都有哪些吗?生(预设):有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师:嗯,原来银行存款还有这么多方式。那什么是本金呢?有谁 知道?生(预设):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师:比如我存 2000 元进银行,那么这 2000 元就叫做生(预设):本金。师:什么叫利息?生(预设):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利息。师:嗯,我存了 2000 元,但到期取回了 2020 元。那么这多出来 的 20 元就叫做什么?生(预设):利息。师:最后什么是利率?生(预设):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利率。师

10、板书。【设计理念】:在巩固上节课知识的同时,自然地导入新课。为 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不仅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利息、本金 及利率等概念,为接下来的解决问题做好铺垫,而且让学生感觉到 亲切,从课的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起到了 开动思维的作用,使学生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师:好。刚刚我们认识了本金、利息和利率,对它们也有了一定 的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结合具体的题目,去加以理解运用。请 同学们做一做这道题。课件出示:2007 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 利率如下:师:我们来看一下 2007 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存期 三个月对应的利率是 3.33%,而存

11、期半年的对应利率是 3.78%,存期 一年的呢,对应利率是 4.00% 。由此可见,利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存期不同,对应的利率也就不同。所以在计算时,我们要看清存期 和对应的利率。师:这不,王奶奶想存 1000 元进银行,她想知道一年后,她可 以取回多少钱。热心的李阿姨告诉王奶奶,除了本金,还有一些利 息。同学们,在这道题中,本金是多少?课件出示:生(预设):1000 元。师:那利息呢?生(预设):不知道。师:利息是要我们自己求的。谁知道利息该怎么求呢?生(预设):利息等于本金乘以利率再乘以时间。师板书。师:嗯,看来大家的预习工作都做得非常好。那么现在我们已经 知道了本金和时间,利率呢?是多少?去哪里找?生(预设):是 4.00%,在表格里找存期一年对应的利率。师:好,现在本金、利率还有时间我们都知道了,那请同学们自 己列式计算一下,王奶奶存款能得到多少利息呢?生列式计算,小组内交流。师巡视。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生答师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