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 2.1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课时提升卷 苏教版必修2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3868793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化学 2.1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课时提升卷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化学 2.1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课时提升卷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化学 2.1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课时提升卷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化学 2.1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课时提升卷 苏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化学 2.1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课时提升卷 苏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化学 2.1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课时提升卷 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化学 2.1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课时提升卷 苏教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课时提升卷(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可用右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对产生H2速率有影响的是()盐酸的浓度 镁条的表面积溶液的温度 Cl-的浓度A. B.C. D.2.(2013吉林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可加快反应速率B.Fe与硫酸反应制取H2时,选用浓硫酸可加快反应速率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H2O2溶液,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少量MnO2,两支试管中产生氧气的快慢相同D.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将铝片改成铝

2、粉燃烧更剧烈3.(2013株洲高一检测)在一定条件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X气体和1 mol Y气体,发生下列反应:2X(气)+Y(气)3Z(气)+2W(气),在某时刻测定出的下列各生成物的浓度,一定不正确的是()A.c(Z)=0.45 molL-1 B.c(Z)=1.20 molL-1C.c(W)=1.00 molL-1 D.c(W)=0.80 molL-14.已知2SO2(g)+O2(g)2SO3(g)。若在50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C.在上述条件下,SO2

3、不能完全转化为SO3D.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相等5.(双选)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物质的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B的物质的量浓度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6.(能力挑战题)(2013台州高一检测)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B.反应进行到1 s时,v(A)=v(D)C.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

4、D.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7.(8分)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标准状况下测得数据累计值如下:时间(min)12345氢气体积(mL)50120232290310(1)在0 min1 min、1 min2 min、2 min3 min、3 min4 min、4 min5 min时间段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原因为 ;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是,原因为 。(2)在2 min3 min时间段内,用盐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3)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在盐酸中分别

5、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A.蒸馏水 B.Na2SO4溶液 C.NaNO3溶液D.CuSO4溶液 E.Na2CO3溶液你认为可行的是 。8.(12分)一定温度下,某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在图上所示的三个时刻中,(填“t1”“t2”或“t3”)时刻处于平衡状态,此时v正v逆(填“”“”或“=”);达到平衡状态时,平均反应速率v(N)v(M)= 。(3)已知M、N均为气体,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不变,则“压强不再改变”(填“能”或“不能”)作为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4)已知M、N均为气体,则下列措施能

6、增大反应速率的是(选填字母)。A.升高温度 B.降低压强C.减小M的浓度 D.将反应容器体积缩小答案解析1.【解析】选C。升高温度、增大氢离子的浓度或增大镁条与酸的接触面积均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氯离子并不参与离子反应,故对反应速率无影响。2.【解析】选D。对纯液体改变其用量不影响反应速率,A项错误;常温下,浓硫酸可使铁钝化,即便是发生反应也不生成H2,B项错误;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可加快O2的生成速率,C项错误;将铝片改为铝粉,增大了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增大,D项正确。3.【解析】选C。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容器中X过量,所以c(Z)的值要小于1.50 molL-1,c(

7、W)的值要小于1.00 molL-1。4.【解析】选D。升高温度和使用催化剂均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A、B均正确;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所以SO2不能完全转化为SO3,C正确;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不一定相等,D错误。5.【解析】选B、C。因为方程式两边气体的体积相等,故混合气体的压强和总物质的量均始终保持不变,不能用它们作为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标志,故A、D不合题意;由于A是固体,故(气)是一个变化量,c(B)也是一个变化量,故当(气)、c(B)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易错提醒】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注意点(1)看清楚化学方程式两边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2)

8、“变量”到“不变量”是判断平衡状态的原则。6.【解析】选C。n(A)n(B)n(C)n(D)=(1.2-0)mol(1.0-0.4)mol(1.0-0.2)mol(0.4-0)mol=6342,由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且B、C为反应物,A、D为生成物,故化学方程式为3B+4C6A+2D,A错误;反应进行到1 s时,A、D的变化量不同,速率不同,B错误;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0 molL-1-0. 4 molL-1)6 s=0.1 molL-1s-1,C项正确;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浓度的变化量不同,反应速率不相等,故D错误。【技法小结

9、】化学方程式的确定方法(1)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曲线下降的物质为反应物,曲线上升的物质为生成物。(2)物质前化学计量数的确定方法:根据各物质达到平衡时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即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7.【解析】(1)在0 min1 min、1 min2 min、2 min3 min、3 min4 min、4 min5 min时间段中,产生氢气的体积(mL)分别是50、70、112、58、20,2 min3 min时间段中,反应速率最大,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溶液的温度最高;4 min5 min时间段中,反应速率最小,因为此时

10、反应物的浓度最小。(2)在2 min 3 min时间段内,用盐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1min-1。(3)Na2SO4不参与化学反应,故Na2SO4溶液相当于水,溶液体积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加入NaNO3溶液时,溶液中存在硝酸,不再与锌反应产生氢气;加入Na2CO3溶液会消耗稀盐酸,使产生的氢气减少;加入CuSO4溶液,会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答案:(1)2 min3 min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 min3 min时溶液温度最高,反应速率最快4 min5 min此时反应物的浓度最小,反应速率最慢(2)0.1 molL-1min-1(3)A、B8.【解析

11、】(1)由题干图可知N为反应物,M为产物,在反应至t1时刻N和M的物质的量变化量分别为6 mol、3 mol,又知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变化之比,n(N)n(M)=63=21,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M。(2)各组分物质的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由题图可看出,t3时刻N和M的物质的量均为定值,为平衡状态。此时v(正)=v(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v(N)v(M)=21。(3)由于反应容器的容积不变,又知该反应为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则在平衡之前压强会不断变化,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4)升温或增大物质的浓度,都会加快反应速率。将反应容器体积缩小,相当于增大N、M气体的浓度。答案:(1)2NM(2)t3=21(3)能(4)A、D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