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第17课 晚明科技群英(教案2)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89690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第17课 晚明科技群英(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第17课 晚明科技群英(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第17课 晚明科技群英(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第17课 晚明科技群英(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第17课 晚明科技群英(教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第17课 晚明科技群英(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第17课 晚明科技群英(教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第17课 晚明科技群英(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李时珍、徐光启等的成长历程及其主要贡献2、探讨科学家与时代、民族、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3、 通过对众多晚明科技精英的实践活动和著作成果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李时珍及本草纲目、徐光启及农政全书难点:“晚明何以科技群星璀璨”【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应该都知道,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而到了近代,在科技方面与西方相比则望尘莫及。这究竟是为什么?让我们从了解晚明科技群英入手,解开这个难解之迷。一、医圣李时珍(一)出身名医世家

2、, 从小酷爱医学他的家乡是一个山明水秀、风光优美的地方,又是一个产药的胜地。他出生于一个世代医生的家庭里,时珍的祖父是一个热心替人治病的医生,但名气不大,早在时珍年幼时就去世了。 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是当时有名的医生,又是一个饱学的秀才,虽参加过多次乡试,但始终没有考中。母亲张氏,身体衰弱,在生下时珍后不久便病倒了,以后长期地缠绵在病榻上。 幼年时代的李时珍,体弱多病。直到10岁左右,身体才慢慢地好起来。 时珍对于草木虫鱼从小就有出奇的爱好。这方面,他受到父亲很多的影响。在父亲的房间里,一年到头都能嗅到白芷、郁金香之类芳草的清香。有时,父亲还带他到山里去,让他看药草的生长情况。由此,他在药草方面

3、的知识逐渐丰富起来。 瓦硝坝附近有个著名的雨湖,它方圆20多里,经常有渔民捕鱼。时珍和许多渔民熟识,老渔翁还常告诉他许多关于水鸟的知识。 家庭和环境的影响,使得李时珍从小就对祖国的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三次乡试落榜, 坚定从医之路但是,李言闻并不想让儿子学医,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医生被官府歧视,他希望儿子多读点书,将来能升官。在时珍12岁那年,父亲就明确地向他宣布了这个意图。 在父亲的督促下,他认真地读了几年书,在 14岁那年考中了秀才。后来,他越来越感觉到死读这些八股教条毫无意思,虽遵从父命从十六岁到二十二岁连续三次参加考举人的乡试,可是都名落孙山了。三次乡试的失败,虚度的宝贵光阴,使

4、李时珍深深感觉到科举应试这条路不能再继续走下去了,于是他下定决心学习医学。父亲见他意志坚定,也就只好答应了。于是,22岁的李时珍开始行医。最初,他给父亲当助手,父亲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也帮助看看病、一有空,他就棒起医书来读。 李时珍读书的范闲很广,他除了读内经、难经、伤寒论、脉经、甲乙经等古典医书外,尤其喜欢钻研历代的“本草”(即历代的药物书)、其中,来代的证类本草(即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他最喜欢读的药书。由于李时珍用心钻研前人的医学著作,又注意在医疗实践中学习并检验书本上的知识,因此,他的医术提高很快。(三)宫廷御医之便,饱识医术药材15511556年这段时间内,封建皇帝征如医官,下令各地选

5、拔医技精湛的人到太医院就职,于是在武昌楚王府的李时珍,也被推荐到了北京。这期间,李时珍非常积极地从事药物研究工作,经常出入于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仔细地比较、鉴别全国各地的药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同时他还有机会饱览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与此同时他也可能从宫廷中获得了当时有关民间的大量本草相关信息,并看到了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使他大大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领域。谈到这一点,就必须联系到明代宫修的另一部著名本草书籍本草品汇精要。该书是明孝宗于弘治16年(1503)8月下诏太医院编修的一部国家药典。在司设监太监刘文泰的组织下,在经历一年半修订后,药典编纂完成。编撰者按照宋人唐慎微的

6、证类本草旧例顺序,把入药之物分为玉石、草、木、果等10部,每部分为上、中、下三品编写,全书共收药物1815种,正文用朱墨两色分写。正文之前绘有精美的彩色写生图达1358幅之多,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彩绘图书。同时编撰者还舍弃了当时已比较成熟的雕版印刷技术,而由14位工匠分色缮写文字,8位宫廷画师负责绘图。全书完成后,由明孝宗亲自撰写序言,并仿照永乐大典格式装帧成36册,装入楠木盒中保存,是为明代宫廷的正统抄本。但是,此书完稿后仅两个月,明孝宗却意外“驾崩”,其死因成为天大疑案。而原书编纂人员中的49人中有12人涉嫌谋害孝宗皇帝,遭到查办,于是这部明代药典本草品汇精要一直封藏在宫中内库里。后不知通过何

7、种途径于1877年藏入罗马国家图书馆。 李时珍是在距此事约50年左右进入太医院任职的,他不可能前朝旧事一无所知。而此时孝宗后继位的明武宗已逝,明世宗也已出任皇帝30余年,对故去的疑案未必再加关心,所以封藏在宫中的本草品汇精要有可能在不公开的情况下得以窥见,因此不能排除李时珍在太医院工作期间很幸运地看到了此书。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促使他意欲编著一部能超出此书的新本草专著,而在太医院的工作环境是不可能满足他的想法、实现愿望的,因为李时珍淡于功名荣禄,所以在太医院任职没有太长时间,就托病辞职归家了。(四)27春秋努力,编成本草纲目1、编写的原因:深感前人多种本草药书错漏不当之出很多,贻害非浅2、编写

8、过程:提倡“医者贵在格物” (1)十年阅读鉴别(读万卷书); (2)亲自采药考察(行万里路); (3)力取一手证据 (4)注重实证分析思考1:你从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过程中能学到哪些高贵品质?救死扶伤的医德; 不盲从古训; 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 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佗罗的不怕危险的精神; 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 27年坚韧毅力。3、内容特点:(1)药物内容丰富:数量多;增加新品种;配有插图 (2)药物分类先进: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 (3)纠正前人很多错误;(4)涉猎多种学科;(5)文学色彩浓厚4、影响及地位: (1)“东方医学的巨典”:集大成之作,被译成多种文字; (2

9、)达尔文称之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3)其科学性、文学性、实用性,在我国及世界广泛流传思考2:为何李时珍能编写成本草纲目并成为杰出的科学家?前人奠定的基础明朝 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有利的客观条件(兴趣志向、仕途受挫)中医药学成就领域作者朝代著作地位中医学编于战国成书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医圣”张仲景东汉伤寒杂病论论述四诊法-临床医学经典华佗东汉外科麻醉五禽戏最早的麻醉药剂最早的体育保健操药物学李时珍明朝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总结性;创立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思想中医学理论五大核心: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天人学说二、晚明时期的科技成就晚明古典科

10、技巨著的涌现著作类别作者主要内容价值影响本草纲目药物学李时珍记载药物、方剂总结中国医药学;“东方医药巨典”农政全书农学徐光启介绍农学成就和欧洲农业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徐霞客游记地理学徐霞客记述了石灰岩溶蚀地貌比欧洲早约两个世纪天工开物生产技术宋应星总结明朝农工业生产技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三、晚明何以科技群星璀璨?(参看课后“活动建议”)(一)宏观的时代背景1、明清时期的生产力2、经济发展概况3、社会结构4、政治制度5、科学文化教育水平及民族文化传统(二)教育的主导作用晚明科技群英都接受了儒家传统教育,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有些还参加了科举考试,不过,他们的经历与当时的一般读书人有所不同(思考“活动建议”的第1题)(三)个人的主观努力以及成长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