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汇编1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86409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汇编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汇编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汇编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汇编1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汇编1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汇编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汇编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今天下午放学的时候,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道新奇的作业回家看一看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并把它写下来。在回家的路上,我在脑子里反复琢磨着该怎样写,材料更加丰富呢?丝毫没有想到这件事所要表达的是“孝心”二字。*,男,17周岁,家住*县*镇*村*组,现为*一中高一学生。家有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奶奶74岁,先天聋哑,患有高血压,且十年前双腿又摔断,不能正常行动和交流。姐姐小时因不慎将面部烧残,父母亲因长年劳作分别患有严重胃病和重度贫血。为了一家生计,父亲和姐姐长年在外打工,母亲除种地、操持家务外,还要经常到别人家帮工。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从小知道:长辈体弱多病,家境困难,

2、便很懂事。上小学时,每天放学回家就帮助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凳、洗碗、打猪草、喂猪等。上了初中高中后,回家的机会少了,他只能在节假日在家里帮家人分担家务。他通常下班车后再走两个小时的山路才到家,妈妈还在地里干活中华励志网,或在给别人家帮工。他放下书包,听到猪在嗷嗷叫,便提着篮子到地里打猪草,给猪喂上猪食后再做晚饭。尽管做的饭菜的味道不十分可口,但一想到能让劳作一天的妈妈放工回来便能吃上热饭菜,心里非常欣慰。在家期间,他劈柴,做饭,打猪草忙个不停,尽力帮助母亲分担家务。在学校勤奋刻苦 品学兼优。他深知家境困难,读书不易。于是他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中考时他以全县第三名

3、的成绩进入保康一中。进入一中后,他将华罗庚“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虽天资不占太多优势,但他却用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以勤补拙。进入高中后,一时还不适应高中的学习,成绩一度有起落,但他凭借坚强的意志,勤学苦练,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成绩重新回到年级前列。由于奶奶残疾,交流、行动都不方便,他非常疼爱奶奶,每次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看望奶奶。晚上帮奶奶擦身、洗脚,吃饭时先给奶奶盛饭、奉菜。在初高中上学时经常从自己有限的生活费中节约一点,放假回家时买点水果带给奶奶吃。曾记得上初中时,有一次周末回家,奶奶见孙儿回来便从屋里出来,当她走到门边时却突然晕倒,

4、不醒人事,这可把他吓坏了。当时妈妈在别人家帮工,无法联系。他只好给村医打电话求救,可村医正在很远的地方出诊,无法赶来施救。在万般无奈情况下,中华励志网他急中生智,便将奶奶绑在自己稚嫩的脊背上,吃力地连背带拖,踉踉跄跄用了三个多小时,将奶奶送到另一个更远的村卫生室医治,由于他及时将奶奶送治,在危难时刻挽救了奶奶的生命。在学校,他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家里,他是勤快懂事,孝顺长辈的好孩子。2013年3月被评为*巿“优秀学生”。人生的理想是终极关怀。我们伴随父母走过老年,看着他们肩膀不再坚实,头发日渐花白,甚至不时病痛,但是,他们的心灵经过岁月的洗鍊,自然发出一种光明,可以烛照烦

5、嚣的世事与人情。老人是人类的宝藏,越有传统的文明越重视老人。国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实在是深富智慧之语。一个不敢正视衰老、病痛与死亡的人,显然是不够成熟的。尤其在陪伴至亲的父母面临这些困境时,我们自然会对生命作一整体而深刻的反省,由此确立自己更真实的人生信念.孝心故事 大爱力量央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引发的思考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在经历了春天的出发,夏天的寻找,在深秋时节终于找到了“最美”。作为活动的收官之作,该活动的颁奖典礼日前录制完毕,将于11月8日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少儿频道同时播出,100位候选人中,10人将获得“2013年度最美孝心少年

6、”称号,并将有爱心企业为“最美孝心少年”捐款,提供公益支持。一次媒介公益行动作为“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等公益活动之后的又一次“寻找最美”,“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继续高举公益大旗,以全国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为寻找对象,旨在通过寻找、发掘、宣传新时期“孝心少年”的典型代表,展现他们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和美好情操,讴歌具有时代感的中华民族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所言,举办“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就是要为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自己的时代偶像。要通过“寻找”活动,真实记录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着力展现他们的人格魅力。要通过塑造孝心

7、少年的最美形象,充分挖掘新时期孝心少年的榜样力量。他指出,“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通过丰富的表现形式、充实的活动内容和生动的情感表达,将进一步发挥主流媒体引领舆论、凝聚爱心、汇聚正能量的作用。从春天到秋天,央视少儿频道和新闻频道的工作人员,翻山越岭,走街串巷,以“走基层”的形式到全国各省市进行寻访活动,经过事迹征集、事迹展播、推选委员会推选等各环节,“最美孝心少年”最后得以站在颁奖典礼的舞台上。当不少电视台为获得高收视率让少男少女们在“选秀”“娱乐”的舞台上癫狂般地厮杀时,中央电视台沉下心、走下去来做这件几乎不会产生任何经济效益的公益活动,显得弥足珍贵。因为大众传媒既是社会信息的传播者,也是社

8、会声音的“扩音器”和社会现象的“放大镜”。任何声音和现象,经过大众传媒的传播,都会产生超过原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影响力。在谣言肆虐网络、负情绪笼罩人心、浮躁气息弥漫社会的当下,整个国家和社会都需要一种温暖的向上的力量。中央电视台这次举办“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为大爱呐喊,为时代提供道德坐标,体现了一个国家级电视台的责任与担当。一次灵魂洗礼之旅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晚会录制现场,83岁的军旅艺术家阎肃老泪纵横。阎肃之所以泪流满面是因为这次“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有太多的人和事让他感动。比如,乖巧的女孩在闷热的夏夜帮残疾的母亲叫卖着烧烤;瘦弱的男孩在医院和家之间十年中不知疲倦地微

9、笑着推着妈妈;坚强的小姑娘,仅用一架板车拉着病重的父亲千里求医;还有那个帅气的小男孩,在母亲最脆弱的时候,献出自己的骨髓,让母亲的生命再次开出绚烂的花朵作为“最美孝心少年”推选委员,阎肃坦言自己被孩子们的大孝之举深深感动。一件件孝行,一幕幕场景,不仅感动了阎肃,也感动了千万人。网友“嘟嘟猫”说,最美孝心少年个个都是好样的,人人值得我们学习,每一位孝心少年故事的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而在颁奖典礼现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更是握着一位孝心少年的手高呼,这些孩子们的德行孝举是中华文明的基石,正是他们一点一滴的孝的举动才构筑成了社会道德的风尚。颁奖典礼现场,小演员们用天籁般的童声演唱着游

10、子吟妈妈的红灯笼众里寻你等歌曲,抒发着对伟大母爱的感恩之情。大屏幕上,那些关于孝的故事也再次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不仅视听上受到冲击,灵魂也再次经受洗礼。虽然在众多的候选人中,最终只有10位少年获得“最美孝心少年”称号,但通过这次历经半年的公益行动,一个个当代“孝”的故事已传遍华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再一次得到弘扬。作家毕淑敏这样谈孝行:孝行是只要自己乐于并勇于付诸日常行为就能企及的值得称道的行为表现。这种表现,既无需特别灵秀的智慧,也不要特别健壮的体魄,更毋庸高科技作支撑或创造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这次“寻找”活动中孝心少年们的大多数孝行,都是极其简单平常的事情,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当灾难来临、

11、变故出现后,仍然能够坚持在“孝”的道路上走下去、做下去。这也启示我们:尽孝未为晚,即做正当时。一次社会道德教育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公益活动,这次“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虽由中央电视台发起,却得到了包括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全国妇联甚至外交部、国资委、总政治部以及中石油、国家电网等政府部门、群众团体、军队以及广大企业的大力支持。航天英雄杨利伟、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教育家孙云晓、词作家阎肃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更是积极参与其中,为孝行奔走,为善举发声。可以说,这次活动是一次社会道德教育的总动员。“孝道”是中国人最基本、最传统的文化,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传统中华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

12、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不能割断,民族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弃。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近年来,一些人对“孝道”开始愈发淡漠,孝亲敬老的行为在社会上变得愈发珍贵,以至于有关部门不得不立法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孝,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带有温度的情感和行为,冰冷的法律可以强制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却无法唤回带有温度的人伦亲情。因此,孝道的回归还是要靠个体的自觉,而个体孝道观念的重塑则离不开社会教育。这次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在社会上勇敢地撑起“孝道”大旗,利用国家级电视台的

13、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很好地开展了一次孝亲敬老的孝道教育。这种教育不是说教,不是灌输,而是用上百位孝心少年的善行孝举来感化人、教育人。每个孝心少年的行为事迹,都可亲、可敬、可感,谁都可以学、可以做,他们的事迹为当下社会的教育提供了一部生动教材。经过中央电视台的强势传播,这部生动鲜活的教材必能飞临万家,在社会上烘托出良好的氛围,产生直指人心的心灵震撼,不仅让青少年,更让忙碌中的成人,驻足思考自己肩上所应担当的责任和义务。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今天下午放学的时候,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道新奇的作业回家看一看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并把它写下来。在回家的路上,我在脑子里反复琢磨着该怎样写,材料更加丰富呢?丝毫

14、没有想到这件事所要表达的是“孝心”二字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来。观“孝”这个字,老在上,字在下,古人造的何止是字,而是给人类定下了一个规矩,这就是孝的内涵,连孝的英文也是filial piety 也是孝顺 虔诚的意思,这更体现了不仅仅是国人,就是全世界都懂孝的内涵。his afternoon after school, the teacher arranged a new job - go home to see the most beautiful filial deeds of the juvenile to everyone, and

15、 write it down. On the way home, my in the mind of mulling over how to write, the material is more rich? Did not think of this matter is to convey the filial piety two words. * * *, male, 17 years old, who lives in the village of * * * * * * * * County town group, the high student * * a. A grandmoth

16、er, father, mother, sister. The 74 year old grandmother, congenital deaf mute, hypertension, and ten years ago, his legs broken, not the normal 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Sister hours because of careless facial burn residue from years of toil, parents are suffering from severe stomach problems and severe anemia. For a living, the father and sister years working outside, mother 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